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外科的重要解剖结构

耳蜗位于前庭和半规管前内侧。耳蜗嵌入颞骨岩部内,其与颈内动脉岩骨段、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内听道和半规管毗邻。耳蜗基底的外突部朝向鼓室即鼓岬所在处,内侧部位于中颅窝底下方。神经外科手术的中颅窝入路可以直接通过颞叶到达内听道、小脑桥脑角和岩斜区附近。此入路处理内听道和前岩尖病变时需注意保护耳蜗及听力。中国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的Jian Wang等探讨耳蜗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避免中颅窝入路损伤耳蜗及经耳蜗入路时损伤周围结构(图1),结果发表于2016年11月的《J Neurosurg》上。

图1. A.上面观,从右侧中颅窝底暴露三叉神经、岩大神经(GPN)和脑膜中动脉;B.磨开中颅窝底暴露内耳道;C-F.上面观,分离另1例右侧中颅窝:C.磨除骨质,暴露面神经鼓室段和迷路段及膝状神经节;D.暴露位于面神经与GPN夹角之间的耳蜗,蜗神经位于内耳道、鼓室和咽鼓管内;E.磨除多余骨质,暴露耳蜗;F.暴露耳蜗近端蜗神经。

作者取20例成人尸头标本的颞骨进行解剖学研究。血管内灌注彩色硅胶,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暴露耳蜗分别通过乳突和鼓室从外侧暴露、通过翼腭窝和颞下窝从前方暴露、通过中颅窝底从上方暴露及通过颞骨后表面从后方暴露。使用高速磨钻小心磨除骨质内的蓝色灌注物或中空骨质以磨薄骨质,用来解剖耳蜗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岩大神经、鼓索、膝状神经节、内耳道、外耳道、鼓膜张肌、咽鼓管和颈内动脉岩骨段的关系。最终,确定及完全暴露耳蜗,测量其与周围结构的距离和角度(表1、图2)。

表1. 耳蜗的毗邻关系。

结果显示,蜗螺旋管围绕蜗轴旋转2.5-2.75圈,长约35mm(图1、2)。耳蜗从蜗底到蜗顶,沿蜗轴轴位测量直径为5mm,通过外侧蜗底测量直径为9mm。蜗神经纤维束分布于蜗管,蜗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位或水平位。蜗轴从蜗底至蜗顶指向前外侧,蜗轴长轴与矢状位和冠状位之间的平均夹角分别为26.5°和58.4°。蜗轴轴位投影与水平位的平均夹角为8.6°(表1、图3)。

图2. A.上面观,磨除右侧颞骨,打开咽鼓管和乳突,保留内听道、蜗底及半规管周围一薄层骨质;B.开放内听道,去除部分岩尖部和乳突内气房;C.岩嵴上缘和中颅窝底是三叉神经和蜗管压迹、三叉隆起及弓状隆起所在位置;D.后面观,磨除右侧颞骨,保留蜗轴、内听道、淋巴管、耳蜗导水管及半规管周围骨质。

图3. 结合表1内容。

耳蜗外侧面观和前面观 通过面隐窝,经乳突入路,可见位于面神经后方乳突段与鼓索前方之间的耳蜗圆窗,是耳蜗的最外侧部分。圆窗位于卵圆窗下方,开口于鼓岬后外侧。半规管位于颈静脉球上方,面神经鼓室段通过外侧半规管向下形成面神经乳突段,为乳突孔出口。面神经迷路段和鼓室段及膝状神经节与蜗底有密切关系。面神经与耳蜗之间的最短距离介于迷路段和蜗底上缘之间,平均为0.4mm。蜗底下缘与颈静脉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5.3mm。蜗顶位于鼓岬前部和上部的鼓膜内侧壁。了解滑车神经走行与面神经鼓室段之间的毗邻关系很重要,可以在处理滑车神经上部病变时避免损伤面神经鼓室段(图4)。

