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艺杂谈]关于对联起源的一些思考/作者:时习之
一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卷一“故事”中,第一条就写著名的“余庆”“长春”联。文字不长,照录在下面:
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梼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讖,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一段话其实还包含着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信息。
首先,“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是梁章钜的老师“纪文达师”即纪昀的观点,而纪昀是清乾嘉时期的大学者,据《清史稿·纪昀传》记载“(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昀及郎中陆锡熊为总纂。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散逸,尽读诸行省所进书,论次为提要上之,擢侍读。上复命辑简明书目。”可以说纪昀由于工作需要几乎读遍了当时所能找到的全部古籍(包括后来因为没有收进《四库全书》而失传的古籍),“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这句话由他口中说出来,其分量是不言而喻的。以纪昀的博览群书,以乾隆时期古籍之多,尚且没有发现更早的关于对联的记载,现在的几个“专家”动不动就“发现”了,“突破”了,真是谈何容易!
其次,“余庆”“长春”一联是出现在“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查查历史资料,可以知道后蜀归宋是在公元965年(后蜀广政28年,北宋乾德3年),由于阴阳历的差别,其“前一年岁除日”实际也已经是在公元965年,距公元960年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的灭亡和北宋的建立已有5年之久。因此与其说这是五代联,倒不如说这是宋代联更符合事实。
二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卷一“故事”中,第二条写的是“吴越时,龙华寺僧契盈,吾闽人也。一日,侍忠懿王游碧波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王曰:“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因题亭柱云:“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时江南未通,两浙贡赋率由海达青州,故云。时人称为骈切。”
梁章钜在记载前代对联时,大多注明出处,但这一条却没有注明。其实这一条出于《五代史补》,内容是:“僧契盈,闽中人。通内外学,性尤敏速。广顺初,游戏钱塘。一旦,陪吴越王游碧浪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望之不见其首尾,王喜曰:‘吴越地去京师三千余里,而谁知一水之利有如此耶!’契盈对曰:‘可谓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时人谓之佳对。时江南未通,两浙贡赋自海路而至青州,故云三千里也。”《五代史补》的记载与梁氏的记载相比有一些出入。其中特别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五代史补》明确记载时间是在“广顺初”,广顺是吴越王钱俶的年号,即公元951—953年之间(广顺只有3年),早于孟昶“余庆”“长春”一联10年以上,而且当时北宋还没有建立,是真正的五代时期。二是《五代史补》只说“契盈对曰”,没有说“契盈因题亭柱”,就是说契盈只是口说了一个七言对仗句,因此是联是诗就大可存疑(《全唐诗》就以“句”的形式将这两句加以收入),说这是“最早的胜迹联”也失去了有力的根据。
三
清人谭嗣同在其《石菊影庐笔识·学编》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考宋(按:应是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对此,认同的,不认同的,存疑的观点都有。其实谭嗣同既然用了“考”字,当然是有所本的(元人《诚斋杂记》有类似的记载,或者就是谭嗣同所本)。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文中并没有说明“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这十个字是怎样题在门上的。是写在一起贴在一个门扇上的呢(这样相当于贴了一张“请勿打扰”的告示)?还是写在两张纸上分贴在两个门扇上的呢(这样就是贴了一副对联)?而这十个字是不是对联的关键正在这里。幸好有其三妹刘令娴的续句,能帮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如果刘孝绰的十个字是按第一种方式贴的,那么刘令娴是续在同一张纸上,结果形成了“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这样一首压韵的五言诗,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刘孝绰的十个字是按第二种方式贴的,那么刘令娴就是在两张纸上分别续上五个字,结果形成了“闭门罢庆吊,落花扫仍合;高卧谢公卿,丛兰摘复生。”这样每边两句的一副对联,可是这样还象对联吗?可见刘孝绰的十个字是不可能按第二种方式贴的。
四
