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代的越南(十一)——天行有常
先是,蒙古第二次入侵越南,逼近义安,太守陈键投降。蒙古入侵大越未遂,还使得其征服占婆的计划也一并化为泡影,但是阴差阳错间却造就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黎前。
他本是陈键的秘书,随蒙军北撤定居在中国。他写到了战况激烈、尸积如山,他背着陈键的尸体狼狈北逃和安葬。1287年,他随着第三波侵略军南下,最终又北撤。
他定居中国后,得以专心著史。所以越南的民族历史学,一开始就在过国界两段,呈现出中越两开花的局面。大量使用中国史料,黎前写出了20卷400页的汉字史书,起名为【安南志略】,也可以看做是中越合拍的一部作品。其中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如今已经散佚的关于越南的中国史料,在1339年正式出版。如西元前135年,一位汉朝的王子说道,越人短发文身、无法教化。
尽管自己扮演了后世民族主义者眼中越奸和带路党的角色,大概是出于乡愁,这部作品反而经常带有强烈情绪地缅怀和表赞南国习气。即使在发明历史的意义上,黎前也是前进一步的。黎文休只是把大越的法统往前发明到了秦汉之际的赵佗,黎前则一路根据民间传说发明出了古蜀国灭亡后的安阳王进入红河三角洲建立罗越。考虑到现在的考古发现证实古蜀与越南甚至泛印度世界确实有商路联系,而其器物确实在越南北部有所出土,这个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历史依据的。
不过,站在中国本位的立场上,他怒斥二征是犯上作乱之徒,不过也第一次提到了西元前248年那次起义中的赵妪。
陈朝时期其他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品,还有李济川收录的越南帝王将相故事集,和有关65位越南本土高僧的【禅苑集英】。
(陈朝佛像)
看似水乡泽国的背后,儒学的兴起不可避免与佛教撕逼持续。张汉超是陈兴道的一个著名手下,他在黎文休的基础上继续怒斥佛教;
佛棍们沉迷于良宅美园、居住奢侈、奴仆服侍,国家半数土地、佛塔林立,而僧徒不耕不织,抛妻弃夫,违反人伦。不过,非常讽刺和讶异的是,张汉超死前皈依了佛门,显示了这种宗教能提供东亚世界其他宗教所不能提供的精神救赎的特点,也反映了佛教在陈朝的兴盛。不过,这也是佛教在越南上层辉煌的最后一个世纪了。
1340年起,大越的社会随着当时全球气候的变化开始产生重大转型。其中的一大变化是气候。到了1330年代,才能进温暖和多雨的天时终于走到了尽头。中世纪温暖期结束了,小冰期到来了。1340-1360年,是近八个世纪越南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干旱的时候。洪水开始无规则发作、河流改道,泥沙淤积造成新的西部三角洲,总之时代变了。
但是有大量第一首史料,记载了这场惨不忍睹的14世纪大危机。人口增长、地区差异和土地兼并,以及下一个世纪占婆和中国的挑战,给大越带来了新的内外危机。而火药的引入,儒学的完胜,又将使越南走出中世纪,步入近代早期。
14-16世纪,拜字喃之赐,我们有了很多新的史料和看到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1343年的碑文中已经有字喃,十年以后佛教文献也开始用字喃写层。到了1380年代。显贵和文人开始用字喃书写情诗。不过,平安时代汉字仍然占据霸主地位时,假名也只是被用作书写情诗罢了。到了13世纪末,朝廷确实大量翻译汉字文献为字喃,认真地考虑过以字喃替代汉字。
事实上,大量翻译汉字文献为字喃,反而加强了汉字的地位。因为翻译者需要有扎实的双语知识,这恰恰成为促成陈朝中晚期儒家学者全面兴起的一个因素。从这个时代两部重要史书,【越史略】和【岭南志怪】来看,汉字的地位仍然是无法撼动的。
1340年后,之前的泽国盛世不再,先前被经济发展掩盖的内卷恶果终于开始暴露出来。【大越史记全书】记载了吃不饱饭的村民,成群结队去剽掠的习气。物价飞涨,到处有诗歌描述当时的惨状。1344年,甚至有很多和尚都加入了起义造反的队伍。
面对群体性蜂起的局面,陈明宗亲自指挥和部署,新设立了二十个军镇。不过同时,朝廷的收入已经入不敷出了。税收直接影响到武力,原本就不安定的泰族和老族地区也纷纷叛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占婆却因为主要依赖海外贸易而受到气候影响农业甚少。先是,占人与高棉缠斗几十年,甚至曾经短暂占领过吴哥长达四年。此时泰人南下,成为高棉的首要威胁和吴哥帝国的终结者,使得占人得以腾出手来对付大越。一直到1306年,陈朝还占据了占婆两个北部的地区。而到了1371年阿瑜陀军队攻克吴哥时,大越已忙于镇压其西部山区泰人的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