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师承/跟师高建忠】深度还原中医就诊现场 治咳当随证、随时用药
治咳当随证、随时用药
----慢性咳嗽医案一则
案例实录
王某,女,53岁。2010年10月7日初诊。
咳嗽、气短、喘息16~17年,冬重夏轻。睡眠欠佳多年,畏寒,痰多,醒来全身汗出1年余。咳喘每于饮食生冷及午餐、晚餐后发作,每次约持续2小时。纳可,便调,口苦,不喜饮,咳则遗尿。1990年曾患甲亢,经治痊愈,近心蔬,查甲功:T3、T4正常,促甲状腺素偏高。有隧性阑尾炎病史。舌暗红、苔薄白腻、脉缓。处方:柴胡9g、黄芩12g、枳实12g、桂枝9g、茯苓12g、桃仁12g、赤芍12g、丹皮12g、姜半夏9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9g、炒莱菔子12g、桔梗12g、生甘草3g,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2010年10月14日二诊。服药后周身暖和,餐后痰鸣不显,右下腹不舒(胀)。舌暗红、苔黄白欠润、脉细弦缓。处方:柴胡9g、黄芩12g、桂枝9g、生白芍12g、炒莱菔子12g、焦山楂12g、桔梗9g、炙甘草3g、炒苏子12g、全瓜蒌15g,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2010年10月18日三诊。昨日气短明显,腹无不适,睡眠欠佳,口干。舌暗红、苔白、脉细缓。处方:生麻黄3g、桂枝3g、细辛3g、干姜3g、五味子9g、生白芍9g、天花粉12g、黄芩12g、僵蚕12g、蝉衣9g、生甘草3g、炒杏仁12g,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2010年10月21日四诊。咳嗽、气短好转,停服沙丁胺醇、甘草片等药。舌暗红、苔白、脉细弦缓。处方:茯苓12g、五味子9g、干姜3g、细辛3g、姜半夏9g、炒杏仁12g、僵蚕12g、蝉衣9g、全瓜蒌15g、炙甘草3g、桔梗12g,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2010年10月28日五诊。尚有喘,醒时上半身有汗出。舌暗红、苔白、脉细缓。处方:生麻黄3g、桂枝3g、干姜3g、细辛3g、生白芍12g、姜半夏9g、五味子9g、炒苏子12g、黄芩12g、全瓜蒌15g、浙贝母12g、生甘草3g,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2010年11月4日六诊。遇冷气紧痰多。舌暗红、苔白、脉细缓。处方:上方去黄芩、浙贝母、全瓜蒌,加生龙牡(先煎)各30g,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药后无不适,停药。
思辨现场
问:患者描述的症状杂乱而且多,这种情况下第一张方子怎么开?
答:面对这位患者,第一张方子比较难开。她描述的症状很多,多到不好入手。第一张方子用的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这样用药学自胡希恕胡老。
胡老常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哮喘,只不过在这里没学得那么彻底。既没有用麻黄,也没有用大黄,还把干姜、细辛、五味子也加进来。
问:为什么不学彻底呢?
答:因为这位女性患者不是那种红脸大汉,也就是说她并不是那种壮实的体质。如果壮实的话我们可以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泻一泻,但她体质较弱。
她用大柴胡汤唯一的指征就是吃完饭以后哮喘发作,从这点考虑到有实证。
问:桂枝茯苓丸治瘀,本案如何判断有瘀?
答:从舌质暗红,病变时间长加上有慢性阑尾炎病史等,考虑患者有瘀,于是用了半张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问:加姜辛味的原因是?
答:因为哮喘是以寒饮为宿根。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她这么多年总犯哮喘?考虑到体内有寒饮宿根,于是用了半张小青龙汤。
问:如何看首诊这张处方?
答:这张方子相当于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小青龙汤的合方。用小青龙汤的原因是考虑到患者哮喘的宿根是寒饮;用大柴胡汤的原因是患者吃完饭以后哮嗤容易发作,考虑查实邪阻滞;用桂枝茯苓丸的原因是考虑到她的舌质暗红,病程时间长。
问:二诊复诊时患者说服药后感觉全身暖和,为什么会觉得暖和?
