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道山人带你一分钟解读《重阳立教十五论》上部
第一论:住庵,第二论:云游,第三论:学书,第四论合药,第五论盖造,第六论合道伴;
第一论:住庵
引原文:凡出家者,先须投庵。
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炁神和畅,人真道矣。
凡有动作,不可过劳,过劳则损气 ; 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需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庵之法。
住庵其义,为修行者需有旁身之所,基本能衣食无虑;抛却繁事俗物方能得心安,修行者入定全靠一个“静”字,若心存波澜必然无法入定,难以心静,也便无法窥得“道化”,当你静下来才能心安,体内之炁(含义通“气”)才能顺和流畅,这个时候才算数修道入门;打坐时并不是说不能动,当入定后气定神游,肢体虽未动但体内之炁却在延绵流动,此时一定要守中,将炁存于丹田,散于四肢,如此往复,便可存炁。
第二论:云游
引原文:凡游历之道有二 : 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玩州府之繁华,或赏寺观之楼阁,或寻朋友以纵意,或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虽然万里之途,劳形费力,遍觅天下之景,心乱气衰,此乃虚云游之人。二者参寻性命,求问妙玄。登险之高山,访名师之不倦 ; 度喧轰之运水,问道无厌。若一句相投,便有圆光内发。了生死之大事,作全其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真云游也。
普通人云游,往往流连于山水之间,只顾美景,这样的人虽然游玩的很远,见识的东西很多,但是最终却是徒劳无功,累神费力于己无益,怎样才是真正的云游呢?这类人往往喜爱访高山之名士,求道问学,虽山高峻险,心存求知便也无惧其险,,若能窥得片言道语即使了却生死,悟得其中之道便也能超凡脱俗,这便是真正的云游。
第三论:学书
引原文: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
当宜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合理采趣,来得趣则可以收入之心。
久久精诚,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踊跃,无所不通,无所不及。
若到此则可以收养,不可驰骋耳,恐失于性命。
若不穷书之本意,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垮讶才俊。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虽多看书,与道何益。既得书意,可深藏之。
读书不是读得多,读得杂就能算作是博学之士,读书还是得以兴趣爱好而来,当你以喜好去读书,你会发现事半功倍,能大大吸收其真实含义,若只是多记广习,这并不利于修行,反而费时耗力对修道而言并无好处。
第四论:合药
引原文: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一温一寒,可补可泻;一厚一薄,可表可托。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庸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著,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不足今生招愆,切忌来生之报。吾门高弟,仔细参详。
药乃是山川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精华,阴阳循环,既可温补,也可泄热,亦厚亦薄,肯用心学习的人,能悬壶济世,若是不用心学习的庸医,便会误人病情,害人健康。学道的人,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是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是不利于修行的。
第五论:盖造
引原文:茅庵划舍,需要遮形,露宿野眠,触犯日月。苟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斫伐树木,断地脉之津液化道货财,取人家之血脉。只修外功,不修内行,如画饼充饥,积雪为粮,虚劳众力,到了成空。有志之人,早当觅身中宝殿,体外朱楼。不解修完,看看倒塌。聪明君子,细细察详。
居所对修道者而言仅仅是栖身之所,修道者不会去追求大殿高堂,雕梁画栋之所,修道者若不注重内在的修炼而是一味的去求这些体外朱楼,对修道是毫无益处的。
第六论:合道伴
引原文: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择人,而后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后择人。不可相恋,相恋则系其心;不可不恋,不恋则情相离。恋欲不恋,得其中道可矣。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无智慧、性愚浊,无志气、干打关,此三不合也。立身之本,在丛林合凭心志。不可顺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择高明者,不上法也。
结识道友不能以相貌取人,应当选择那些高明之士,志向相投之人,便可唇齿相依,互帮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