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卢崇汉:从姜、桂、附的使用看扶阳理论的应用[下]

作者/卢崇汉 主编/刘观涛

编者按:

分享喜:听课、书、学中医

这里是全国中医院校师生的“掌上家园”:悦读中医

志愿者“和平同学”给本订阅号发来“分享欢喜”:

今天我在新疆伊犁新源三下乡,跟随老师义诊,看舌象摸脉象,感觉到中医的神奇。我们随行的专家西医居多,好多病人都主动要求号脉,对我不仅仅是实践的机会,更多的是强烈地感觉到大家对中医的需要信赖。分享给各位中医学子,被需要是一种幸福,我们没有理由不被鼓舞不去努力。

下面,就是大家期待的“悦读中医”精彩文章。如果觉得很棒的话,请您向最好的朋友“分享喜悦”。

二、前列腺增生的辨证治疗

前列腺疾病,是很常见的,只要你出门诊,就都会遇得到。我在《扶阳讲记》后头有一条方,我觉得对大家应该有帮助。很多人就按着这个方法套用,有效果,给我写信表示感谢。药物很简单,就几样药,而且他说简直是神效。前列腺增生这个病很常见,特别是对中老年男性,是多发病。前列腺增生是西医病名,中医则称其为“癃闭”,或称为“小便不利”,说明它在症状上,大多是小便的次数增多了,小便每一次的量又少又细,排尿要等待,尿不干净,严重的还会导致小便闭塞不通。在中医教材里面,常常把这个病归到膀胱湿热的范畴里,那么治疗的方法有八正散、导赤散这些清利湿热的方剂,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如果效果理想,就没有那么多广告了。现在报纸上、电视上,治疗该病的广告很多,说明这个病不好治,治起来反反复复,效果往往不持久,可能用点药以后改善了,停药没多久又复发了,没有能把它一次解决的,最起码还没有做到让他三、五年一点症状都没有。当然最好更长时间都没有症状,这是我们医者的最终目标。

对这个病,我认为并非都是湿热所导致的。前世许多医家,如朱丹溪,他一定能看好,他怎么认为的呢?他在《丹溪心法》里面讲,这种癃闭与气虚有一定的关系,与血虚也有一定的关系,或与痰有关,或与湿热有关。他提出了如果气虚就用参芪、升麻,血虚就用四物汤,痰多用二陈汤,这都是很具体的一些治疗方法。到了明代的张景岳,就把小便不通,也就是癃闭的闭证,归结为四个方面:一个是由于火邪结聚小肠膀胱;一个是败精、槁血阻塞了水道;一个是真阳不固,气虚不化;再一个就是肝强气逆,膀胱闭阻。并且还进一步讲“膀胱为藏水之府。而水之入也,由气以化水,故有气斯有水,水之出也,由水以达气,故有水始有尿。”在这个地方他强调的是什么呢?是气和水,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体现了《素问·灵兰秘典论》里面谈到的“气化则能出”的思想。所以景岳制定了左归、右归、八味、六味治疗癃闭,对后世很有影响。