答:因为气血流通开了。大柴胡汤是流通气的,桂枝茯苓丸是流通血的。首诊处方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来流通气血,用小青龙汤来温化寒饮。
气血流通开以后,患者会感觉周身暖和,并且吃完饭以后的痰鸣和哮喘也不那么明显了。说明前面的辨证思路是对的。
问:患者二诊时还说了一个问题,就是最近这两天右下腹总觉得胀。这个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答:患者有慢性阑尾炎,并且每次阑尾炎的发作都是从腹胀开
始。此时的腹胀说明阑尾炎有蠢蠢欲动之势,并且这个舌苔也由薄白腻变成黄白欠润,有点化热的感觉。那么这里的蠢蠢欲动和小青龙汤有没有关系?这里的化热之势是不是与上方没有用大黄有关呢?加一味大黄是不是这里就不化热了?
很难说,也许加上会好一点,但也不一定。这个问题我们暂时先认为上方用的偏点热。
问:二诊变方也是因为处方的寒热偏性?
答:是的。考虑到这一点,于是把处方变成了柴胡桂枝汤加减。加了炒莱菔子、山楂、苏子、瓜蒌,等于是柴胡桂枝汤合了保和丸。
柴胡桂枝汤是调表里、和阴阳的,此处用这张方子仍然是着眼于周身气血的流通。前面通过流通气血,患者觉得全身暖和了,为了继续保持气血流通,营卫、表里调和的状态,所以用了柴胡桂枝汤。
问:处方的时候如何考虑“右下腹不适”?
答:当时除了考虑用药偏热导致的右下腹不适,还考虑这个症状会不会和食积有关系?
服用首诊的药让患者气血流通开来,气血流通开以后胃口也随之打开,开了胃口以后一不留神就吃多积住了,这种情况也是可能的。
食积可以表现出肚子难受,舌苔变腻。于是在方子里合上了保和丸。
问:从三诊患者的反馈,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患者18号来复诊,反馈上方吃完以后的直接效果就是肚子没事了。以前一旦慢性阑尾炎发作,治疗起来会很麻烦。现在这个“肚子没事”说明我们的保和丸用得是对的,也说明二诊时的右下腹不适是由食积造成的。
回过头来看,即便在第一张处方里加了大黄也许仍然是无效的。这里的食积是个新病,不管前面用没用大黄,患者的食积都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这与用药热不热没关系。
虽然我们从结果上能倒推,但是当时辨证的时候却总是在犹豫,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腹胀与用药偏热无关。
问:三诊时突然出现的气短如何考虑?
答:我们注意下这个时间---10月18号。从这个时间往后气温会越来越凉,正好处在气温逐渐变冷却还没有来暖气的这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哮喘特别容易加重,并且这位患者的病本来就冬重夏轻。在我们用药的这段时间她的病不但没加重,还在逐步地减轻,但昨日突然气短明显。考虑昨日的气短会不会与外感风寒有关系?
因为患者的哮喘整体在好转,天气越来越冷,家里外面都冷。本来好好的,症状一天比一天减轻,昨天却突然气短明显了。这儿的气短明显实际上是气紧明显,气紧明显实际上是哮喘加重的一种表现。导致哮喘加重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外感风寒。有外寒有里饮,于是就用了小青龙汤加减。
问:如何理解三诊小青龙汤加减的药物?
答:本方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去半夏加天花粉、僵蚕、蝉衣、黄芩、炒杏仁。
首先,去半夏加天花粉是因为口渴,在《伤寒论》第40条方后注解中明言“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
其次,加僵蚕、蝉衣、黄芩是考虑到饮邪化热,此处用僵蚕、蝉衣、黄芩三味药合化出石膏的辛寒性味,既起到石膏的功效,又不至伤损脾胃,所以本方可看作是小青龙加石膏汤。
最后,加杏仁是与前面的麻黄、桂枝、甘草相配合,构成麻黄汤。之所以用麻黄汤,主要是针对“外感风寒”而设。
问:四诊时为什么要换方?
答:用上小青龙加石膏汤,咳嗽、气短等症状持续好转,并且在这段时间患者把长期控制症状的沙丁胺醇和甘草片都停了。停了这两个药也没有觉得症状加重。
虽然症状在逐步好转,但是在这里考虑到时近寒冬,宣散药物的使用还是要谨慎一些。患者本来身体也不是太好,宣散过度恐怕会耗伤正气,于是就变成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这是刘渡舟先生的临床经验,在麻桂剂取效后,以苓桂剂善后。等于说是从麻桂剂转到苓桂剂。
在这个基础上还加了僵蚕、蝉衣、瓜蒌、桔梗来祛风、宣肺、化痰、清热。
问:病本为寒,可以清热么?
答:患者病了这么长的时间,出现局部的郁热是很正常的,饮邪阻了十几年,哪儿能没有点郁热呢?前面小青龙加石膏的用意和这里的清热化痰药是一个意思。在治疗中始终考虑到会产生郁热,当然在这里使用清热药原则上木可以妨碍主方的温通。
问:五诊又退到小青龙汤的原因?
