“抟气至柔”与“行气玉佩铭”之识

五千余言的《老子》中,揭示了“抟气至柔”的修身功法,这与关尹子创立的文始道,所教授的“采气”功法同出一辙,历史传承性可见一斑!

《老子》抟气至柔篇中提到“营柏菢一,能毋离乎?”与采气功法中的“天拉地坠意念”同属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述。

还有的就是,

现存天津博物馆,珍藏的战国时期《行气玉佩铭》,其展示的译文可谓是,“天拉地坠”的要领。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这段刻在玉佩上的行文,我们可以边解读,边操作自己的呼吸,试试自我的感觉:

深深的,缓慢的积蓄着吸纳的气,引申致下焦丹田处,略微宁固。则如草木萌发,向上引导。至头脑百会,体会“息”的感觉,如“天机”动在上,“地机”动在下的功效。

顺应吐纳行气则生;逆着吐纳行气则亡。

…………

我曾经引述安徽师范大学,张立鸿教授的论文,论证了老子与彭祖同为彭氏家族一脉。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庄子所说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就有这“行气玉佩铭”上功法的影子!

也就是文始道“采气”功法的天拉地坠的意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