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到底将走向何方?
工作就像开了挂……
小编最近在整理、分析经五六选煤发布且引起较高关注度的文章时,发现重介选煤引起的争论最多,很多留言甚至比文章本身更精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文章看评论,有时也是美事一桩。犀利的观点背后,是大家对重介寄予的厚望。
我们也可借此发问:重介到底将走向何方?
1、留言者:ZSY
请HH和Gordon先生举出具体事例:哪个厂介耗非常高,特别是8kg?是国华科技设计的吗?如果是,就尽量多举;哪些厂实际生产中重介浅槽介质密度达到了1.8kg/L?是设计值吧?上百座您肯定举不出,十来座也行。另外,Gordon先生好像不知道,维持旋流器的重悬浮液密度要比块煤浅槽的困难得多!
我是赵树彦,现抽空利用“血色兰博”(简称“血”)先生昨天发帖为我捍卫的说话权利,指出血先生严重的低级错误:㈠与血先生所说截然相反:入选大型矿煤选煤厂的原料煤质稳定性远高于入选小煤窑煤的选煤厂,是选煤专业的基本常识;㈡不分级混合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工艺是在1999年大型化以后得到最大规模推广的,而非只在小型号时期受推崇;㈢三产品、特别是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次生煤泥量是所有选煤设备中最低的,这更是常识。本帖所引资料均可在网上查到,其中选煤厂型均为老规范。
(一)我国八九十年代的小煤窑年产量一般在3万吨以下,甚至只有几千吨,连当时仅年产10~15万吨的云南圭山煤矿亦归国有。旋流器是管式给料,入料粒度上限受制于旋流器大小。为降低原煤破碎量和生产成本,当时全重介选煤厂能勉强接受的工业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最小规格是Φ500/350,即最小厂型为15万吨/年,亦即任何一个小煤窑都不可能建矿井型而只能建群矿型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选煤厂。即便一个小煤窑煤质稳定,一群小煤窑的煤质也极不稳定。在90年代,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确实深受吃煤质极不稳定“百家饭”的小型中央和群矿选煤厂欢迎,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煤质变化反映迅捷,精煤灰分低且稳定。这是选煤的基本常识。
(二)90年代我国选煤界的两个里程碑事件。⑴我国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第一个发展高潮发生在90年代而非血先生所说的八、九十年代。在整个80年代,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在我国根本不受欢迎,只有原本溪矿务局彩屯矿选煤厂使用。该矿、厂型均为150万吨/年,绝非小煤窑,采用块重介斜轮、末重介旋流器和浮选联合流程。该厂的有压给料Φ500/350旋流器为我国首台工业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入选13-0.5mm末煤,84年2月投入运行。进入90年代,在原煤炭部生产司郝凤印司长的持续支持下,技术不断成熟,我国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才出现第一个发展高潮:①90年2月,90万吨/年的原沈阳矿务局林盛矿选煤厂投产,工艺及旋流器型号与彩屯选煤厂相同。②90年5月,我国首座采用脱泥不分级混合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工艺的60万吨/年的鸡西市选煤厂投产,采用Φ710/500有压给料旋流器,入料粒度上限40mm。③我国自前苏联全套引进的两座采用脱泥不分级混合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工艺的太原煤气化晋阳和原双鸭山矿务局七星选煤厂,分别于90年10月和92年8月投产,两厂均为180万吨/年、采用ГТ710/500有压给料旋流器。④1991年8月,国际上首座采用不分级不脱泥混合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艺的30万吨/年的鸡西滴道区矿选煤厂投产,所用NWSX710/500型是国际上首台工业化的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与此前的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工艺相比,系统大为简化,投资和生产费用成倍降低,且操作简便,被戏称为“傻瓜”选煤厂。该技术尚未通过鉴定就推广到了8座选煤厂,彻底改写了我国选煤科技成果久被束之高阁的历史。这是我国选煤界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事件,我国的重介质选煤自此走上快车道。⑵第二个高潮出现在2000年。1999年4月,在原盘江矿务局老屋基选煤厂,我国、也是国际上首座单机小时处理能力达300吨,即120万吨/年的大型不分级不脱泥混合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系统投产。我国这项“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了巨大成功,引起了震撼全国选煤界的轰动效应,全国各地的选煤科技工作者纷纷奔赴这个当时非常偏僻的小山沟参观学习。这是我国选煤界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事件,不脱泥混合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技术自此在我国大型选煤厂得到迅速推广。后来,尽管受到国内、特别是真假国外“敌对”落后技术势力的顽强阻击,但此历史潮流已无法阻挡。目前,不分级混合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工艺已在我国占统治地位,公开反对者已较罕见。
(三)众所周知,三产品、特别是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次生煤泥量是所有选煤设备中最低的,但不知血先生为何不知?篇幅所限,不便多谈。我建议血先生以后还是多从选煤技术、而少“从系统工作角度来审视”,否则误差太大。但愿血先生是位初出茅庐、急需恶补选煤基础知识的学生,而非自称“多年看过也思考过”的老将,否则太过悲哀!
