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激荡与变革——发现卓越绩效模式
激荡与变革
——发现卓越绩效模式
《管理百年》的作者斯图尔特·克雷纳说,“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在过去100多年中,质量管理是在人们认识、分析、监控、总结、传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体系并被企业管理者们运用到实践中去的。
在这个过程中,卓越绩效模式的出现,激荡着人们既有的思维,变革了以往的管理模式,具有里程碑意义,影响深远。
卓越绩效模式的魅力
对于具体的产品质量,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感知、同类产品对比、市场评价、第三方测评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
但对企业来说,如何衡量其管理先进性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如何判断其生产与服务过程有效并符合技术潮流与趋势?甚至,是否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几何?等等。这需要一套严密、科学的评价体系,而卓越绩效模式恰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卓越绩效的魅力也就在这里。
卓越绩效模式是一场影响深远的质量革命,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框架,也是世界公认的质量经营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的实质是为各类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手段。与戴明一样,朱兰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质量即“适用性”的概念,强调了顾客导向的重要性。
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进行评价,进而树立典范,是推动企业进行标杆对比,并采用先进管理模式,持续追求卓越的有效途径,也是世界各国为了激励组织质量提升采取的做法。
全球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三大质量奖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该奖项由前总统里根于1987年签发的《公法100—107》设立,旨在通过设立质量奖,将质量作为国家的一项重点工作,帮助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复苏。之所以用马尔克姆·波多里奇的名字命名,是因为他在1981年至1987年任美国商业部部长,且长期致力于美国质量管理工作,在促进美国国家质量管理的改进和提高上做出突出贡献。
波多里奇奖通过奖励对质量和卓越绩效有坚定决心的美国组织,建立起国家在质量方面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并将获奖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广大企业分享;引导广大企业应用卓越绩效模式进行自我评估,促进企业持续改进,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
目前波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该标准的核心是为所有组织整合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和实践确立了框架。
【EFQM(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全球卓越奖】(原欧洲质量奖)
该奖项是欧洲最负声望的授予卓越组织的奖项。自1992年起,每年颁发一次。它面向欧洲每一个高绩效的组织,重在表彰卓越的企业,并帮助所有申请者追求卓越。
EFQM卓越奖采用的是“EFQM模型”。该奖项面向全球开展,申请者通常都已经获得了所在地区和国家的质量奖。
EFQM卓越奖在奖项设置上包括:全球奖、单项奖和星级认证。
全球奖是最高荣誉,授予被评审委员会认定在各方面取得了卓越、可持续的结果的杰出组织,这些组织展示了高度的效率和有效性以及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单项奖授予在驱动绩效与变革的某一方面取得杰出的、可持续结果的组织。星级认证授予在EFQM模型各个方面取得较好结果的组织。
【全国质量奖】
我国自1978年起,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引进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并于上世纪80年代初设立了国家质量管理奖。1992年,该奖项暂停。2001年,为激励企业提高质量和经营绩效,中国质量协会(简称中国质协)恢复设立质量管理奖,2006年更名为全国质量奖,2010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全国质量奖继续由中国质量协会负责组织开展。
发展至今,全国质量奖涵盖组织类(全国质量奖)、项目类(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个人类(中国杰出质量人和中国质量工匠)、团队类(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四个类别。
全国质量奖在社会上和企业中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这与其一贯坚持的规范自律和国际接轨的评审方式密不可分。企业自愿申报,并坚持专业、规范化运作,保证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制度完善
从质量奖设立之初,中国质协便注重依靠制度建设,保障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地开展。从最初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到陆续发布的《全国质量奖评审员行为规范》、《全国质量奖评审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制度,对评审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在评审中严格执行。
运作规范
全国质量奖评审组织架构设置上实行三权分立,审定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组依据评审管理办法的规定,各自履行职责。这一制度设计,保证了审定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和专家组既保持独立性又相互制约,从而确保评审的公正、公平。
评审科学
全国质量奖评审是成熟度评价,不同于一般的符合性评价,它针对标准条款的要求,过程从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四个维度,结果从水平—趋势—对比—整合四个维度,对企业管理的成熟度进行全面评价。
全国质量奖在评审方式上采取了国际通行的“独立评审+合议评审”的方式,评审组成员先对企业的申报材料单独进行评审,在此基础上,评审组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解决存在的分歧,最终达成一致的意见。通过这一方式,对企业管理达到的水平做出准确的判断,避免了因为评审员个体差异可能造成的偏颇。
近些年,全国质量奖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2015年,全国质量奖评审引入了美国波多里奇奖和欧洲EFQM奖双料评审员,迈出了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追寻荣誉与卓越
Q:为什么申报全国质量奖?
