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沂蒙八十崮
80岁,80个崮,站在沂水县诸葛镇透明崮崮顶的李老由衷地说道。我则使劲掐着手指数落了一下爬过的崮有多少,6个崮。这个数字对于从小在沂蒙山长大的我,面对耄耋之年的李老,80岁爬上80个崮,有些惭愧。
(和李老登上透明崮崮顶)
相知李老,是从他的著作开始的。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旅行家、中国当代徐霞客,40岁前,已游历全球各大洲近200个国家,50岁前,走遍全中国,75岁只身南极考察。68岁开始,耗时近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文化苦旅”----靠着徒步完成对我国两条大运河的考察。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李老却将这句话升华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著千篇文。50多年的行走之路,李老把旅游和文学两块领域有效地结合起来,创作出约600多万字,近40本文学、旅游文化专著。《西欧之旅》、《南非之旅》获得2001-2002度全国出境类旅游图书第一和第三名,《爱心无国界》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散文《记杨振宁》、《泰姬陵不是悲剧》、《卢梭铜像前的思考》等先后被编入国家级的“散文精选本”,《风浪好望角》被选入香港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兄弟》被选入韩国大学《中国文学精读》。喜爱旅游、文学的我,有了收藏李老著作的念头,几年下来,通过各种渠道,收全了李老的全部著作,包括全国各出版社选取李老文章的书籍和期刊已有200多卷册,部分作品连李老自己都已没有。“收藏我著作最全的,非你莫属了。”这是李老对我的肯定。
(收藏李老的部分著作)
离开透明崮,走在下山的路上,李老对我说:诸葛镇红石崖村的红石崮是我进行沂蒙崮群考察的最后一个崮,也是我登崮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一个崮,在此崮上一失足,成就了我最为“悲壮”的一跳。“悲壮”式一跳?使我心里不由咯噔一下。78年前曾发生过一次“悲壮”,那是1942年的11月2日,日寇扫荡到红石崖村,威逼村民交出八路军伤员和粮食枪支。为使村民免遭鬼子兵的杀害,共产党员武善桐毅然挺身而出,将鬼子兵引到崮顶,说枪支弹药就在崮下的半山腰,趁绳押他的两名鬼子兵不注意,用力一脚把其中一个踢到崮下,然后一扯绳带着另一鬼子跳下山崮,壮烈牺牲。李老看到我的不解,便向我道明原由。对红石崮考察完后,李老从崮南面来时的山路下山,即将到达山下时,天色已是傍晚,面对远处即将被夜色包围的村庄,李老停下脚步大喊一声,宣布红石崮考察成功,不料就是这一喊的瞬间,左脚没有踩稳地面,整个身子“跳”下了前面的树丛中。之后是怎样爬起来的,已浑然不知也记不得了。脸上火辣辣疼痛倒没使李老过于在意,在意的是这脑袋瓜子可别摔坏了,整个沂蒙崮群的考察明细全在里面呢,我不但要把它们书写出来,今后还要准备写回忆录的。这一“跳”,不仅得到了头部眩晕,脸部7块红伤的奖赏,还犒劳了“云南白药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美味大餐。带着这样的一身彩头,从沂水去蒙阴开了3天会,又赶到安丘出席了自己的新书发布会。活动结束,才被拽到市医院作了CT 检查,好在一切正常。我想,如果武善桐烈士在天有灵,也会被李老的这一“跳”所感动的。
(沂水县诸葛镇红石崮)
泉庄的崮,泉庄的人,也是令李老难以忘怀的。泉庄的崮群的主要特点程连体状,33个崮,崮崮高低相连迂回成一把“太师椅”的形状。纪王崮,七十二崮之首,春秋古墓的出土让千年传说变成了现实,烽火硝烟把歪头崮历练成令人敬仰的英雄崮,就连光武帝刘秀也不甘寂寞,跑到东汉崮上谈了一场旷世恋爱,枕头崮比那桀骜不训的姜家崮招人所爱,早已成为耕作之余村民卧榻息酣之所,锥子崮、板子崮、橛子崮等崮,均被李老攀登至极顶。这些崮群考察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县委宣传部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李老还特别提到一位叫李春桢的老人,没有他的陪同,登上每座崮将是很困难的。李春桢是土生土长的泉庄西郭庄当地农民,他热爱文学,是一位业余文化学者,更是一位对家乡一山、一水有着深厚感情的人,喜爱当地民歌,被乡民称为“民谣歌王”。除陪同、向导、讲解员是他与李老登崮考察的三个身份外,还把自己的家设置成“后勤保证处”,任命自己的老伴为司务长,负责解决一切伙食供给问题,不得有误。每天出征前,热水、鸡蛋、煎饼等可口的美食就已备好在“军用”篮子里,每次都少不了那代表“顺利”的六串酸甜糖葫芦。每想到沂蒙山区的那山、那崮、那人,李老脚底便生出一股力量,带着乡情、眷恋、奔放的情怀,踏上新的征途。
(李老与李春桢在探崮中交流)
岱崮地貌前几年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第五大地貌,这与它的发现者、推广者李存修先生自己的一场“桃花缘”是分不开的。2007年4月一份“2007年山东蒙阴岱崮桃花笔会”邀请函寄到了身在广州的李老手中。来到岱崮没有被桃花粉黛迷醉倒,却被独特的山崮地貌吸引了。半天后,李老在笔会上神秘消失了,原因是李老约同县文化馆张馆长登上了岱崮镇的大崮、龙须崮、奶头崮、司马寨,经过三天实地考察深思熟虑后,在朗诵会上没有朗诵诗歌,而是进行了一次有关崮文化的演讲,正式提出这一发现和理论。6月,所写文章《沂蒙望崮》在中国旅游文化杂志发表,引起国内外地质地理学界的高度专注。2012年10月8日,有关岱崮地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蒙阴召开,经实地考察研究,与会的海外专家们再一次肯定了李存修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至2013年底,他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对岱崮地貌的分布范围、高低大小、形状特点进行了有选择性的了解和探究,独自完成了十几个县、区有关崮群的考察,登上了大、小75座崮的崮顶,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2014年10月,他的40万字纪实旅游文学著作《中国第五地貌--岱崮地貌发现记》一书出版发行。
(和李老身处中国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
正是李老的发现和坚定不移地理念,才有了今天的岱崮地貌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在沂蒙崮群崮顶之上,在山间崎岖小路上踏出了趟趟坚实的脚印,脊梁沟滚落的汗水,洒满了群山之崮......
80岁,80个崮,今后每年我都要登一个崮。您会的,就李老您这身板,一顿九碗小米粥的量,100个崮,200个崮绝对没问题。我半开玩笑地说着,心里却告诉自己:会的,李老会的,因为他是“崮群领袖”,一位把沂蒙崮群推向世界的“老顽崮”。(作者曹立军,2020.12.18.夜于静游斋)
壹点号老乔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