2、留言者:热爱生活
关于脱泥,爱拼先生说可以降介耗,理论上倒没错,只是脱离了现实;但说可以提升处理量(主张预排矸者亦如此)就太离谱了。难道脱泥、预排矸不需要投资?若把这些投资用在不脱泥、不分级、不预排矸的主系统,不仅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处理量,而且可以高度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为何理论上脱泥比不脱泥介耗低,而实际上相反?道理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理论上定焦镜头比变焦镜头精度高,但由于变焦镜头方便实用,且总购买成本很低,销量巨大,研发经费充足,精度得以不断提高;而定焦镜头市场极小,技术进步缓慢,精度很快被变焦镜头超越。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新峪选煤厂两个车间的生产实践对比证明:脱泥的介耗高达不脱泥的1.6倍之多。当然,不脱泥需要高超的设计水平,非一般设计单位所能及。爱拼先生还说,脱泥与否,主要取决于原料煤泥含量,我猜他的意思应该是:煤泥量越高越需要脱泥。但实际上恰恰相反,除非是对中国近乎绝迹的、按国际标准划为极易选的原煤。道理很简单:煤泥越多,脱泥后进入重介系统的量越少,选煤效率越低。在福建龙岩,原料煤泥含量高达73%,国华科技设计的采用不脱泥重介的文祥选煤厂投产后,致使附近另一家脱泥重介厂很快倒闭,就是最好的证明。
3、留言者:孤独剑
介耗8kg,或许有,肯定是设计或管理水平太低,还有介质粉质量。就说管理水平吧:脱介筛喷水位置是否合适;矸石磁选机堵了一半,却不闻不问,磁选机间隙不按要求调整等等,介耗岂能不高?诸如此类的管理水平见得太多,具体就不说哪个项目了。例如:贵州盘江某不脱泥选煤厂“平均”介耗仅1.2;同为该集团的某脱泥选煤厂却更高:占入全厂“最好”介耗指标1.0,换算成占入重介仍达1.5;贵州某民营选煤厂,05年投产,厂长财务出身,工人是当地村里的农民,目前平均介耗也就1.8。个人认为,只要保证介质粉质量,管理得当,不脱泥做到1.0,不是什么难事。
4、留言者:睿敏
有些评论是空洞的,没有具体事例,有具体厂型例子的都是可信的。我确信:动了某些人的蛋糕,确实会引起反扑。拿出具体例子来吧。搞学术,需要严谨。
乌海地区国华设计的厂子,管理好的,介耗没超过1公斤,如:榕鑫、乌化等等等等。管理一般的,介耗没超过1.5公斤。极其少有超过2公斤的厂子。
5、留言者:83%李健刚
细致调查,整体把握,是认知事物的正确态度。介耗高低有诸多影响因素,客观方面有介质粉质量、原煤粒度组成、循环水浓度、小时处理能力、设备性能、喷水压力等等,主观方面有技术管理、绩效考核、员工素质等等。一些选煤厂介质粉由“上面”负责采购,只能来什么用什么,不仅介耗居高不下,而且指标频繁波动。另外,选煤厂可以超负荷生产,那都没问题,但有一个“度”,在这个“度”以内,介耗等各项指标还是可以保证的,但如果过大的超负荷,那就必须要有所取舍。至于介耗,客观影响因素好解决,关键在于主观管理。山西临汾宏源集团选煤厂,年入选原煤千万吨,采用不脱泥无压给料,长期超负荷生产,介耗稳定在0.4-0.5kg,正因为该厂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管理层和工人的积极性,正如他们所说,“介耗0.4,那都不是事。”可见,只要设计合理,重视管理,“不脱泥”才是硬道理!
