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认识与简介
从制作风格上讲,以宫廷家具为代表,苏作家具、晋作家具、广作家具与京作家具,无所不含。此外还有广西铁梨木家具、湖南湘妃竹家具、江西镶嵌瓷板家具、陕甘杏木根家具等。
明式家具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工艺品中最 具人文特质的经典代表,其深层的原因就在这里。明式家具所蕴含的艺术精神至今能唤起鉴赏者的诗性审美,高度抽象的线条,能实现现代人丰富而带着感情色彩的体验。也就是说它能让消费者实现情感还原,使消费者成为审美者。
明清硬木家具出现在明代王朝相对衰弱的明中期隆庆、万历年间。明隆庆初年,明宫廷曾颁布的海禁禁令被解除,“准贩三洋”,海外贸易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商品大量出口海外,海外商品包括东南亚地区出产的花梨木、紫檀(黄花梨是当代说法,当时统称花梨木类)原料进口源源不断,这时中国明清硬木家具和私家园林修建进入兴盛时期,与建筑相配套的各种家具———桌椅类、几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小器件与陈设用品要求激增,这是中国明清硬木家具兴起的主要原因。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色彩的使用十分讲究并严格限制,黄 色为皇 家专用色彩,象征皇权,这是黄花梨成为皇 家家具首 选木材的重要因素之一。黄花梨纹理优美,有伞形纹、水波纹、山峰纹、溪流纹、鬼脸纹等等,可让人联想到生动多变、令人陶醉的美丽画面。黄花梨还能散发独特的芳香气味,其制作成家具置设于厅房中,香气四溢,特别是随着天气的变化,如阴雨天或潮湿中散发的香气更加浓郁,隐隐约约,时有时无,令人心旷神怡,让人着迷上瘾。
既要多看真东西、好东西、没有修整过的东西,也要多看假东西、俗东西、经过修整的东西(俗称“扒散头”),从对比中悟出鉴别规律。在看实物时,既要看造型、用料、做工和纹饰,也要看器型与“旧气”。
清初家具沿袭了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开始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
明清家具工艺中的一个术语,是我国传统木工工艺在家具形体结构演进中的一大发明。其方法是把“心板”装入采用45度格角榫构合的带有通槽的边框内。这种作法的优越功能有5个方面:1.可使家具的形体结构始终保持以框架为主体,发扬了框架形式的独立作用,并且整体式样与结构方式完全统一。2.“心板”装入框内,使薄板能当厚板使用,既节约材料,又增强了体质。3.“心板”因干湿发生伸缩时,通槽留有充分余地,不会造成全体结构的松动和家具体形的走样。4.“心板”还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施用各种工艺手法,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功能。5.将“心板”装入通槽后可以隐藏木材粗糙的断面,使家具各部分都显露出光洁平滑的纵直断面来,利用木材天然的纹理和色泽,发挥材质的自然美。“攒边”作法充分反映了我国家具形体结构、构造方面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