虽然对这个病在不断的进行研究,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那么郑钦安怎么看待这个病呢?他在《伤寒恒论》里面有这样一条:“少阴腹痛,小便不利者,寒结于下,不能化下焦之阴也。”这一段话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被我们一晃就过了。对于这种状况,他给出的方案就是真武汤,为什么要用真武汤呢?因为是寒水阻滞,所以他告诫学者“学者不可固执,总在扶阳驱阴为要”。真武汤能解决吗?能。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的增生,为什么都在中老年的男性才出现,青年很少发生呢?很少看到20来岁的小伙子前列腺增生的,这说明这个病是在人到中老年以后,体内的真气衰竭了,气化不足了,才会产生。由于气化的不及,就会导致水湿的停滞,导致水浊潴留,以及出现凝聚,而这些水湿、水浊循少阳三焦下注前阴,就导致了增生、肿大和尿路的阻塞,所以小便困难了,严重的还可以导致小便完全不通,出现癃闭。那么从标和本来看这个病,阳气虚损、气化不足是这个病的本,尿路的阻塞不通是这个病的标。所以治疗就应该抓住这个根本,应该温阳化气,利水泄浊。通过这样的立法,所以选用了真武汤。真武汤本身就是仲景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所设立的。那么用这样的治法,往往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那么在真武汤这个方的基础上,我守其意,用辛热的附子温壮肾阳,让肾水得以沸腾,使其真阳之气旺。因为只有在真阳之气旺盛的状态下,肾与三焦的气化才能够正常,浊阴也才能够消散。再一个就是使用生姜,用生姜去温胃散水,开宣肺气,这样就可以启水之上源。用白术运脾除湿,使水能够得到正常的制约。再用茯苓利水,通调三焦,导湿浊外出。同时,把白芍去掉,是由于白芍性寒,而我现在主要的用意是温阳化气,通过温阳,津才能够生,它不会导致阴的损伤。用仙灵脾,也就是淫羊藿,去引阳入阴,启阴交阳,去通利血脉,从而使经腧的挛急得以解除。经腧的挛急一解除,少腹部的不适感、疼痛感,就会逐渐地消除,这样才能达到畅通水道的目的。所以,这样一种新的组合,使五脏功能都得到重新的调整,并且又重在壮气化之阳,启气化之津,壮阳力量更专一,没有凉性的白芍去制约它,不影响附子的功能。所以,力更专,效更宏,用药不多,很直接,往往效果比较理想。

对前列腺增生肥大这个病,在临床上大家很容易根据病者排尿困难的主诉来进行辨证。但如果只局限在这个问题上的话,往往影响对本质的把握,影响正确诊断。那么怎样才能够判定它属于阳虚呢?实际上就是从舌、苔、脉这几者确定下来的。比如从舌体、舌质来看,舌体是胖的,舌质是淡的,或者有齿痕;苔是滑苔,或者是腻苔;苔色是白的,或者是白苔作底,罩的黄苔。在脉象上,沉迟脉、沉缓脉、沉细脉、沉弱脉,都可以判定就是少阴阳虚,就是阴寒阻滞。可以说,这是很可靠的一个辨证依据。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人体的气血津液本身是流动不息的,如果气血充足,我们的舌、苔、脉就是正常的,如果水液浊饮能够得到很好的化解,那它们就不会出现异常。但如果水液浊饮不能很好的化解,就会潴留在体内,这就很容易在舌象上表现出来,白滑苔、齿痕舌是水湿壅滞的一个铁证,一旦出现这种白滑,可以说就是阳虚失温化的一个表现,苔白腻也可以说是阳虚寒湿阻滞所导致的。如果出现白苔作底而黄苔外罩,这种黄苔,往往提示由于阳郁日久所导致的一种化热。虽然化热了,但本质仍然还是阳虚不足,所以不要轻易地去使用苦寒药。至于脉沉,这很好分辨,是由于阳虚所致。如果这几者都具备了,那么对寒湿阻滞的病机可以说就把握住了。具体的病例很多,每天都会遇到。

病案:前列腺肥大

我举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个患者是日本人,58岁,前列腺肥大,小便排泄很困难,有六、七年了,并且近两、三年加重,尿频、尿急。尿频很厉害,有时候一个晚上能解十几次小便,实际上又没解出来,每次滴几滴就完了,刚刚回来,又要去,所以睡眠受到很大影响。小腹部是膨胀的,小便细小,没有冲劲,排出很困难,每一次解小便,都要站上两、三分钟,四、五分钟。他在日本的时候,西医、汉方医都在治,又在美国医,后来又到北京医。但是他们主要都是从标上去治疗,症状在逐年加重。西医都动员他手术,他有点怕手术,因为医生告诉他手术过后会有哪些影响,所以他就很畏惧,就想用中医的办法来治疗。他在上海、北京、日本,都用了很多中药,他也拿了一些药方给我看,吃过一百多付中药,这些药物大多数都是茯苓、泽泻、车前子、木通这一类的。刚刚用时还有一点效,但用了一段时间又没有效了,所以他很痛苦。最后这个病人通过美国在成都领事馆的一个人,介绍到我这里来,因为我给这个美国领事馆的人治过同样的病,这个日本人又是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官员,他们有一些关系,所以介绍到成都来找我。