6、留言者:李正明
现在很多人对脱泥的介耗低有认知缺陷:吨煤介耗的“煤”量,应该是按入“重介选”计,而不能按入脱泥筛计;或者“通俗”地说,脱泥入重介的只是大于1mm的原煤,而不脱泥入重介的是全粒级原煤,包括0~1mm粒级原煤。两者的差距至少在30%,即脱泥入选按全粒级计的0.7kg,折算成按入重介计,至少在1kg。再者对于脱掉的0~1mm的分选效果,水介质分选能和重介质分选同日而语吗?
7、留言者:郭凤云
我是内蒙古乌海市榕鑫选煤厂郭凤云,对于我厂实现吨原煤介耗1kg以下没有一点问题,2017年计划向0.5Kg以下突破,所以我个人认为从工艺角度单讲设计的介耗完全能够实现1kg以下,很多是现场管理和操作问题影响。
8、留言者:海潮
脱泥工艺是某些对含较大煤泥量的原煤,进行重介质分选的一种无奈选择,因为怕重介质悬浮液系统中煤泥含量大从而影响重介分选精度,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先脱泥的方式;殊不知这根本就是一种技术的退步,是对问题的一种回避。脱下去的泥怎么处理?用TBS/TCS吗?用牺牲精煤产率的方式去保证重介的分选精度,根本就是一种落后工艺的表现。所以有时间还是多学习一下先进工艺是什么样子的吧,学习使人进步,不脱泥照样能够保证重介分选精度,这样的工艺才是重介选煤中保证精煤产率最大化的根本。
9、留言者:黄恒ʰᵒᵗ
赵总确实对选煤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贵州。文章中有一些观点需要斟酌。从工艺角度看,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贵州适用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结构需求和投资限制,并不需要两段两产品主再洗工艺。另外,脱泥,这个已经不需要说什么了。不脱泥,是不行的。一两项个例介耗低不足以说明问题,分析问题要看样本数量。贵州多数不脱泥的选煤厂介耗都非常高,达到吨煤介耗8kg的不少。
10、留言者:梦回大唐
执笔无定法,出招无定势,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要减少决策失误,就要多倾听来自现场来自基层的声音,请纯净的声音助我成事,岂不美哉?
