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馆内景
让“冷科学”成为“热科普”,让科普场所成为著名旅游胜地,伴随着浦东开发30年,上海市民生活中有了一处既好玩又长智慧的好地方,有了一个让男女老少“爱上科学”的好去处——上海科技馆。30年前,蕴含宇宙、生命、智慧、创造的上海科技馆,在蒸蒸日上的浦东热土上拔地而起,在浦东这片热土上努力播种“好奇心”。
因浦东而生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博物馆是城市的名片、文化的中心。伴随着浦东开发的热潮,1995年,上海科技馆建设项目首次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九五”期间重大标志性工程。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筹建中的上海科技馆、天文馆和需综合改造的自然博物馆三馆合一,建成一座现代化综合性科技馆,成为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1998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馆打下第一根桩的地方是一片农田。谈起选址此地的原因,经历过科技馆建设与发展全程的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顾庆生感叹道:这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明智之举,看中浦东改革开放的美好未来,在此投巨资兴建科技馆。其目的是将科技馆一举打造成上海城市品牌,建立科普精品,提高上海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
2001年12月18日,就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上海科技馆拔地而起,应运而生。生逢其时的上海科技馆,迎来APEC(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圆满完成世界级的重大会议接待任务。
建设中的上海科技馆
因浦东而兴
上海科技馆随着浦东开发应运而建,更随着浦东发展迎来了科普事业的兴盛繁荣。在上海科技馆,一代孩子种下好奇心的种子,感悟自然、体验科学的美妙万千。上海科技馆2001年开馆时许下的心愿,“科技馆陪伴你成长”,如今成真、绽放。
馆内人气爆棚,馆外排起长龙,已经成为上海科技馆的新常态。每逢假期,选择上海科技馆给生活增添“科学味”,也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走进上海科技馆,浦东印记等你发现——许多展品浓缩着浦东开发的科技脚步。“中国芯”是浦东六大硬核产业之一,是未来的主攻方向。在信息时代展厅,有三台计算机安装了相同的赛车游戏,但是使用的是不同年代的配置,通过游戏可以体验到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芯片的运算能力取决于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晶体管数目越多运算能力则越强,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14纳米级芯片已经成功量产。
在上海科技馆还有一颗奇异的“信息树”,从上到下挂着各种各样的显示器,从黑白到彩色,从球面到平面,从笨重到轻薄,诉说着不同年代的显示技术“发展史”。其中,有许多正是来自于上海这片热土。
上海科技馆里的“信息树”
因浦东而新
与浦东改革开放的勃勃生机和不绝活力“同呼吸”,“十三五”期间,上海科技馆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成科普教育的核心承载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助推器、卓越全球城市的文化新地标。
为了让运行近20年的上海科技馆常展常新、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2016年科技馆启动了更新改造工程,在功能定位、内容体系、展示体系和教育体系上做出相应调整。
如今,美丽安谧的浦东临港,“三馆合一”的最后一个大手笔——上海天文馆在此兴建,并将于2021年正式开馆。它的建成,意味着上海科技馆沿着打造综合性、国际化、引领型的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发展的道路迈开新步伐。在浦东这片热土上,一批又一批上海科普人将继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将上海科技馆从“同一屋檐下”的科技馆建设成集科技馆、自博馆、天文馆于一体的科学博物馆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