当时看这个病人,舌体是胖大的,舌质是淡的,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舌苔是滑而腻的,脉象沉缓,重取无力。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我当时就断其为阳气虚衰,肾阳不足,水湿留滞。所以就采用了温阳行水法,用真武汤意去化裁。这个方子很简单:制附片75g,生白术15g,茯苓25g,淫羊藿20g,炙甘草6g,生姜60g。这个方又有真武意,又有四逆意。这个病人用第一付药后就感觉到跟原来所用的药不一样,尿量增加了,尿量一增加,小便的次数自然就减少了,解小便也比较通畅了。第一个方子吃了3付,小便开始通利了,夜尿就只有两次了,但是还感觉到排尿没有力度。所以又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桂枝25g,桂枝能够温复心阳,能够开太阳化膀胱之气,用了药后排尿的力度增加了。在第三次看的时候,又在上方加了砂仁15g,纳五脏之气归肾。这个病人老老实实在成都宾馆里面待了一个月,当时就无所苦了,小便很正常了。唯一不足的就是晚上还要起一次夜,但是快60岁的人,晚上起一次夜好像也无所谓了。

这个病人连续两年的时间里还跟我有联系,后来他的儿子因为患乙型肝炎,到成都来,我给他医,也好了,但并不是说乙型肝炎个个都能够医正常,但他恰恰就那么好,在成都待的时间也不长。他的儿子得了11年的乙型肝炎,可以说什么治疗的手段都用了。从日本来到成都就检查,到省人民医院,到市传染病医院,抽血化验确实跟日本的检查基本上是相符的,肝功能异常,小三阳。那么给他治疗一个多月以后,肝功能正常了,小三阳没有了,我也不是完全相信,还怀疑是不是检查出了问题。结果在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检、中医学院、传染病医院都做了检查,都好,回日本东京,马上就检查,也是好了,没有了。那么用的什么药呢?还是姜、桂、附。

这样的病例很多,姜、桂、附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因为它是从本的角度上去考虑,从我们人体的生机的角度上去考虑,只要生机旺起来了,人体的正气就旺了,康复能力就强了,抗病能力就强了,脏腑生理功能就强了,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就旺了。所以要死死抓住本不放,其他都是标,本有了,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所以我们遵仲景的意,遵仲景的方,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整个中医界,能够遵仲景意的还不多。所以我们搞这个学术讲座,搞这个班,太好了,可以撒种子,可以去影响很多中医同行。但是这个影响不是我们在这儿讲几下就有了,而是要在临床上提高,用临床说话,这样才能影响,没有临床,就全部是空谈,不管你说的再天花乱坠,没有坚实的临床疗效作为基础,就没有用。

三、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运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很有意思,它很简单,就三样药,我在临床上也常常用,都是经过化裁的,所以要承其法。在《伤寒论》少阴篇里面谈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那么用来治疗什么呢?用来治疗阳虚受寒的发热。麻黄是辛温发汗的,它能够表散风寒,开宣肺气;附子能够壮元阳,补命火,搜逐深陷的寒邪;细辛,能够走经窜络,入髓透骨,启闭开窍,既可以助麻黄表散风寒,开通上焦的清窍,又能够助附子温暖命门,拨动肾中机窍,甚至还具有宣肺、散寒、温通肾阳的功能,具有开窍、启闭的作用。所以对于寒邪困阻肾阳,阻滞了清窍所导致的一系列的病证,它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说这个方在临床上完全可以广泛的应用。四川有个范中林,也是我祖父的一个门生,我祖父主要在临床指导他怎么样用麻黄附子细辛法,所以他一辈子就是以麻黄细辛附子法为主,他如果开30张处方,有25张处方都是麻黄附子细辛汤,所以范中林在临床上还是有所心得的。那么用这个方意,在具体的病案上,我就选了几个不常见的来说明,例如暴哑、暴聋、暴盲。这些疾病作为一个医者不可能天天在门诊和病房中见到。

