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爱德华时代的最美女演员,无欲无求却有人甘愿送上无数珠宝

Hello,我是凯特。

繁华二十载,往后余生呢?

瑞士的疗养院里有一个格格不入的女子。
眼角的皱纹藏不住绝代的风华,眉心的一点微蹙泄露了往日的心事。她终日靠在窗边,哼着几十年前流行的歌谣。

时年55岁的莉莉·艾尔西(Lily Elsie,1885-1962)/ 塞西尔·比顿摄于1940年代

她是莉莉·艾尔西。
“艳绝三个世纪的侧脸”、“全英格兰最甜蜜的嘴唇”是她曾经的标签。谁承想疗养院里精神失常的妇人竟曾凭借天籁般的歌喉在音乐剧史上留有姓名,又因为绝美的面庞与超然的品位成为英国20世纪之交最经典的回忆。

莉莉·艾尔西是英国爱德华时代最重要的明星之一

她是最“风流”的莉莉·艾尔西

1895年,不到10岁的莉莉被选中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别的孩子还记不全歌词的时候,莉莉就能准确地唱完整首歌,并以空灵的高音惊艳全场。

她原名艾尔西·科顿(Elsie Cotton),14岁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更为俏皮的名字——莉莉(Lily)

不多久,莉莉以歌舞演员的身份加入了伦敦的戴利剧院,18岁就担纲女主角,期间还挑战过反串角色,英姿飒爽。
莉莉的第一个女主角色,是1903年的音乐剧《中国蜜月》中的“素素公主”

在1906年的《新阿拉丁》中,莉莉与女主Adrienne Augarde演对手戏

不过真正让她声名大噪的还是1907年的《风流寡妇》。

《风流寡妇》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莱哈尔的作品,1905年在维也纳上映后就成为连演500场的大畅销剧

《风流寡妇》讲的是一个俏丽的小妞索尼娅,她本来嫁给了富可敌国的银行家,但因为丈夫在结婚当天意外去世,便继承了银行家的全部财产,一夜之间成为了可以左右全国金融命脉的小寡妇,引无数青年才俊竞折腰。

1907年,改编成英语版的《风流寡妇》在莉莉的演绎下大获成功,在戴利剧院进行了778场演出,长盛不衰

伦敦西区莱斯特广场旁边的戴利剧院(Daly’s Theatre)

其实一开始,莉莉并不敢接下这么重的角色,她认为自己太过瘦弱,嗓音也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但剧院经理乔治·爱德华兹坚信她就是那个风流娇俏的索尼娅,软磨硬泡才说服莉莉担任伦敦首映时的女主角。
经理是对的。
希腊雕塑般的精致面庞,一汪清泉似的蓝眼睛,21岁的莉莉就像一朵清纯挺拔的百合花,似有幽香却又遗世独立。“风流”一词,可指风雅洒脱下的致命诱惑,莉莉·艾尔西便是这个词的最好注脚。

爱德华时代的“顶流”

那个时代还没有“明星”的概念,如果有,莉莉无疑是最令人疯狂的那一个。她的脸被印成广告出现在饼干罐、巧克力盒和化妆品上。“风流寡妇”的曼妙身姿,从台上走到英国的大街小巷。

后来莉莉片约不断,1909年出演《美元公主》/剧中帝政风格的高腰裙强调下半身的身材比例,与现在的时尚异曲同工

莉莉的美因为定制的服饰而更加明媚。爱德华时代最具前瞻性的服装设计师,露西尔夫人,为莉莉设计的戏服,不仅华贵典雅,而且完美地衬托出了她凹凸有致的身材。
1909年《美元公主》中莉莉的戏服/在紧身衣盛行的20世纪初,露西尔(Lucile)夫人推出了低领口的开叉裙,并将内衣款式设计的简约又诱惑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既美丽又智慧,但是从没有学会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女孩,如此害羞和与众不同。那些不如乔治·爱德华兹聪明的制作人将错过这颗珍宝让她留在合唱队里。”

-- 服装设计师露西尔夫人

任凭她如何安静低调,耀眼的美貌总是无法隐藏。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公开宣称自己是莉莉的死忠粉;1911年莉莉的新剧《卢森堡伯爵》开幕的那天,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都亮相捧场。
1907年的《风流寡妇》/露西尔夫人为莉莉设计的戏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滑查看更多露西尔夫人设计的帝政风格的戏服

甚至有许多阔老爷立遗嘱要把自己的全副身家遗赠给莉莉;Mr. Tyser,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绅士,用钻石复制了一套她在电影中佩戴过的珠宝送给她,只为博美人一笑。

两束长短不一的吊坠,是美好时代“négligée”款项链的典型款式

珍珠与钻石是美好时代苏托尔项链中最受推崇的搭配,亮白温柔的光泽,展现淑女的温婉气质。珠帘交织,也衬托出美好时代珠宝的蕾丝质感

大小珍珠的叠戴更有风情/1911年《卢森堡伯爵》剧照

三股流苏般的设计让莉莉看起来更加灵动

如果说是亚历山德拉王后让贵妇们纷纷戴上颈链,那么可以说是莉莉让颈链由贵族走向大众。华丽的短项链勾勒出修长的颈脖,下方叠戴的长项链垂几条流苏坠在胸前。
《唐顿庄园》中的大小姐的颈链俏皮,莉莉的网状围颈式项链雍容大气;回纹发带有希腊古风
除了铂金钻石之外,颈链也可以简约摩登,单以一根天鹅绒坠宝石缎带围住脖子。

