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格物立诚,就不会有失败的人生 | 荐读@国学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德峰教授做客第三届复旦大学EMBA人文盛典,以中华民族的信仰基础与生命情感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本文根据演讲速记稿整理。

今天中国人如何安心立命?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的现实生命中有各种麻烦,外部麻烦可能还比较容易对付,但生命内部的麻烦往往很难解决。因为人心渴望通达不朽的存在,但同时人心也领会到有限、虚无、自己的渺小,如何去安顿这样一颗心灵,这就是生命内部的烦恼根源。

因为信仰,才能安心

我们虽然活在当下,但是会对尚不存在的未来进行筹划,这是人心超越现实、追求无限的一面,如何去安顿这无限的一面?这就是人心存在的问题。一切学问都因问题而来,于是就产生了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把人生问题作为主题,把知识问题放在人生问题解决之后再加以讨论。中国人讨论宇宙,也是从讨论人生的角度去理解宇宙。这些基本特征表明中国哲学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就是一门安心立命的学问。

中华民族是哲学的民族,不是宗教的民族,虽然这个民族中也有一些人是宗教徒,但是整个中国文化精神不是宗教精神,这一点毫无疑问。这是基本的民族精神特征。中华民族如何安心立命走哲学之路,哲学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终极关怀的需要,也是确认人生意义的需要。人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但是这一切不是根本的,最根本的是需要有信仰。

为什么需要信仰?因为人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和虚无,就有谦卑态度,而谦卑态度是信仰的前提。一个人没有谦卑态度是不会有信仰的,他认为自己知识和力量是无限的,可以征服一切,遗忘了自己的根本是有限而渺小的。我这里所说的谦卑不是谦虚的美德,而是对人生自身存在的根本领会。在这种谦卑的前提下我们有了信仰,因为信仰的缘故我们才能安心。

善与恶,关键在一个人的根性

人是很复杂的,人最可爱也最可恶。人可以上通神圣,也可以下坠恶道。每一个人都同时具备这两种倾向,你可以往上升,成圣成仙,也可以往下坠,禽兽不如。关键是看一个人的根性,他可能智商很高慧根很浅,或者智商不高但慧根很深,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生命情感。

人的生命情感是中国哲学的主题。人生的实践动力来自生命情感,而人心是生命情感之居所,中国哲学就是指向我们的心灵。我们讲中国心学不是心理学,心学是安顿心灵;而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有一定作用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心学发展于孔子,萌芽于孟子,发扬于陆象山,成就于王阳明。中国哲学抓住的不是人的头脑,而是人的心灵。

举个例子,某人失恋了,没法排解痛苦,找一个知心朋友倾诉。朋友劝他放下,用“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话帮助那个失恋的人想通了。这句话完全符合理性,失恋的人在头脑里做了一个决定,把这件事情放下,可是刚做完这个决定,心里又难受起来,就像李清照的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下了眉头是想通了,但心里的苦闷还在,又上心头了,所以这就是头脑和心灵的区别。

从本心出发,由谦卑而自信

我们开始的时候说到信仰的前提是谦卑,把小我放下,比如面对佛像要大拜,就是把自己彻底放下,放到地上,这是谦卑。谦卑之后却要有自信,这个自信就源于我们的本心。

金刚经思想的精髓就是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来领悟一下这句话。应无所住中的住是指住相,我们面对各种事物和人,都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就是相。如果一个人遇到各种相,能够不为所牵制或影响,就是遇相离相。做到了这一点,假的心就不在了,从而“生其心”。这个心就是本心。如果一个人不住相,本心就来了。

从谦卑起步,到最高境界的自信,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慧能说我们要视自己如太阳一般,光芒四射,我们都是太阳。这表现了很高的自信,但是要达到这个自信的前提是要在根本上做到谦卑。

欧洲历史上出现了尼采,他也说过“我就是太阳”这样一句话,让欧洲同胞大惊失色,以为遇到了疯子一般。尼采思想的真精神是说上帝死了,我们没有救世主了,只能靠自己站起来,但当时的欧洲人没有听懂。直到后来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渐渐听懂了尼采的声音。所以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尼采是深刻体会到了无家可归的状态,而海德格尔的哲学就是要找到摆脱无家可归状态的出路。

有必要复兴“阳明心学”

人生的修养就是发现本心的过程,如何发现自己的本心?佛家的方法是去妄,不要求真,无须求真但需去妄,因为真意本来就在你心里。发现本心也是复性工夫,禅宗和儒家所说的复性,就是回归本性。

请大家注意“工夫”二字,工夫不是在头脑中有所认识,而是要提升生命情感。所以工夫就是生命情感的实践。所谓中国哲学是实践的哲学,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讨论学理的,而是应当倒过来理解——学哲,中国哲学应当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真切的受用。

如何实践生命情感呢?天天看书或者和几位好朋友讲学问,都不是工夫,因为没有实践。人生在世就要做事,做事是为了什么,为了提升我们的生命情感,这就是格物。王阳明解释格物二字: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所以格物就是正事。如果把我们每天生活中方方面面所做的事情都领会成格物,就是要让我们所做的事情呈现生命情感的本真,体现生命情感的真相,这就是一种真实。

王阳明非常赞赏一句话: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王阳明说除了人情事变以外都不算什么事情了,所谓“心外无事”。有一些事情使你的生命情感受到喜怒哀乐的影响了,就是事变。事变在人情里,于是你的生命情感就得到了磨炼,在磨炼中得到了提升,这就是格物正事。

因此,格物让我们的生命情感得到提升。只要达到了提升,这件事情就做得非常好了。我们换一个标准判断成败得失,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太专注于结果,而是要专注于在展开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如何让生命情感的本真得到呈现。

所以,阳明心学不是空洞的学问,而是非常强调实践的。做事情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事情本身的完美,而在于“立诚”。我们讲“修辞立其诚”,写文章要有文学技巧和工夫,所用到的修辞是为了让文章读起来美吗?不是的,修辞不是目的,但是为了通过写文章向读者传达清楚作者的意思,让别人明白作者的意图,就需要修辞。

同样地,我们做任何事情也像写文章一样,要以修辞立其诚,格物就是诚意的工夫,把诚意立起来需要工夫。办企业是写大文章,如何写好这篇文章,企业要成为民族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担当起应有的作用和责任,推动民族的进步,这就是“立诚”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怀有这样的目标,就不会有所谓失败的人生。

总得来说,格物就是诚意的工夫,唯有格物才是中国人树立道德主体,成就人生境界唯一道路。中国人是在本心的基础上建立信仰,就是大《大学》中提出的内修方式——格致诚正。如果大家要了解阳明心学,要先读他晚年的著作《大学问》,重点是格致诚正。我认为这些经典在当代应当完成一次复兴和现代化:虽然我们现代所面临的当代挑战和时代都不一样,但是本心还是一样的。我相信阳明心学对于今天中国人的安心立命是非常有帮助的,完全有必要复兴。

视频内容与文章内容不同,依然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