病案一:暴哑

患者男性,56岁,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人,是个教师。他找我看病的时候,通过笔写告诉我,发病是在一个月前,由于当地突然大雪,他当时又穿得少,受了寒。开始就是太阳病的一些症状,头痛很厉害,寒战、恶寒,当时就用了一点解热止痛片,用的量比较大,一般吃2片就可以了,他多吃了1片,吃了3片,吃了过后,出汗很多,头痛减轻了。但是到第二天,突然就说不出话来了,完全说不出来了。当时他很惊慌,就到当地医院去治疗,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治疗,没一点好转。我见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办法说话,哑巴开口也可以有发音,他却一点音都发不出来,只能用笔写。他当时情况主要是颈项有点强,头微微有点痛,全身也有点痛,还微微有点恶寒,咽喉部也有点痛,吞咽时更明显。舌是淡红色,白润苔,脉沉紧。就这些信息,看起来蛮简单。由于他有受暴寒这个因,所以当时我就认为,这个病就是由于寒中太少两经而导致的暴哑,暴受大寒所致。治疗应该宣肺、温肾、健脾,应该扶阳,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加生姜、炙甘草。你们看,附片、生姜、炙甘草,这个是四逆汤的架子,四逆汤是干姜,我这里把干姜易生姜就是四逆法、四逆意,但是它又有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意在里面。所以当时我的处方就是:附片75g,麻黄15g,辽细辛15g,炙甘草6g,生姜60g。附片要先煮,两小时过后,没有麻味了,才能使用。

药吃了1付过后,这个病人就有一些汗出来,出汗过后,头痛、项强、一身疼痛、恶寒等症状明显减轻了,最关键的是他的声音能够发出来了,能够发出一点,一个多月没有声音的人,有声音了。服两付药后,所有的恶寒也好,身痛也好,项强也好,头痛也好,都没有了,声音也完全恢复正常了,喉咙也不疼痛了。但是由于他这种长时间的折腾,他还感觉有点困乏,精神还不是很好,所以我就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了麻黄、细辛,又加了桂枝30g、淫羊藿20g、炙甘草15g。这个方又吃了两付,一切都很好了,就从成都回阿坝去了,一共用了一个多礼拜时间。

我为什么要这样用呢?虽然这个病人是个很强壮的人,个子很高大,很魁梧,阿坝藏族自治州人,但是他毕竟56岁了,从生理角度上讲,阳气已经衰竭了,再加上突然受到寒邪的刺激,就导致寒邪由太阳直达少阴,更加上他过度发汗,几片解热止痛片,发汗过多,阳气更受到损伤,最终导致肺窍闭塞,发生声音暴哑。那么这个病,它的标虽然在肺,而它的病机的核心是什么呢?病机的核心是少阴经脉的内闭。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意去处理这个病,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病案二:暴聋

患者女性,30多岁,双耳突然听不见有一个多星期。她自己讲,一个多星期以前,当时是1月份,是成都最冷的时候,也就是0℃、-1℃~-2℃。因为就要过春节了,洗的东西很多,又停电了,洗衣机用不上,衣服又打湿了,只好手洗,整整洗了半天。这个时候水很冷,很刺骨,她坚持洗下来后,当天下午就感觉不好了,出现恶寒、发热、耳鸣,这是明显的感受了寒邪。这个耳鸣的声音,小的时候就如吹口哨一样,大的时候就像汽笛声一样,那是相当难受的。这种耳鸣还没有持续多久就没有了,但是听力也没有了,她什么都听不到了。自己和家人就很着急,到医院耳鼻喉科看,检查没有问题,但就是听不到,就是没有听力。又到神经科,治了一个多星期过后,没有一点好转。由于出现这个问题,她精神负担很重,睡不好,吃不好,精神也就更差了。

