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人文: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再说大洋镇风雨乐洋桥
乐洋桥,位于桂平大洋镇街东北一公里处,横跨大洋河,又叫大洋桥。大洋桥建造于何时,现在很多资料,网文说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式兴建,1876年完工通行。不过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史籍中的说法是,大洋桥于同治十二年建(1873年),十三年(1874年)落成。
至今已近150年历史,是桂平境内现存最大的,相对完整的古石桥,据资料,放眼全广西,这也是排名前五的古石桥,1981年被列为桂平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大洋桥旧图(大洋大哥大)
随着时代发展,这座石桥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环境的交通要求,再者,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各种历史事件中,乐洋桥早已改变了很多。
原来桥上每一段桥栏,都是一整块的红沙石,几乎都有石刻文字,如“同臻彼岸”,“中流砥柱”,部分桥栏立柱上还刻有诗对,如“南北贯通两岸相安存一统,后先建造中流有所托济群生”、“马迹鸡声行人履坦,蛟腾凤起学士留题”,等等,
如今都已模糊,特别是早几年大洋桥受到一次大的洪水冲击,桥面出现了垮塌,成为危桥,为加固与保护,最后不得不实行现代工艺施工,很多文字都已被钢筋水泥,混砖结构所遮挡覆盖,或是被替代。
虽然乐洋桥损坏了一部分,被替代了一部分,但主体还在,依然是桂平境内不可多得的,实体的,不可移动的文保单位,加之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所以,相关部门已经在古桥边再建一座新桥,从而解决古桥的交通压力,也达到了保护古桥的目的。
2009年网络图片
1872年开建的乐洋桥,可以说是当时桂平的第一大石桥,施工十分讲究。石桥全部用红沙大石条,石板建造,这些石料从何处运来,没有什么记载,不过不远处的白石山的石头材质和这个倒是很相近的,不知有什么联系没有。
桥栏是用整块整块的大红沙石板凿孔装配而成,或是刻字,或是刻诗对,桥的各处还有很多的石雕,石碑。走近看,桥栏“乐洋普渡”石刻边上还可以分辨出“马迹鸡声行人履坦,蛟腾凤起学士留题”的字样。
全桥五孔,六桥墩台,每个桥墩长度都不一样,两个傍岸四个立于江中,有短的有三米,长的有九米。长的主要在河中央,桥墩头迎水面的分水尖形似鸡胸,这是古石桥常见的设计样式,以达到分水,减低流水冲击的作用。墩尾则伸出桥身也有几米不等,这同样是为了减低水流通过桥墩后,在墩尾形成的旋涡压力,达到保护桥墩基础的目的。
据资料说,中间四个桥墩建成之时,分别筑有二米多长的鱼、虾、龟、鳖造形,这几样虽然不是什么镇水神兽,那也是水中高手,也是人们表达对水害的一种化解愿望。
中:乐洋普渡,左:马迹鸡声行人履坦,右:蛟腾凤起学士留题
在江中的第二个桥墩,是全桥最大的桥墩,长九米多,据说最初在墩头处还筑有石碑一座,上书“中流砥柱”,同时还筑有金龙,龙头向下游,龙尾向上游,也是有着“顺水游龙”的意思。
不过百十年来的多次水涨水落,这很多装饰用的各种寓意的雕像都基本不见踪影了,估计在一次次涨水中,鱼、虾、龟、鳖,游龙,立碑,甚至桥面是的石栏,都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渐渐越走越远,也许已经沉在桥的下游附近,深藏于河底於泥之中,即使有人在意,但在那个时代,也没有什么能力下大洋河中重拾旧件,或是修补维护,到了今天,查找这些被冲走的石构件,更是难上加难了。长期的失修,缺少管理,也就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桥的两头,原来还分别建有一座风雨亭。除了让人躲避一时的风雨,亭里还记存着当时捐资修桥人的功德,百余块石刻碑镶砌在亭壁上,上面刻下了数以千百计的捐建乐洋桥者的名录与捐资数目,以炳千秋。
不过据民国《桂平县志》载,桥头桥尾的两座风雨亭却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清同治年桥落成通行之时,只建了桥头一座风雨亭,也就是现在残留的这座。到民国六年时,曾对大洋桥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这次顺便在桥尾处增建了一座风雨亭,也就是现在已经完全消失的那一座。
只可惜,世间事多,现在剩下的这座风雨亭,还已经破败不堪,看似危楼,正如“风雨”二字,昔日是景,如今是情,斑驳之间,遗失了多少昔日的繁华,风雨之中,水流涨退间,讲述了多少往事,又冲去了多少旧貌。
总之,现在只能在文字中想像这座桥曾经的模样了。
乐洋桥因何而起,又何人来修的呢?