11、留言者:QQWang
煤质不同、工艺不同、设备不同、操作人员素质不同、管理水平不同等等都会对重介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大家见仁见智,都有道理。没有见过的,不代表不存在,虽是个例,但毕竟是有。虽是见过的,但并不代表普遍如此。
12、留言者:铮筝
高密度悬浮液的制备、特别是维持非常困难,这句话不错,文中说选煤厂的重介悬浮液密度一般低于1.6kg/L,很难超过1.75kg/L,这就不敢认同了,国内上百座选煤厂使用重介浅槽1.8kg/L排矸,足以证明很难超过1.75kg/L是站不住脚的。
13、留言者:爱拼
现在脱泥与不脱泥,主要是原料中含泥的多少来界定,脱泥不单是降介耗,相对工段的处理量都在提升。综合来讲大型选煤厂还是脱泥好点。
14、留言者:上善若水
重介洗煤厂的介耗问题主要是管理,是细节的管理以及工艺细节调整很重要。
15、留言者:ZSY
缘来是你先生的问题貌似简单,但十分明白者恐也不太多,否则就不会还有那么多精煤泥浓缩分级旋流器在使用。顾名思义,该类离心机用的是沉降原理,类似浓缩分级旋流器。粒度相同的物料,密度大、灰分高者先沉,故其产品相对于入料一般是增灰的。若入料中髙灰物料比低灰物料细得多,产品就可能降灰,因为低灰粗粒可能比髙灰细粒物料沉得更快,但产品中也会夹杂很多较细的髙灰物料。所以,该设备最适合回收尾煤;若用于处理精煤,入料前的分级非常重要。
大营客先生,首先感谢您对我的过奖!现就您所提问题作简要答复:⒈关于预排矸。①我同意“井下避让顶底板和断层”,但这不是选煤范畴,不在本文讨论范围;②手选只能用在非现代化的非大型选煤厂,“解放了”,不能再推广这种笨重的体力劳动;③如能“采用低成本选煤方法把矸石及杂物提前排出”当然好,但至今还没有这种技术。请您再细看一下我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⒉关于煤泥。我认为您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脱介筛缝只能小到0.5mm,-0.5mm煤泥基本都进了磁选机,而磁选尾矿带介量是脱介筛的5倍以上,所以煤泥量还是影响介耗的。另外,原煤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介耗也越高。当然,影响程度没有大多数人想象得那么大。⒊关于粗煤泥分选。除了“综合经济效益是唯一标准”外,我不怎么同意您的观点。因为:①只要煤泥所需分选密度高于+0.5mm粒级0.15kg/L以上,采用不脱泥无压给料重介旋流器工艺就不需要对粗煤泥再选,因为这种旋流器的有效分选下限已≤0.25mm,即便对0.25-0.15mm,其分选精度也高于水介类设备。②选煤只是选矿的一个分支,其复杂性与人类疾病远不是一个数量级,恐还不如单一的疟疾病种。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国华科技技术不能、而其他技术能够适应的煤质,也没发现综合经济效益高于国华科技的技术,若您发现了,请告诉我,我要好好学习。③低效落后的技术就该淘汰,而不能以任何理由保护。
国华科技从未回、不需要、也不会回避任何技术问题。我们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在面对煤质剧烈波动时的调节能力,相对于两产品主再洗是强”,事实和道理我早在3月份的《中国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上就讲过了,且本平台大前天已经转载本文的(下),另外本平台3月8日也发表过我的相关讲稿。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现国华科技技术无法解决、而其他技术能够适应的煤质,若您发现了,请告知在哪儿?我们一定好好向他们学习。还有,三产品旋流器的结构比两产品复杂,只是工艺简单。您说“环境的压力导致煤泥问题越来越突出”,次生煤泥量少的技术对煤泥的容忍程度不就更高吗?与原、次生哪个量相对大小有何关系?没见您提出过“预脱泥有无必要”的问题,此问题在文中已有详论。
16、留言者:大猩猩
@血色兰博,一个选煤行业争论几十年的问题,归因于“中国遍地开花的小煤窑成就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发展”,有点儿戏了。如果大型煤矿代表煤质不稳定,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技术在一步步落后,都赶不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技术。教科书中典型工艺流程案例中提到的选煤厂改造成不脱泥不分级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艺,例如大屯选煤厂、临涣选煤厂、老屋基选煤厂等,并且这些选煤厂都属于大型中心型选煤厂,入选多种原料煤,充分说明该工艺具有较高的普遍适用性及优势。“市场说了算”,建议多关注当下选煤行情及选煤技术,不要总停留在上世纪的市场行情中。“高效简化”并不是“拍脑门”式的简单组合,而是将技术创新融入选煤工艺设计中。(仅代表个人意见)
17、留言者:血色兰博
多年看过也思考过,对赵总的观点极其不同意,作为学术争论,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我捍卫他说话的权利。
赵总的观点即使从系统工作角度来审视,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分级与不分级的争论延续了好多年,谁更优?市场说了算,三产品旋流器在八九十年代,中国小煤窑遍地开花的年代,由于原煤煤质相对稳定,矿井产能小,这时系统的简单就成了突出的优势,我认为这也是三产品当年大受欢迎的原因。但事易时移,今天的的煤矿产能越来越大,煤质稳定性愈来愈差,同时环境的压力导致煤泥问题越来越突出,我认为众多因素都决定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优势不再,而且缺点和不足得以凸现。
几天没来,感觉好热闹啊,Z先生大段回复我认为一直在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三产品在面对煤质剧烈波动时的调节能力,相对于两产品主再洗是强是弱,请正面回答。不错,大型选煤厂煤质波动小,但这是选择三产品的因还是果?我前边说过,煤质稳定时,三产品的系统结构相对简单优势会凸显,似乎你的回答恰好验证了我的结论吧?请告诉我,未来中国煤矿发展趋势是入选煤煤质越来越稳定还是越来越不稳定?如果大方向上您的结论也与我相反,我想我们就没有辩论的必要了,因为这己经超出技术辩论范畴了,对吗?