这个病人本身就很瘦弱,精神也比较差,当时目光黯淡,面色青灰,没有听力,我通过书写问她,她可以回答。那么她当时的表现就是微微有一点恶寒,有身痛,嘴唇发紫,舌质略绛,苔白腻,脉沉紧。通过脉诊来看,她应该属于寒邪直中太少两经,所以我采用了温肾、宣肺、暖脾的思路,还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意:制附片90g,麻黄15g,辽细辛15g,炙甘草10g,生姜75g。在她第二次来看病的时候自己描述,刚刚吃了1剂药就出汗,在出汗的过程中就觉得耳朵突然“嘭”的一声响,所有的声音都灌进来了,一下就听得见了。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服用2剂过后,恶寒、一身痛这些症状也没有了,但是稍微还感觉到疲乏,这说明肺气已经通了,肾气逐渐也通了,但是脾肾的阳气还不足。所以又用附子理中法,吃了几剂,这个病人就好了,也就不到一个星期时间。虽然是十来年以前的事情了,但这个病人我们还有联系。

这个病发病是在隆冬季节,遇大寒,本身身体就虚而不足,所以这就是大寒袭虚,直中太少两经,使脾、肺、肾三脏的阳气受到伤伐,导致寒邪凝闭经隧,从而发为暴聋。就耳本身来讲呢,耳为肾窍,肾气如不能够上通到耳就有可能会导致耳聪的失常。这个病的核心病机是什么呢?仍然是寒凝窍闭,经气阻滞,所以仍然还是宗温通法,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病案三:暴盲

这个病人是我在南京的时候医的。当时是元旦节游园活动,这个病人救落水到玄武湖里的一个小孩,玄武湖湖面上有一层白白的薄冰,很冷,在这种状态下,就跳进去救人,这显然是一个见义勇为,舍身救童的人。当时南京的气温很低,接近零下4℃,上岸后,虽然采取了一些保暖措施,可后面还是出问题了,他始终没有温暖过来,到了第二天早晨一起来,眼睛看不见了,连自己手指都看不见,仅仅存了一点光感,还出现了头痛,一身疼痛,微微恶寒。当然就到医院去进行检查了,眼科检查两个眼睛没有问题,不但从外观上,还是从眼底上看,都没有问题,甚至于做颅内检查,也没有问题。在医院里住了一段时间,也采取了一些治疗手段,结果没有用,后来又用中药补肾填精的方法来治疗,结果也没有什么效果,还是看不见。3个多星期过后,通过人介绍,找到了我。

我在南京的那个时候,还是学生。我先当了10年的医生,又去做了几年的学生,在南京学习期间,也在看病。那么我看的时候,这个病人精神比较差,他原来身体很好,就是眼睛看不到以后,折腾了20多天,觉得身体垮了,精神上也有一点因素,毕竟才40岁多一点点,面色青白相间,总感觉一身不灵活,有一种紧锁感,两个眼睛只有光感,看不见。舌是淡润的,苔是白腻的,脉沉细而紧。那么根据他的这种情况,我分析,他同样还是由于寒邪直中了太阴、少阴,才出现了这种暴盲证。那么治疗仍然还是温阳扶阳、宣肺,所以仍然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意,加炙草、生姜,又有四逆意,又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意。整个方子:附片90g,麻黄15g,辽细辛15g,炙甘草10g,生姜95g。1付过后,有汗了,虽然不多,但是这个汗一出,他全身的紧锁感没有了,一下就轻松了,一身也没有疼痛感了,两个眼睛光感增强了。又再吃两剂过后,能够看到手指了,能够在1米以内看到人了。在这个法的基础上,连续用了5剂以后,就恢复正常了,眼睛看得见了,精神状态也正常了。

这个病人是因为严冬入水,突然受到大寒的损伤,寒邪直中,伤伐肾阳,闭阻肾气。因为肾是元气之根,它能够藏五脏六腑之精,肾气一旦闭阻,就会导致元气不能正常的通达,五脏六腑之精气也就不能正常的上输到目而为之精,所以他的视力就可能会出问题,就会发生严重的障碍。对他来讲,是达到了极点,完全盲了,无所见了。那么这个病的核心是什么呢?它的核心同样还是寒凝窍闭,所以守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意就能够解决。如果我们见到这样的病人,只是从精血考虑,去使用一些滋腻填精的药,可能反而会导致气机的闭阻,而使其病情加重。

