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精准施策抓落实 科技创新加速跑
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搭建科技载体平台、对接产学研合作,是科技部门的职能所在,今年围绕我市“项目提速年”任务目标,市科技局用一项项扎实举措,助推港城高质量发展。
壮大“高企”家族 扩大创新优势
在易高生物化工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对瓶瓶罐罐里的各种液体进行实验分析,这些五颜六色的物质经过调配、加工等一系列精密复杂的工序,就变成了易高生物的主打产品之一燃油添加剂,和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相比,他们的产品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优势。总工程师赵紫华介绍道:“一般燃料是来自石油,但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储量非常有限,而我们使用的原料来自植物,是可再生的,并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约80%到90%。不仅如此,产品硫含量小于1ppm(1ppm=0.001‰),对比传统的石化燃料国际最严格的10ppm的标准,易高生物的产品更加环保。”
过去,这种高性能材料的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所垄断,2014年,易高生物落户张家港后,通过潜心钻研,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并成功跻身同行业全球前三甲,如今,企业已把目标放在更高标准的润滑油领域。总经理李保明说:“2020年我们计划再划出30亩地来投资3000万人民币,进行从原料预处理、催化剂、加工工艺到新产品的全流程科技研发及创新,并形成专利保护群,占领行业制高点,2021年销售额预期可超10亿元。”
前沿技术不断创新,易高生物前景可期,为了持续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引导能力,在市科技局积极对接下,今年易高生物已成功进入高企培育库,随之而来的,是各项政策“红包”。“我们已经获得了高企培育的奖励20万元,还了解到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及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人才落户、子女教育、购房优惠等等,这些优惠政策对企业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李保明表示充满信心。
聚焦“项目提速”,我市提出,要力争创新创业优势再攀高、产业优化程度再攀高,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领头雁”,可以进一步扩大企业创新优势、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已有高新技术企业569家,今年张家港市将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让更多科技创新“优等生”加入高企大家庭,2020年力争净增200家。
打造科研载体 积蓄创新动能
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除了放大企业主体优势,张家港也在大力推进科研载体、创新平台建设。
2018年,我市提出建设“十大新型研发机构”,为产业发展植入创新研究成果,其中霍尼韦尔UOP中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就在这样热火朝天的建设潮中应运而生。“我们主要聚焦用于炼油石化行业里的催化剂、吸附剂的研发,工艺模型的开发,以及先进设备的设计;综合来讲,从科研创新,到对应的设计和工业放大,最后到工业化的应用和生产,我们在张家港建立起了一个一条龙的研发创新体制。”霍尼韦尔UOP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监韦丹华博士表示,作为纯由企业主体投资建设的研发机构,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一年来,已完成多个催化剂和吸附剂的研发,多个工艺模型已成功地应用在炼化装置上,并完成180多个设备设计项目,不仅为母公司霍尼韦尔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劲动力,带来的“辐射”效应也带动了张家港相关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很多设备的生产会跟张家港的生产制造商合作,今年会在中试实验中心增加新的设备进行二期建设,另外现在还在跟北京化工大学一起来办研究生班,以后我们还要办博士后工作站,可以使得我们在张家港的相关人才水平有一个提升,也可以使张家港该领域的技术层次有所提升。”
在市科技局的推动下,聚焦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发展领域,我市已相继建成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张家港研究院等平台,根据计划,今年将建成12家“新型研发机构”,并开设市级科技计划研究院专项,支持研发机构和本地企业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不断放大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为人才引进提供强力“磁铁”。“因为研发机构是一个集聚人才、科研成果,包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一个主阵地。人才来了张家港,必须要有适合他的地方,我们研发机构就是这样一个能够集聚高端人才的载体。”市科技局局长赵瑜说道。
融入区域发展 链接优势资源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载体积蓄创新动能。在这项目提速的年度大考中 ,我市还提出,要在开放中谋划创新,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创新圈,确保全年签约落地长三角一体化项目超20个,对此,市科技局启动《对接上海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加深与上海“走出去、引进来”各项互动,加强资源对接、产业协同。
赵瑜说:“今年市科技局将举办对接上海的相关科创会活动不少于10场次,我们还派出了一支专业挂职团队,赴上海市教委科发中心,利用挂职的身份优势,更好地去对接上海的科创资源,以此来达成一批产学研的合作项目,进一步推动港城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