和赵老相比,在下确属后生晚辈,但在下以为,在学界就技术问题多些争论是好事,这更有利于选煤技术的良性发展,选煤技术需要百花齐放,为了让行业更好发展,在下愿做死在沙滩上的前浪。另,解释一下,我之前没提次生煤泥问题,您说三产品次生煤泥量小我赞同,但请问原生煤泥与次生煤泥哪个量更大?好像我们争论的焦点是预脱泥有无必要吧?
18、留言者:大营客
赵总的现场经验,我由衷佩服,他为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此文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以下是个人看法,请斧正:1、预排矸不仅仅限于浅槽、动筛、TDS干选,手选除杂、井下避让顶底板和断层等都属于预排矸,我认为设预排矸是有意义的,采用低成本选煤方法把矸石及杂物提前排出未尝不可,尤其是大型选煤厂。2、煤泥含量的波动范围影响分选效果,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影响重介精煤产率,与介耗没有直接关系。不管脱泥不脱泥,只要脱介筛面积足够、磁选机适当富裕,均可以实现低介耗选煤。3、粗煤泥采用单独的选煤方法处理已深入人心,不管是煤泥重介,还是RC、CSS等,综合经济效益是唯一标准,中国煤质千变万化,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19、留言者:张淑强
选煤是一项应用型的科学,所有的技术最终都要得到现场的检验,已经从选煤厂实践证明了的技术观点,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争论。
20、留言者:ZSY
龙的化石先生:1.8kg/L的浅槽合格介密度只是设计值,实际生产中,中国多在1.7kg/L以下,美国多在1.65kg/L以下。但旋流器的合格介密度比浅槽还难提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所需介质粒度比浅槽细;二是煤泥量比浅槽大。
21、留言者:真心英雄
不要严禁用什么不用什么,每种工艺及设备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环境,这包括煤质情况,人员素质,市场需求,业主投资大小。没有最好的,只选最适合的。
22、留言者:云水禅心
只有用过才有结果,没有毕要争长论短
23、留言者:缘来是你
同行朋友们,请问卧式沉降离心机有什么作用,能起到降灰的作用吗?
24、留言者:李传飞
其实你们说的大型矿井型选煤厂煤质稳定的前提是井下掘进队不把工程煤用同一天皮带输送选煤!但是现实是井下所有煤都通过一个途径进入到原煤系统!所以预选矸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矿井也有可能来自不同的煤层,反而不如八九十年代那种小煤窑产的都是拣好的煤开采,所以煤质稳定,所以那时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好洗!现在大型综采和综掘顶底板控制不好,大量矸石就上来了!!一个灵活的洗选系统还是必要的,不能因为投资或者工艺简单一味地推荐,忽视了煤质的不稳定性,以后想调整就难上加难了!
25、留言者:军
有很多理论上有道理的文章和专利,倒在生产实践中不实用,用我初级选煤水平看那叫假活!谢谢袁总!让我看到真实的选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