这几例失音、失聪、失明,都是突发性的,不是因为精血的亏少、窍失所养而导致的,而是由于邪阻气逆窍闭导致的,所以它是属实的,而精血亏少导致的窍失所养应该属虚,虚往往发病比较缓慢,实证来得很急。那么这几例就来得很急,是实证。一般来讲,对于失音,手太阴肺经循喉,音声之气也在喉,而喉也是肺的门户,肺又是主气的,它又是音声之源,所以暴哑往往是由于六淫犯肺,导致了肺失宣发,所以可以通过开肺气的方法来解决。对于失聪,因为足少阳胆经是循耳后,入耳中,出耳前,那么对于这种失聪来讲,一般也是责之于六淫邪气的闭阻,也就是因为胆经邪气的阻塞所导致的,在临床上可以用清利、疏通少阳的一系列方法来进行治疗。对于失明,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上连目系,所以暴盲往往是由于肝经火郁、气逆、血闭、血瘀造成,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采用疏肝、清肝的治疗法则。这些都是一般性的,被大家都认可的,并且被很多医者都接受了的。这些办法对一般的清窍闭阻,应该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像这种大寒所致的病人,往往就不容易取效。所以,我举的这几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怎样去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法。这是从什么角度上思考的呢?实际上是从肾这个角度上去思考的。因为从肾这个角度上来看,肾藏五脏六腑之精,而五脏六腑之精都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肾又开窍于耳,肾的经脉又能够贯膈入肺循喉咙到舌根,与发音、听力、视力,都有密切的关系。加上这几个病例都有一个共同的前因,就是由于受寒,受大寒,寒是阴邪,它最能够损伤我们机体的阳气。而大寒、重寒一旦侵袭人体,往往就会长驱直入,直中三阴,一旦伤及太阴,就会出现吐泻;伤及厥阴就会导致挛痹、寒疝;伤及少阴就会出现失音、失聪、失明,也就是会出现暴聋、暴盲、暴哑。所以从这几例来看,它们都是有前因的,都是导致了经气的收引凝固,闭阻了关窍而发病。所以它们都属于寒邪直中少阴,上滞窍道、下闭肾元,伤伐肾阳的病机。

所以我在临床上提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意来进行治疗,它实际上也是涉及姜、桂、附,也是在阳主阴从的思想指导下去考虑。我当时想,小剂量会不会有效果?后来我还是试了一下,又遇到一个暴哑病人,我就用了小剂量,想试试小剂量能不能有用,附片用了15g,细辛用了6g,麻黄用了10g,生姜用了15g,炙甘草用了5g。症状基本上是一样的,用了药后没有效,一剂没效,两剂没效,3剂还是没效。于是就在这个基础上,附片量加大加到90g,辽细辛20g,麻黄20g,生姜90g,炙甘草10g。结果一付下去,一下就好了,声音就出来了。为什么前3剂没有用?大家可以思索,但我不是鼓励大家去这样大剂量的用。附片一定要是好附片,一定要煎煮两小时,一定要去掉麻味,去掉毒性。

我始终认为,我们作为中医,即使是中医教师也好,也要有临床的经验,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金匮》教研室,他们有病区,他们一直不脱离临床,这个可以说是全国中医院校的典范,他们能够脚踏实地治疗病人,这了不起。在很多院校里面,基础课的老师一般都不去临床,都去编教材去了,做实验去了。所以我认为,只要你是中医,不管你宗哪一家,你宗哪个流派,你要继承和发扬中医,首先就是要提高疗效。

我今天在这个地方跟大家交流,目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疗效。我走到哪里去谈,都是这样,这才是我们的目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疗效如果提高了,那么对于很多病,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大症、重症,你都能够去解决它,这样中医的发展前景就很好。现在不是某些人又说中医这样不好,那样不科学,什么“取消”之类的。那么关键一点,如果每一个中医疗效都很好,如果你看了50个病人,有48个都给医好了,那就能说明问题,老百姓就会帮你说话,市场就会帮你说话。所以,这才是真正的振兴中医,才不至于空谈,空谈是没有用的,市场不相信空谈,病人不相信空谈,疾病本身不相信空谈。这是我跟大家一起交流的目的。