在桥头风雨亭里,墙壁最上方有一方《乐洋桥引》碑,上面应该记下了乐洋桥的兴建故事,只可惜太高了,而且灰多土多,手机拍不清楚,但这样的地方重大事件,刚好被历史所记载下来,在桂平史籍中就有这篇《乐洋桥引》的全文,为时任浔州知府魏笃所撰写。
从历史上说,大洋以前是个圩,成于何时,不好考究,但起码清代初期,这里就已成圩。其位于浔州府城与鬰林州城之间,是两地交通必经之道,发展到清代,大洋圩已经是桂平南区与鬰林集市贸易的重点交换之所,是区域内比较繁盛的一个圩场,《桂平县志》有载:大洋圩有大小铺户二百余家,米牛燕俱盛,以米为大宗。
“民以食为天,南方以米为先”,这样的物资交易繁盛,交通必定很重要,而大洋河穿流而下,虽说不是很宽大,不是很深急,但也是阻隔了两地的交流,货物往来,人走马行,必要过渡,涉水而过也好,上船而渡也行,一往一来河面上行走,货物的两岸传递还是多有不便,这种环境,也多受自然气候条件所限制,涨点水,下点雨,都会严重影响货物的运输流通,自然十分不便 ,作为当地的商户,乡绅自然明白,“要致富先修路,要过河桥为优”的道理。
于是才有了乐洋桥的兴建,而古人建设这样大型的公共设施,一般都喜欢留下一方石刻碑记,于是请来当时的浔州知府魏笃写下这篇《建桂平县大洋市河桥引》,而正好,魏笃此时正在编写新一版的《浔州府志》,于是这篇引文也就被收录流传下来了。
同治版·浔州府志·《建桂平县大洋市河桥引》
在古代,修路建桥,都是福泽乡里,积善功德的善举,所以,当地的富户,一般的家庭也接受这个倡议,看残留的碑文可见,有官府职员,有富户乡绅,也有一般百姓,多的数千百两纹银,少的数文,总之有钱出钱,多少不论。
现存砌在风雨亭中的一百多块石刻,也记录了这点,捐款多的,有成千上百两白银的,还可以单独刻名在一块小石碑上;公众捐款数额较少的,如一千,几百,几十文钱的,一般都是数十数百人刻在一块大石碑上,这也算是一个贡献排名的意思了。但不管多少,这些碑刻,记录的都是当事人的一份功德,也算是千古留名。
按地方志所载,乐洋桥倡建者叫李勉贤,他的具体人物生平不详,但可以查到,他是罗播人,十分有钱。据坊间传说,在那个时期,桂平南区和玉林交界的周边区域有三大经济实力强大的家族,即“石山萧(鬰林·萧承煊),马平姚(姚大鸾),罗播李(李勉贤)”,这三家人的生意产业在浔州,鬰林交界地遍布。
作为区域最大的经济实体家族,他们都很乐于干这种“福泽乡里”的事情,按桂平,玉林两地地方志所记载,石山萧,罗播李参与了各自乡籍中很多公共设施的建设,像李勉贤,除了倡建并捐二千白银建乐洋桥,在1886他还捐资二千白银兴建邑宾兴(桂平的县级学校)。
后来统计,建这大洋桥总共花去二万余银白银,按这三大家族的作风,都参与了捐款修桥,三家捐款总额不说占比二分之一,那也应有三分之一,这三家人完全可以说是为地方民生出过力,造过福的人,是大洋桥最大的捐款者。
乐洋桥的落成,不单单是方便了周边的人们往来两岸,更是浔州,鬰林州两地之间的重要事件。
桥上现存的很多石刻,诗文,题词,可以说是汇集了这一时期,这一区域的众多名流绅士。除了捐金留名,更多的是题词千古。像现在乐洋桥最著名的一副对联,则是桥头处的“风雨乐洋”联了。
风尘内奔走贤豪暂停骖群歌适乐,
雨雪中驱驰名利且驻足共庆观洋。
之前在《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七——上都里(大洋大湾),乐洋桥对联谣传》一文中,也简要说了这副对联的故事,当时没有亲到此处,也就不能辨识网上对这副对联的错误。如今,看到了对联的真身,算是真正的认识了他。
网上,包括百科,流传最广的乐洋桥“风雨乐洋”联,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最初的那个传播者多打了一个“了”字,后来人转载也没有辨识,或是知道也无意去实证,也就造成了今天错误的广为流传。
此联的题者,是鬰林岁贡生黄秉璠,原书者为候选训导岁贡生北邑(应该是北流人)梁书纲,不过查了两地方志,没有看到两人的记载,也许在那个时代,他们应该也是正式的科举岁贡生,有一定的学识和地位,在浔州,鬰林交界的区域生活圈子中,还是十分有点名气的,作为一方乡绅,贤达,所以才请他们来题和书这些诗文。
事实上,这是一副很巧妙的藏头藏尾联,风雨,乐洋,可以说是专门为这桥而作。全桥各种石刻诗文,不但有寓意,也必定汇集了区域内的各方名流,只可惜如今不能拍全了,很多已经被风雨吹进历史无法找寻了。
从建桥那天起,到近年大洋新桥通车止,一百多年来,乐洋桥都是两地间的重要交通要道。从百余年前的人行马车牛车,到近年的客车货车,为数代往来两岸的人提供了无尽的方便。如今新桥的方便,老桥也功成身退,静静的隐在一侧。
虽然斑驳,也算为后为留下一段历史的记忆。不知道,大洋桥后续还会不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修缮,成为实实在在的地方文保风景呢?
这就需要一个过程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