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没用
又是一年读书日,最近你读书了吗?
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不知道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对阅读和写作感兴趣呢?
一
世界上的三种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
一种是喜欢读书的,他是真的喜欢,拿到书如获珍宝,真的会沉溺在书的海洋里“不可自拔”;
第二种是不喜欢读书的,他是真的不喜欢,一看书就犯困,让他读一本比他耕一亩地还难;
第三种是不喜欢装着喜欢读书的,他原本是不喜欢读书的,但看到别人读书那么有学问,自己不读一点会很没面子。
去年有个活动叫作“丢书大作战”,就是有人把书丢在地铁、公交车上以及其他地方,让大家阅读随手可得。那段时间好像因此引起了大家阅读兴奋的神经,看起来全民阅读的时代到了,不过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北上广深”这些城市里的地铁,能有地方让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站立就已经阿尼陀佛了,很多时候连伸手掏出手机刷个朋友圈都难。好不容易抢到位置坐的,小眯一会补个回笼觉,就是这一天的福利了。
据有关调查,我国成年国民年度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由此可见,以色列人是真正地生活在书的海洋中。也许有朋友会问:我们中国人到底怎么了?阅读量不到日本人的八分之一,不到以色列人的十二分之一。
是“读书无用论”在作怪吗?回顾过去的几十年,看看我们发生了什么?
二
用功读书,以后才会有出息
小明的哥哥姐姐生于70年代,哥姐上学读书时,经常会听到他们说,一定要刻苦读书,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才能有出息。乡亲们对读书好的孩子,也是赞许有加。村里有孩子考上名校,全村都会祝贺,寒暑假回到老家也会引起瞩目。
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那个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努力读书,将来有出息。
无论是工厂上班的父母,还是农耕劳作的父母,他们忙完一天后,即使身心疲惫,也会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是他们再苦再累也任劳任怨的动力。
三
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去打工
90年代初,到小明上学时,村里的很多成年人都去广东打工了,他们成为了时代的淘金者。
后来听人说,那个时代只要有胆识,又刻苦能干,就能发财,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仿佛遍地黄金。年底,如果有人穿戴着珠光宝气,头梳着发哥式的发蜡,脚上的皮鞋攃得蹭亮,他就是老板。乡亲们就会围着问“大老板,在哪里发财呀!”他就会眯着眼睛笑答“哪有哪有!”如果还有谁能够开着小桥车回来,那真的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了。
这时,乡亲们对成功者的崇拜从“能读书的”演变成了“能发财的”。很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业也疏于照顾,很多孩子勉强读完小学六年级,到初中就读不下了。父母好像也觉得没多大关系,甚至有的说“读不下去,早点出去打工,多赚钱才实际”。
四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没用
年复一年,村里第一批出去打工的那些人,大部分人还是在打工,或者又回到了老家重操旧业。他们的孩子长大了,也像父辈一样早早就出去打工,走上了和父母一样的路。在这当中,只有极少数几个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或者赶上好时机真正成为了老板,也成为了城里人。
2010年前后,随着富士康工厂开始内迁,大城市的产业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知识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的需要。此时,很多人才恍然大悟“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无用论”的根本还不是书读得多与少,而是书读了你没有用。
社会上有些人书读得少,但仍然能走上人生巅峰,家庭事业都过得丰盈,因为他们学以致用。
五
学习的三个层次
学习,或者说读书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熟读唐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机械化的学习,是单纯的记忆。这容易让人陷入“知识表演者的困境”,只会照搬书本,表现得自己很有学问,其实只是一知半解;
第二层是“心领神会”。这是理解性学习,理清了书本知识的要义,甚至还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逻辑推断。不过也会遭遇“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第三层是“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了,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检验是否正确,或者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检验你是否掌握了知识。知识只有用时,才是你的。
所以,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没有用到书上的知识。
最后,跟我们分享一下对你影响深刻的一本书吧,它对你有什么启发,以至于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欢迎文末留言。
作者:顾正品
社工客创始人、从业社工十年
中级社工师、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