有人提问,他说以前喜欢用大剂量附子治疗疑难杂症,但现在不敢用了,因为所谓的医疗安全、医学鉴定、司法鉴定等约束了附子的应用,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因为超出《药典》规定的使用剂量,就将败诉赔偿。那么他问这种情况我有没有遇到过,如何对待这种情况。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刚才我谈到的附子用量的问题。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来,大家好像对附子用法很感兴趣。我临床40多年,一生也用了很多附子,也就是前几年吧,我对附子有了警觉,附子制作不正常了,不是遵照传统的制作方法了,现在的附子制作很不科学,真正附子中毒的没有,真正乌头碱中毒的没有,实际上胆巴水中毒的现象倒是频频地出现。为什么这样讲?现在制作附子,就是把附子从地里采收过后,进行清洗,切片,泡胆巴水,然后接着煮。并不是不能煮,要煮,但是制作商就害怕出问题,如果出了问题,饮片公司,制药公司都有责任,于是他们就长时间地煮,本来应该煮1~2个小时的,他就煮4~5个小时。那么在泡了胆巴水的情况下煮4~5个小时后,乌头碱分解了,乌头碱少了,附子再拿回去煎煮,药效就减弱了,所以有人提倡附子不需要煎煮2个小时,半个小时就可以了,提前半小时煮就行了。我前几年有一段时间试过附子熬半个小时,嚼1片,不麻口,没有任何感觉,没有问题。那么为什么熬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没有了附子药性的这种感觉呢?就是在制作的过程中,长时间的浸泡,长时间的煎煮,胆巴汁浸渍到附子里面,所以附子里面胆巴的味道很重,这影响了药物本身的疗效,同时还会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症状,比如很多人提出来,用附子后导致腹泻。附子是温阳药呀,大温坎水,大温肾阳,振奋脾阳,怎么会拉肚子呢?但是有些病人就是拉,为什么?一检查,就是胆巴汁过重,苦寒伤阳。本身是扶阳药,最后却变成伤阳药。

对于大剂量运用的问题,我一直把握得很紧。比如说,我们成都有几个大的药房,一个是中医药大学的药房,一个是市面上的北京同仁堂、四川德仁堂,再一个就是我们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国医堂,他们的附片我都要尝。只要附片质量不好,我就不用,绝对不用。那么不用了是不是就不能解决问题呢?昨天晚上我还和刘力红谈这个问题,附片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如果没有附片,这个问题又怎么办?所以,第一次刘力红来跟我看病,看了四十几个病人,四十几张处方,没有一张处方用附片。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呢?因为当时药房的附片不能用,我就不用附片,那么就用桂枝法,这四十几张处方就是用桂枝,桂枝法也能解决很多问题呀!如果你作为一个经方家,能把桂枝汤用活了,可以说能治疗90%以上的病。当然,这个要用活,不只是桂枝汤那几样药,那就需要你守其意而变其法,并且这些法并不局限于仲景《伤寒论》里面提出来的那二十几个法,这个扩展太大了!一样药两样药的变动,法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称其为“抽爻换象”,一出一入都是法,一个桂枝法的变异可以有几百种。所以我就形容,这就像买彩票一样,就这几个数字,你来填,要是全部填中了就得到一等奖,那不容易。那么桂枝法同样也是,就那一样药的差别,治疗的病都不一样了,当然这一点就要看我们深入得透不透。所以,我一遇到附子质量不对,我就舍弃,比如说上个星期我们中医药大学的附子根本不能用,我就让他们赶快去退货,这个附子完全是废品,虽然看起来一袋一袋包装得很好,但是吃一片尝尝,一进嘴巴就马上吐出来,简直不能入口,所以一定要换。那如果一定要用怎么办?像这些附片可以浸泡,如果病人已经有了这个附片,就拿水浸泡1~2个小时,用流水或自来水冲一段时间过后,再尝一尝,如果咸苦涩的味道基本上没有了,再拿来煎煮。在这种情况下,附片本身的药用价值没有丢,但就是很麻烦。

