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何帆给毕业生的几点建议

凤凰FM·管理一点通

李开复、何帆给毕业生的几点建议

36氪最近邀请1000多名年轻人留下他们2020年的关键词,发现被提及最多的词是“迷茫”、“焦虑”以及“混乱”。对此,36氪从他们的困惑中,挑选出了18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并请来了各行各业最顶尖的投资人、企业家、创业者、经济学家等进行解答。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2020可以重启,你会给年轻人什么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知名经济学家何帆的回答是:先买口罩,再买股票。买口罩是要有防范危机的意识,买股票是要找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趋势,和中国经济、中国企业一起成长,分享中国经济转型的红利。

第二个问题:学历真的重要吗?非985/211学历的毕业生该怎么办?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说:学历不是衡量一个人优秀的唯一标准,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确是用人机制中的一个重要考察维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双非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的确比985、211 学历的大学生要弱势。

但大学四年,有很多改变的机会,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提前做好规划并加以执行。你需要有“三力”:规划的能力、追求的毅力、执行的魄力。

规划的能力,也就是多渠道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比如考专业技能很高的从业资格证、参加含金量高的竞赛夺奖等,都能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大学四年,多参加能提高专业能力、同时符合自身发展兴趣爱好的第二专业也是很大的加分项。如果找到了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且发展前景很好的专业,申请调换专业也是一个选择。这过程,需要你追求的毅力和执行的魄力。比如,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一开始主修的是学校王牌专业法律,毕业后保证有个金饭碗,但后来发现自己所爱计算机专业后,在放弃已有学分的情况下毅然选择更换专业。李开复说,“这个选择让我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不仅做得更深更好,也让我受益终生。”

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有规划能力,追求毅力和执行力,梦想会照进现实;但如果大学四年毫无规划、碌碌无为地混日子,就算你是985、211 学历的学生,大厂也很难向你招手。

何帆说,学历重要,也不重要。在大厂的人事经理眼中,学历很重要,但对你个人的成长来说,一点也不重要。如果你是一个双非毕业生,你要学会避实击虚,扬长避短。“不要和985/211的学生硬碰硬,去他们不愿意去,但却能锻炼自己才能、成长更快的平台;做他们不愿意做,到最后他们很可能会干不了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疫情之下,体制内工作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是否值得为此改变自己的职业规划?

何帆说:50年前,售货员被认为是最好的工作。40年前,跑长途被认为是最好的工作。30年前,干外贸被认为是最好的工作。20年前,金融行业被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我们的职业规划往往会很快过时。所以没有必要用一个职业把自己的终生圈死。如果你只能靠体制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那这份工作到最后也不可能是稳定的。

新研究:怎样克服“过度宣称”效应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一类人,不管你提出什么话题,他们都能侃侃而谈。真的是这样吗?果壳网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这个现象。

心理学家早已发现,在许多方面,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的表现高于人群的平均水平——而这常常是不现实的。心理学家专门为这种错觉取了个名字:“高于平均水平效应”。而在2003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保卢斯等人发现,人们会宣称自己了解并不存在的词汇。

在一项实验中,他们“合成”了30个不存在的概念,让它们看起来像某些领域的专有名字,然后把这些瞎编的词与120个真实的词汇混在一起,去问参加调查的人:“您熟悉这个词吗?”

这个“钓鱼”研究发现,有25%的人会声称自己熟悉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专业词汇”。保卢斯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过度宣称”,这种现象表明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夸大自己的能力。

除了装作“术语通”,人们还可能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问题侃侃而谈。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经采访了一些美国人,问他们对《1975年公共事务法案》持什么看法。虽然这个法案根本不存在,仍然有1/3的被采访者表达了自己“深入”的见解。

为什么人们会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出过度宣称的现象?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系的斯塔夫·阿泰、大卫·邓宁和杜兰大学市场营销系埃米莉·罗森茨威格最近提出一个可能的解释:人们在评估自己是否知道某个知识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去检验自己的记忆和知识存储,而是依赖一种“知道感”,即好像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但在自命熟悉的领域,这种“知道感”却往往并不客观。

换句话说,在那样的语境下,人们可能并不是有意地在吹牛,而是被自己的感觉给欺骗了。

阿泰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钓鱼实验检验了这种假设,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他们最初招募了两批志愿者,让志愿者先对自己在金融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行自评。

随后,研究人员给出15个“金融术语”——其中只有12个是真正的术语,3个是研究者捏造出来的——让他们判断自己对这些词的熟悉程度。而在对第二批志愿者进行的测试中,研究者还用金融知识测试检验了志愿者真实的金融知识水平。

在两批志愿者中,均有90%以上的人至少会对1个捏造的词表示“我熟悉这个词呀”。而研究者发现,志愿者越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认知中的“知道感”越强,就越可能过度地宣称自己熟悉那些不存在的“术语”。

而看似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的一点在于,那些经测试检验,金融知识水平更高的人,也更容易在测试中“装过头”。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他们的金融知识的确比一般人更好,所以在这方面的“知道感”可能会相应更加膨胀。

当然,会出现这种状况的领域并不局限于金融领域,研究者在后续的实验中,又采用了生物、地理等方面的名词和术语对志愿者进行测试,也同样发现了这样的现象。

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做这种听起来那么蠢的事?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当被问起这样的问题时,提醒自己认真地检索自己的记忆,面对事实,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跟着感觉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