目前在网上可以找到的被称为“唐联”的对联,大概有三十多副。经过现实联界和网络联界多人的考证,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被否定,如所谓的李泌对张说联“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材,静若得意。”,其实是“赋方圆动静”而非对联,张说先示范,李泌依格式赋。所谓的唐江夏王李道宗题江夏灵泉寺联“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远夜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骚客搜奇。”经考证灵泉寺建寺在李道宗死后一百多年。所谓的唐太宗李世民题晋祠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其实是后人集杜甫诗句而成的集句联,不可能出于李世民之手。所谓的郑谷题钟祥莫愁湖联“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其实是清人题南京莫愁湖水阁联,而且“西子”是宋代以后对西湖的称呼,唐人郑谷也不可能写出“一片湖光比西子”的句子来。另有一部分其实是作者(或他人)的诗文,即使后来被人用作对联,也未必可以称作唐联,如所谓的李邕题太平公主南庄联“流风入座飘歌扇,瀑水侵阶溅舞衣”,杜牧题汉阳渡口联“残灯明市井,晓日辨楼台”,陈蓬自题居所联“竹篱疏见浦,茅屋漏通星”,骆宾王题杭州西湖韬光观海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骆宾王对宋之问联“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王感化题怪石联“草中误认将军虎;山上曾为道士羊”等都是收入《全唐诗》的诗句,而所谓颜真卿手书联“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则是其《奉命帖》中的文字。从以上这些例子不难看出,现在的某些“专家”们在“发现”和“突破”时是多么浮躁,多么缺乏严谨的科学精神。
五
探讨对联起源问题,其实也就是探讨对联发展史,应该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因此不能离开历史学的方法。对于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确认,如果没有可靠的实物(比如出土的遗址、甲骨文、竹简、青铜器等等),至少应该有当时人或稍后时代人的文字记载,而且不能是孤证。如果只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后的文字记载,而没有其它可以佐证的史实,是不能确认为历史的。正如我们并不将盘古氏开天辟地看作历史一样。而目前某些“专家”们所“发现”的相当一部分“唐联”所依据的就是诸如清代的地方志和家谱、现代的“地方文史资料”和报纸甚至某位老人的口述,而且全部是孤证。统计了一下,在目前这些“唐联”中出于地方志的有8副,出于家
作者:时习之 回复日期:2006-2-323:17:00 |
《中国楹联大典》序言
[ 作者:刘叶秋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录校:哈哈儿 点击数:194 ]
……
对联始于五代,昔人多无异辞,近年始有人倡起源更早之说,或举《后汉书·孔融传》:“(融)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认为“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二语即为对联,遂谓东汉为其权舆。而不知古人以偶语对仗,常见于书面和口头,先秦已多,何论东汉?这是笼统地把偶语都看作对联的。或据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所载:“考宋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谓对联当始于粱(刘孝绰南朝梁人)。实际此说也大有可商。一则谭氏所引,不注出处,未见他书,在我们找到它的来历之前,不能遽以清末人所说为据。二则即使材料果真,而孝绰首唱,令娴赓和,“卿”与“生”同韵,明明为联句之诗,亦不应视为对联。我认为在发现强有力的新证之前,不宜标新立异,还是保持旧说为妥。自五代以偶语施于桃符,才是对联形成一种独立的体裁的开始。至于谓某地新发现晋王羲之所写对联云云,则纯属荒唐之言,不值一驳。实际应该重视的,是以对偶、骈俪的句子写作诗文,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有悠久的传统。……
1988年10月1日于北京
--------------------------------------------------------------------------------
作者:刘叶秋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如果要一本正经的宣布,还是需要对于新发现的东西,遵循“孤证存疑”这一规范,以免受伪书伪说的蒙蔽
作者:相逢就是要相识 回复日期:2006-2-323:55:00 |
http://www.fpe95.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944
作者:素月分辉 回复日期:2006-2-515:13:00 |
对联的起源很重要,如果能够初步搞清楚也是贡献。现在的联界已经对对偶句非对联这点取得了一致看法了,但是在律诗里一直有颌联颈联的说法,此颌联颈联称为对偶句还是对联好呢?我不很清楚,想请教先生。
比如,在《侯鲭诗话》([宋]赵令畤著)有说:
十一、白居易晚年诗极高妙
东坡云:“白公晚年诗极高妙。”余请其妙处,坡云:“如‘风生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不到也。”
查全诗为: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现在看了这诗,知道这是七律里的颈联了,如果不考虑前后句,单独看这两句,是当作一联还是一个对偶句呢?我在一书内看见把这个当作了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