再一个就是在用量上,没有人保护你,我们国家目前的法律没有这种保护,只有自己保护自己。我国的药典对附子的用量有一个标准,像我举的例子,就远远超出了这个标准,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这关键就是你能不能把握住让它不出问题。可以说,我们家几代人,从我祖父到我伯父、到我,如果开出的附子按一年15吨来计算,这一百多年来用了多少?没有出现一例附子中毒的病人,真正的乌头碱中毒没有一例。所以对附子的剂量问题,要用它,就一定要能驾驭得住它。再一个是我刚才谈到的附子的质量,医院一定要有正确的进货渠道,首先作为采购人员,一定要尝一尝附子,质量好才能进货,这样才不会出问题。如果病人一旦出了问题,怎么办?按照我们的经验,可以用一些解药,就是甘草、绿豆、蜂蜜,熬成水喝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但这只是针对乌头碱的中毒,它们有一定的作用,如果胆巴水的中毒,甘草、绿豆、蜂蜜水就没有作用,或者说没有很好的作用。所以现在一定要谨慎地去使用,既要大胆,也要谨慎,这个问题我就介绍到这里。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讲伤寒论笔记(26

    ​伤寒论之二六. 如果女人的月经不顺,或者是停经了,月经没有了不代表就没有奶水了,更年期到了,下焦枯萎了,子宫萎缩了,没有月经了,胸部还是有奶水的,这个时候还是要把心脏固得很好,所以,更年期的妇女可以 ...

  • 卢崇汉教授:从姜、桂、附的使用看扶阳理论的使用

    卢崇汉,男,1947年生,四川德阳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聘的"学术传承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师从祖父卢铸之先生.伯父卢永定先生.二卢皆号"卢火 ...

  • 火神卢崇汉:阳主阴从的阴阳至理

    卢崇汉 岐伯有道 今天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 阳主阴从阴阳至理00:0028:37 粤.阳主阴从阴阳至理00:0024:45 四川中医药大学 卢崇汉 导读 从阴阳学上说,实际上就存在着阳主阴从的 ...

  • 火神卢崇汉:阳主阴从的阴阳至理,更好的运用经方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些学术上的问题,也谈谈我对临床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怎么样才能够很好的运用经方 在座的在临床上都很有经验,大家也都在临床上运用经方治病,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很好的运用经 ...

  • (扶阳记)桂附汤冶病例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

    杏仁 15 苍术 15 法半夏 20 石菖蒲 20 砂仁 15 陈皮 15 浙贝 15 炙甘草 5 复诊 (已连续复诊两个月) 黄某某 男 74 岁 成都 复诊 (已连续复诊 9 个月) 西医诊断:骨 ...

  • 扶阳记)桂附汤冶病例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doc

    扶阳记)桂附汤冶病例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doc

  • 火神派第三代传人--卢崇汉治前列腺增生肥大医案

    卢崇汉(1947-)教授,男,四川德阳人,供职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郑钦安入室弟子卢铸之的嫡孙.幼承庭训,学医于卢铸之和伯父卢永定(卢铸之之子),可谓是郑氏四传弟子.卢氏第三代传人(郑钦安--卢铸之--卢 ...

  • 卢崇汉: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运用

    中医知识学习馆 阅27927转6592014-09-10 作者:卢崇汉 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很有意思,它很简单,就三样药,我在临床上也常常用,都是经过化裁的,所以要承其法.在<伤寒论>少阴篇里 ...

  • 卢崇汉讲针灸奇闻

    <针灸大成>载:昔宋太子善医术,出苑游,适一怀娠女人,太子诊之曰:是一女子.令文伯诊之,文伯曰:是一男一女.太子性暴,欲剖腹视之.文伯止之曰:臣请针之.于是泄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其胎应 ...

  • 卢崇汉先生处方集

    2018年05月14日 · 来自专栏 中医验方 1.荨麻疹: 桂枝尖20 青皮15 苍朮15 炙甘草5 生姜20 白芷15 小茴香20 南山楂20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苍耳子15 黄山市人民医院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