全国质量奖评审标准以卓越绩效模式为基础,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人力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结果七个方面对组织进行系统评价。
事实上,全国质量奖不仅仅代表我国质量领域的崇高荣誉,申报全国质量奖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创奖,组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使管理的各个方面得到系统梳理与提升。申报全国质量奖的过程,不仅是组织自我提升与改进的过程,也是组织自我变革的过程。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对组织来说,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是否一定要通过申报全国质量奖的方式?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及实施指南修订技术负责人韩福荣教授指出,评奖有客观奖和主观奖两类,全国质量奖即是主观奖。其明显特征是:卓越绩效模式的科学性通过获奖企业的实践来体现,而且,标准不断修订也引导企业不断追求卓越。另外,该标准在实践中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需要示范企业的实践给出答案。
“全国质量奖在激励和引导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帮助企业在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上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也将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质量泰斗袁宝华说。
中国质量协会会长贾福兴强调:“组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意义,在于学会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指导质量改进,获得绩效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开展全国质量奖活动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引导路径、评价方式和激励手段。”
根据对全国质量奖获奖企业的跟踪研究,获奖企业在财务、顾客市场、质量、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绩效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如此,获奖企业还展现了较强的抗危机冲击能力。对获奖企业的跟踪调查显示,按全国质量奖获奖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企业、未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企业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获奖企业以及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展示了较强的应对能力,主营业务收入、盈利方面的整体绩效水平明显优于未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企业,而获奖企业整体又优于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企业。
远见卓识的领导者越来越认识到全国质量奖的价值与意义!
“全国质量奖能引导和激励企业,致力于卓越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从而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深有感触地说。这也是众多组织积极申报全国质量奖的原因。
当组织选择申报全国质量奖,也即意味着其以极大的勇气重新审视自我,开启了追寻卓越的历程。这个历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对质量的坚守,对卓越管理的不懈追求,是企业永恒的命题。
全国质量奖的历程
引进与探索
1996~2000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质协通过对卓越绩效模式的研究、探索,开始在小范围内开展质量奖评审试点,推动企业学习、应用卓越绩效模式。
创建与调整
中国质协发布了质量管理奖评审的规范性文件以及评审员行为规范,并组织相关专家,以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为参照,广泛借鉴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国际上其它发达国家质量奖的评审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04)国家标准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19579-2004)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2004年,这两个标准正式颁布(2012年8月进行了换版)。
质量管理奖设立之初,参与申报的都是知名大中型企业,没有进行奖项细分。2002年,全国质量管理奖增加了小企业奖项。2003年,增加了服务业奖项,并对奖项设置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形成了制造、建筑业,服务业,小企业三大奖项。
完善与发展
2006至,顺应国际上“大质量”概念的发展趋势,“全国质量管理奖”正式更名为“全国质量奖”,以更准确地体现这一荣誉的内涵,即是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的认可,而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或过程运行的质量。同年,中国质协启动了全国质量奖获奖组织的确认工作,以了解组织获奖后的质量经营管理状况,确保获奖组织能够在获奖以后继续实践《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不断创新、持续改进。为使质量奖的奖项设置能涵盖不同类型的申报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从2008年开始,奖项设置调整为“大中型企业、服务业、小企业、特殊行业”。
创新与拓展
2012年,全国质量奖增设“卓越项目奖”,以激励各类组织在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活动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成效。首次设立便有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项目、新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等重大项目申报并获奖。
2016年,中国质协加入全球卓越绩效委员会并成为核心成员组织,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奖项负责组织建立了紧密联系。全国质量奖国际化发展也迈出坚实的步伐。
全国质量奖的构成
组织奖
授予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并在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组织。截至2020年,已有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企业参与全国质量奖申报,覆盖国民经济16个行业门类、79个行业大类。共评选出获奖组织158家,其中青岛海信、上汽大众等10家企业再次申报并获奖。同时有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项目、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青藏铁路、首艘国产航母建造项目等32个项目荣获卓越项目奖。
项目奖
授予运用卓越绩效模式理念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绿色低碳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重点工程和项目。
个人奖
授予积极践行质量强国战略、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模式、工具和方法并为我国质量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质量专家及质量工作者。
团队奖
授予实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团体标准,按照PDCA循环,运用质量工具方法开展质量改进与创新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的QC小组。由中国质量协会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表彰。
作者:中国质量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