答:因为这个喘还没有完全结束,所以总觉得现在用苓桂剂还有点早,于是又退回到小青龙汤上来。
因为舌苔看起来稍微有点多,所以加了苏子、黄芩、瓜蒌、贝母来化痰、定喘。
问:六诊症状平稳,对药物加减是如何考虑的?
答:到这一诊的时候前面的症状基本上都不要紧了。患者只是遇到天凉的时候觉得气紧痰多,天不凉就没事。也就是说只要不出去,不遇冷就没事,在家里基本上是正常的,这对哮喘患者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因为天气逐渐变冷,患者遇冷后又容易出现症状,所以把清化痰热的这些药去了。加龙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因为睡觉不好,有汗出、更年期等症状所以用龙牡来安神;其次,就是我们去了清热的药,但为了制约小青龙汤的辛热之性,用了龙骨和牡蛎来平衡这张处方的寒热。当然,这里也有张锡纯从龙汤的意思,等于我们在小青龙汤里直接合上了从龙汤。
问:本案最后会不会用从龙汤善后?
答:不需要的,因为没有用过头。从龙汤主要针对的是辛温药用过头了,而我们通过剂量的调整和药物的加减,始终保证小青龙汤不坏事。
张锡纯用小青龙汤,麻黄和桂枝的剂量都不小,所以容易用过,用过之后拿从龙汤来补救。但是我在临床上用小青龙汤的时候,麻黄、桂枝等药的剂量都相对小一些。本案用龙骨和牡蛎的目的是从寒热平衡的角度提前设防,而不是补救。
医案拓展
1、关于小青龙汤的剂量
每位医生在使用某一张处方时,都有其特色很鲜明的剂量配伍关系。针对这张处方,老师曾撰文《小青龙汤的剂量》,文中提到,临床上之所以选用这样的剂量关系,主要是受到范文甫和俞根初两位医家的影响,其中范文甫先生除半夏用9g外,其余七味药均用0.9g;俞根初先生小青龙汤的剂量也非常轻,除半夏9g外,其余剂量均不超过3g。
受此启发,老师临证使用小青龙汤也多用小剂量,生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甘草的常用量均为3g,姜半夏的常用量为9g。如病属内伤,无表证,则生白芍、五味子常用9g。如见有表证,则麻黄、桂枝加量,五味子减量,如生麻黄常用9g,桂枝常用6g,五味子常用6g或3g。这样使用,取效也颇为快捷。如病情需要,也可久服。
中医的学术各有千秋,如任应秋先生提到小青龙汤应当以麻黄为君,方中麻黄的量应该最大,所以他的小青龙汤里麻黄常用到12g。
师叔张英栋先生则认为小青龙汤里最不可能成为君药的就是麻黄,因为在其方后加减中曾四去麻黄,如果麻黄是君药,为什么被多次去掉?
或问,这里的麻黄3g、桂枝3g能称为小青龙汤么?
这仍然叫小青龙汤,患者服了仍然会出汗。
2、关于麻黄与杏仁
在《伤寒论》第40条下,小青龙汤方后加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小青龙汤里去了麻黄加上杏仁,仍然能达到宣肺散邪的作用。说明杏仁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取代麻黄,以杏仁代麻黄仍然有宣散的作用。
如本案三诊中麻黄、杏仁同用,则会加大本方宣散的作用。杏仁在这起到的是帮助麻黄的作用,而不是制约。
我们一般认为麻黄宣肺,杏仁降气,这两味药属于彼此制约的关系。其实应该说它们是彼此促进的。麻黄也有降的作用,杏仁也有升的作用。麻黄配杏仁,可以恢复肺气的宣降。
在温病学家的笔下,杏仁既有宣的作用,又有降的作用。杏仁苦温的,温而能宣,苦而能降。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3、谈随时用药
时间对疾病的影响很大,如本案患者的哮喘。其发作规律便是冬重夏轻,急结影响明显。老师在临证时特别注重时间对疾病的影响,我们读老师的医案会发现在书中经常提到随时用药的观点。
本案在六诊时去黄芩、贝母、瓜蒌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时值11月4日,天气寒冷,患者症状又是遇途则气紧、痰多。此时若再以寒凉之品清热化痰,恐怕会影响整体的治疗。
以往我们看到针对天气变化,老师多是加味以顺应天时,而本案却是减味。无论加减,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时间、患者、疾病、主证更好地契合。
文章摘自:
图书名称:大道至简:跟师高建忠抄方笔记
图书作者:冯文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