莉莉从不索取,却总有人带着时下最流行的珠宝争先恐后地奉予她眼前。

爱德华时代的时尚ICON

这个国家最位高权重的人都臣服在她脚下,甚至有评论家说,哪怕仅仅是她走过舞台都令人感到莫大的愉悦。莉莉还在不经意间,掀起了英国一战前最高的时尚浪潮,风靡整个装饰艺术时期的钻石发带正是从莉莉这里开始流行。

发带由冠冕演化而成,钻石仍然是主要的镶嵌宝石。钻石发带穿过前额,用缎带扎在头的后面

她在《风流寡妇》中带着的大帽子,让英国大街小巷的名媛淑女们也戴上了同款。
莉莉所处的爱德华时代,女性的发型很大程度上由帽子决定。宽大的帽檐让蓬松柔软的流线型发型极为流行
帽檐的大小与装饰的多少从来都不是问题,丝绸、缎带、羽毛、花卉都可以被搬上了帽子。这种后来被称为“风流寡妇帽”(Merry Widow’s hat)的潮流甚至席卷了大洋彼岸,屡屡登上美国的时尚杂志。
纱与羽毛相结合,造型虽复杂却不显繁冗

她的脸比其他美人更接近维纳斯。如果她来美国,她一定会是全美最漂亮的女人。造物主在‘美’这方面从未造出比莉莉·艾尔西更美的东西。

-- 1915年美国《亚特兰大宪法》报

甜美烂漫的莉莉是爱德华时代吹向新世纪的一阵花香,无论是她的钻石发带,还是层层叠叠的“风流寡妇帽”,都让人们记住了那个纸醉金迷的美好时代。

精疲力尽的百灵鸟

似笑非笑间怀抱玫瑰花满面春风,眼波流转时似嗔非嗔颠倒众生。全世界的人都为她发了狂,莉莉却不自知,她只知道听从安排。《风流寡妇》之后,莉莉又接连出演了16部音乐剧。
但她真的累了。

1908年《美元公主》中的莉莉

莉莉从来都不热衷追逐名利,温驯纯良的她却无意间获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她是票房最高的明星,爱德华时代拍照最多的美人。印刷厂加班加点地赶出印有莉莉头像的明信片但还是供不应求。但人们似乎忘了,她也只是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
而那些个为着她一张脸忙不迭献殷勤的男人,又有几个真的愿意了解她的内心?

印有莉莉头像的明信片发往世界各地

这时候,一个叫伊恩的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
或许为了给精疲力尽的自己找个栖身之所,或许是真的被对方的的深沉内敛俘获,1911年,25岁的莉莉在教堂轻声说出“我愿意”,并戴上了伊恩递过来的戒指。

约翰·伊恩·布劳(John Ian Bullough)少校,是英国纺织大王之子/婚纱是老友露西夫人设计的,帝政风格的曳地长裙与莉莉高雅的气质绝配

但这段感情或许只在教堂里宣誓的时候达到顶点。
婚后夫妇俩摩擦不断,而且莉莉的身体一直十分虚弱,经年累月的工作压力让她22岁就进入了更年期。社交与打猎让她一度沉迷,但日子久了还是意兴阑珊。

她还是那么美,只是嘴角的笑意逐渐消失

她总以为自己受够了剧院经理的安排,也再不愿见到涌动的观众,但当她退隐后才发现虚空正在一点一点地消耗着她的生命,当年演绎别人故事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快乐。

1927年,莉莉在伦敦威尔士亲王剧院的《蓝色列车》中出演艾琳·梅恩。好像只有在聚光灯下,与生俱来的羞怯才会褪去,现出巨星莉莉·艾尔西的绝代风华

1916年,莉莉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舞台。那个让她遍体鳞伤的舞台,那个让她爱到刻骨的舞台。她是天生的演员。

红颜易老,美人迟暮

经历过少年成名,受过万人追捧,享受过奢侈繁华的莉莉已过而立之年,她本来整装待发,准备好了再来一场“风流寡妇”式的高潮,但命运并不打算放过她。
1930年代的莉莉/塞西尔·比顿摄/比顿之所以会投身摄影界,很大程度上源于少年时期对印有莉莉头像的明信片的迷恋,可以说是莉莉的美启发了这位传奇摄影师
她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软骨病让她不得不住进瑞士的疗养院。除了身体上的疾病,莉莉还忍受着严重的心理折磨。
年过50的莉莉越发枯瘦了/1937年塞西尔·比顿绘/2005年在英国以3000英镑的价格成交
迟暮的美人没有比常人获得更多的眷恋:枯萎的容颜让她永无登台的可能,崩坏的情绪在她与亲近的人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身边那个沉静内敛的男子早已与她分道扬镳——莉莉只能在疗养院里孤独终老。

人们笔下的莉莉是,是曲终人散的落寞,是孑然一身的颓唐

精神恍惚的莉莉终日沉浸在往日的回忆里。
窗外射进来的阳光,像极了首映那天照在脸上的那道追光。她穿着一袭华服,有些紧张,但还算镇静。大幕拉开,她高歌一曲,赢得满堂喝彩。

作者 | 凯特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