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声中外的“锡矿大王”姚德胜【客家群英】
一位研究客家的外国学者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确,在全球1.2亿多的客家人中,除了组成“客家大本营”的闽西、粤东和赣南这片方圆不及7.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了大量的客家人外,其余分布在别的地区甚至异国他乡,全世界有一定数量客家人居住的国家和地区,至少不下85个,他们是世界的骄傲!
姚德胜(1859—1915),字竣修,平远县大柘镇人,旅居马来西亚,开采锡矿一举成为富商。为表彰其开办实业功绩,马来王曾以鸣礼炮19响的隆重仪式接见姚德胜,英皇则赐其“和平爵士”封号。他还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筹汇7万银元,荣获孙中山颁发的“一等嘉禾勋章。”后回国定居,多次损巨资在故乡兴办教育、水利、铺路架桥等公益事业,为杰出的爱国爱乡侨领和慈善家。
幼年家贫 中途辍学
姚德胜19岁那年,听热柘“水客”余宗二说,到南洋去有机会发到大财。他心中大喜,即回家收拾简单行囊,告别父母,随同水客余宗二,由家乡坝头坐小民船,顺流而下,经新铺、松口而至潮州府之汕头,转乘船到香港。其时尚无轮船,乘“夹板舟”,由香港经过1400海里之“七洲洋”,到达新加坡。再由新加坡转到马来西亚芙蓉埠,由老水客介绍在一家锡矿场当雇工。俗话说:“英雄不怕出身低”,他欣然参加矿工队伍干苦力活。
姚德胜初入矿场,样样生疏,只能拿一份最低的每月七八元的工资,做一些搬运泥土、推送矿车等粗重的工作。他年轻,身体好,力气大,工效高,得到矿主的信任,工资逐步增加,除供自己伙食零用之外,还可以积蓄一点。只一年时间,就把老水客们垫付的旅费还清了。他虽是做一个工人,却留意考察采矿各部门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以及锡矿的精炼、外销等问题,又打听到怡保埠的锡业更为发达,前途更大,工人待遇也好些,乃离开芙蓉埠,托朋友介绍,到达怡保某矿场,担任工头职务。又过了两年,手中有一些积蓄,就不再为人当雇工,而改业当小贩。
一举成名 成为巨富
姚德胜做小贩,经常深入乡村,和当地土人交易,学会了一口马来土话,和马来族人,也混得很熟。不久,他开了一间德和店,经营杂货生意,由小贩一变而为老板。他很会做生意,又诚实无欺,所以营业额蒸蒸日上,赚了不少钱。怡保是著名的锡矿蕴藏地,他对于开矿,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除做生意之外,又开始向锡矿业投资,买矿山,雇工开采,成为华侨经营矿业的先进。有一次,他开得“锡米仓”(蕴藏锡矿含量极丰的矿床),轰动了霹雳全邦,真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他就成为大财主了。
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更向各方发展。他继续利用资本,收买矿地,共达数千英亩之多,并采用新式机器,装水管,引入矿场十里外的河流,用水力开发,产量大大增加。单水力装备一项,就值当时银圆50余万元,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他又和当地富商郑贵、陆佑组设公司,承办霹雳、森美兰各邦的酒税和典当税,也是有利可图。
身在南洋 心怀桑梓
光绪二十三年(1900),他从南洋回家侍奉病重的父亲时,看到家乡大旱,农业失收,米价上涨至5元一石,出现有饿死人的现象。于是他拨出巨款赈灾,成立平远慈善会。他又召集平远县的富商乡绅商议,在县城大柘及15个乡镇设立太平义仓,带动大家爲义仓捐谷数千石,救济全县穷人渡过大旱灾害难关,深得全县人民欢迎和讚扬。清廷爲此曾赐他“乐善好施”牌匾,以资表彰。
清朝末年,黄河水灾泛滥,姚德胜曾捐白银6万两赈济灾民,清廷爲他诰授资政大夫候选道职衔;辛亥革命时期,姚德胜捐献白银7万元资助孙中山作爲军饷,将其相爷姚海珊借与孙革命所用。民国初年,政府财政困难,地方负担极重,姚德胜有感百姓生活困难,因此,平远驻军饷粮和地方团警伙食,由他出一半,其他才由全县分摊。
与此同时,姚德胜在黄遵宪的鼓励下,积极捐资兴办梅县地区各县的教育事业。首先,他捐出10馀万元,在家乡羊子甸兴建了当时全县第一流的芝兰小学;民国初年,他捐出5千元作爲平远县立中学开办经费;1913年,他又捐出资金410万元给平远中学建造校舍,购置田地作爲校産。此外,姚德胜还捐献不少资金资助梅县东山中学、蕉岭县立中学、平远大柘景德中学和四民小学等。可以説他爲兴学育才是不遗馀力的。
他还积极在家乡兴办实业。他在故乡羊子甸建造了宽敞华丽的住宅3所,西式店铺数十间,开设万和饷当和印刷厂、织布厂等,并计划依照怡保市建设新的平远县城。
(夜色光明整理,2011年首发梅州时空博客)
笔尖清新芳华绽放,勤耕良善描绘美丽——记画坛新秀廖梓邦【客都原创】
客都原创,让客家与您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