图4. 外侧面观,逐步暴露左侧耳蜗。A.切开乳突,暴露半规管和面神经,移除鼓膜,暴露鼓室;B.去除鼓膜,耳蜗位于圆窗前上部,鼓岬深部。鼓膜张肌肌腱通过后外侧的咽鼓管向外侧延伸附着于锤骨;C.去除部分骨质确定耳蜗周围的骨囊,暴露鼓岬下方的Ⅺ神经鼓室支;D.磨除鼓岬,向前牵开鼓膜张肌,显露耳蜗,其位于膝状神经节、迷路与面神经鼓室段之间,岩段颈内动脉膝部后方及颈静脉球部;E.外侧面观左侧鼓室,去除鼓膜张肌、锤骨和砧骨,鼓岬位于圆窗和镫骨前方;F.后外侧面观,仔细磨除耳蜗周围骨质,保留一蛋壳样薄层骨质,暴露耳蜗后外侧的半规管。

耳蜗上面观和后面观 耳蜗位于中颅窝底下方的蜗角内,蜗角位于面神经迷路段长轴与GPN起始段之间(图1、5、6)。GPN是定位耳蜗的重要标志,可以识别内侧弓状隆起;膝状神经节通过面神经裂孔到达中颅窝底。GPN通过中颅窝前内侧硬膜下的蝶岩沟,走行于岩尖与蝶骨交界处,及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部的上部和前外侧部(图1、6)。蜗底前缘与GPN后缘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9mm,蜗底最内侧点与三叉神经外缘之间的平均距离为8.4mm。蜗底外侧和中间扩展部位于面神经迷路段下方,蜗顶外侧扩展部位于膝状神经节下方(图4D、4F)。蜗底内侧缘与迷路段内侧缘之间的距离为4.3mm。耳蜗外三部分常为迷路段、膝状神经节和GPN。蜗底最表浅部、后部分别与中颅窝底下的平均距离为3.9mm和9.7mm。GPN和岩嵴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4.9mm。咽鼓管、鼓膜张肌与颈内动脉岩骨段并行,且与中颅窝部的GPN平行(图1D-F)。半规管位于耳蜗上部、后部及外侧部(图1E、2B、5C)。蜗管上部向上指向中颅窝底,与弓状隆起伴行。蜗底位于上半规管前内侧部,蜗底外径与上半规管长轴之间的平均夹角为104°。内听道长轴与蜗底外径之间的平均夹角为58.9°。内耳道底有一横行嵴状隆起,即横嵴,将底面分为上、下两区(图2B、5B和5C、6B)。上区进一步被垂直嵴分为前、后两部(图6B)。

图5. 后面观,去除左侧内耳道后壁及前壁骨质,显露基底部和耳蜗。A.后上观,横嵴将底面分为上、下两区;B.内听道底部与蜗底后面观,蜗神经穿过蜗轴将其神经束分布于蜗管;C.耳蜗内侧部位于GPN和面神经迷路段骨质下方;D.耳蜗后上面观,迷路段最前部及内侧部耳蜗位于半规管和前庭前内侧部;E.暴露右侧内听道底部,去掉后壁但保留内听道口上缘;F.磨除岩尖至内听道部分骨质暴露耳蜗,抬起面神经暴露蜗神经。

图6. 硬膜外暴露中颅窝。A.硬膜外结构和GPN,磨除内听道顶部,打开硬膜暴露内听道内部神经结构;B.扩大磨除范围,分别暴露内听道前内侧和后外侧的耳蜗及前庭部;C.直接通过内听道进行岩前入路操作,暴露GPN后部及位于斜坡下的三叉神经;D.打开位于硬膜下的岩上窦和三叉神经外侧部暴露脑桥前表面,硬膜切口横跨岩上窦至天幕。

通过对耳蜗的解剖可知,在颞骨表面的任一面都不能看到耳蜗。因此,了解耳蜗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的毗邻关系,对经中颅窝入路时保护内听道至关重要。作者分别通过中颅窝入路、经乳突-迷路入路(图7)和乙状窦后入路探讨耳蜗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图7. 经乳突-迷路入路。A.右侧迷路入路暴露前、后、外半规管,面神经,面隐窝和鼓索;B.经迷路入路,切断膝状神经节远端至顶点处GPN,向后移开面神经,去除耳蜗,进一步磨开岩尖,打开耳蜗;C.B图放大图;D.经迷路入路暴露斜坡外缘、岩下窦及深部的基底动脉。

最后作者指出,深入了解并理解耳蜗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减轻对耳蜗的损伤,保护听力,以及减少因周围重要结构损伤所带来的并发症。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李信晓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寿佳俊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