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头晕不是脑病而是椎动脉狭窄,这3个好习惯保养血管防止发病
椎动脉是将血液由主动脉输送至头部的血管,左右各一根,是脑的供血血管之一。当椎动脉血管管腔发生狭窄或堵塞时,称为椎动脉狭窄,以椎动脉起始部位多见,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通常患者可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吞咽呛咳、肢体无力、言语不利、平衡失调等。
椎动脉狭窄可在颅外或颅内任何部位发生,占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20%。研究发现,右侧18%,左侧22.3%存在颅外椎动脉近端不同程度的狭窄;仅次于颈内动脉(ICA)狭窄。椎动脉起始处狭窄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颈部表现,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肥胖、高龄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
在过去,由于发病位置特殊,症状类似脑梗,往往容易误诊漏诊。而且很少有人关注椎动脉狭窄的针对性治疗,临床经验不足。随着影像学技术、介入技术、椎动脉血管成型技术的发展,这种疾病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老人反复头晕10年,检查发现椎动脉重度狭窄
病例:患者xxx,女,75岁,湖南人。近10年头晕经常间断发作,感觉昏昏沉沉,有时候走路像踩在棉花上,每次持续数日后缓解,还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
近一个月,头晕频繁发作,每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有时一天都躺在床上,无法正常生活。家人将患者送至当地医院神经内科治疗。
医生询问了病史,检查发现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管多发硬化狭窄,考虑患者的症状与大脑动脉后循环缺血有关,做了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全面评估脑血管情况。结果提示:左侧椎动脉先天性狭窄接近闭塞,全靠右侧椎动脉代偿性供血,而右侧椎动脉的起始部也出现重度狭窄,这是导致头晕的主因。立即制定手术方案: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术后血管狭窄明显改善,头晕症状消失,术后第二天能下床活动,3天后顺利出院。门诊随访3月,没有再出现头晕的症状。
医生表示:椎动脉起始部由于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原因,最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由于椎-基底动脉供应脑干等生命中枢,一旦发生后循环脑梗塞,猝死风险极大。椎动脉狭窄引起的后循环缺血临床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复视、双眼视物不清、偏盲、短暂意识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恶心和呕吐等。头晕的患者容易忽略,长时间不治疗容易发生危险。
如何发现椎动脉起始处狭窄?
专家表示,椎动脉彩超检查能够做出初步判断,但其受检查技师操作经验及主观判断影响大。为了进一步指导手术治疗,还需要明确颈动脉狭窄部位、长度以及程度、斑块成分等详细信息。而颈动脉血管造影(DSA)能准确检查出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是诊断动脉病变的金标准。
近年来,应用无创的CT血管增强(CTA)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同样可以得到全面的动脉狭窄信息,通过三维建模从不同的角度显示血管结构,良好地识别不稳定斑块。
早期椎动脉起始处狭窄的防治方法
预防椎动脉起始处狭窄,应遵循中医“治未病”思想:一是未病先防。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要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的人要戒烟;保证睡眠质量;加强运动,定期体检。
二是既病防变。如果椎动脉仅仅是轻微的狭窄,并且头部供血没有明显的影响,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如果椎动脉起始处已经出现狭窄,就需要借助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结合降压、降脂以及降糖药物的治疗,以及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内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配合针灸、贴敷、导引等中医外治的综合治疗,可以延缓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的发展。
血管狭窄需要放支架治疗吗?
血管狭窄是引起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支架手术通过放置支架能将血管快速扩张开,但并非所有血管狭窄人群都需要放置支架。临床上要求,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时才会考虑放置支架,但是,狭窄程度并非放置支架的唯一因素。
如果出现血管中有斑块且不稳定,或者血管发生溃疡等情况,即使血管狭窄程度不高,往往也需要放置支架;有些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较高,但是病变较为稳定,则可以考虑不放置支架。如果椎动脉狭窄非常严重,已经引起了头部的供血功能障碍,产生了相应的症状,需要积极地进行手术,包括支架植入术。
养护血管培养3个好习惯
1、进食有先后。健康的进食顺序是先吃蔬菜、海藻类等热量小且消化需要时间的食物,尽量每口食物咀嚼30次再咽下。然后再摄入主食及肉类,可以防止血糖快速上升。
2、饮食要限糖。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糖分进入人体可被迅速吸收,导致血糖值迅速上升。为了保持平衡,身体就会分泌胰岛素,然后将糖分转化为甘油三酯,会导致血液粘稠。
3、锻炼肢体肌肉。人35岁以后身体新陈代谢会下降,出现脂肪堆积、血液粘稠,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脂肪消耗,降低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