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丝路:尔冬强视觉文献展

一个人的丝路:尔冬强视觉文献展

文化展览回顾

  • 策 展 人:邱志杰、袁文珊

  • 参展人员:尔冬强

  • 地点:中华艺术宫

第一部分:聆听之旅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是交流,而交流的第一步则是聆听。在耐心而反复的聆听中,陌生的语言由不可解到渐渐可解。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部多种语言文字汇成的交响。而歌声和音乐则更早地跨越了文化,沟通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类的心灵。一段旋律,一种节奏,一种乐器的声响,在丝路的两端、两侧和各段,不断地延伸、显隐、重复、变体。在各种各样的穹顶之下回响。从江南的苏州评弹开始,到西北的秦腔、青海的花儿、蒙古的呼麦、新疆的十二木卡姆、中亚各国的音乐、伊朗的拉笛夫(Radif) 、土耳其的法瑟尔,最后到意大利咏叹调。这条音乐的长路是人类学习互相聆听的道路。音乐聚集在各地典型建筑造型的屋顶之下,由建筑屋顶模型构成巨大的声音装置。为这个五彩缤纷的声音之旅提供背景的,是交替出现的风声和驼铃声。

周边墙面则由巨大的地图构成。地图上的古代地名,提供了文明早期互相认知的证据。这批古地图将从昆仑山西王母传说开始,到张骞通西域、法显、玄奘取经道路,依次描述中国人开创丝绸之路过程中艰苦卓绝的努力。

第二部分:见证

从古到今,丝路作为文明接触的现场,留下了大量的见证。古代的见证者,是丝路上无所不在的古代遗址,是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出土物。今天丝路沿线活色生香的人文生活中,更是留下比比皆是的见证:服装、建筑、舞蹈、音乐,语言,一种乐器的传播,一种面食的传播,这些都不断地在提供见证。文明之间互相沟通和馈赠,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大陆。而摄影家的车轮和镜头,更进一步成为见证。

第三部分:重新发现中国

在十九世纪,中国学者和思想家重新把目光投向丝绸之路。他们更新了研究方法,以近代考古和文化研究方法发展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西域和南海论述。1927-1935年期间,中华民国政府和瑞典联合组织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一大批中外学者奔赴丝绸之路,展开考古、地质、气象等多方面研究。期间,袁复礼、陈宗器、丁道衡、黄文弼等一大批优秀学者均获得丰硕成果。此次西北科考,对中国西部的经济建设和航线开辟、公路交通和“丝绸之路”的复兴影响深远。

第四部分:尔冬强丝绸之路视觉文献档案馆

尔冬强的生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摄影家的能量原来可以穿透历史的尘封,辐射到记忆中最幽暗最柔软的深处。这样的摄影生涯注定要超越摄影,因为它不是关乎正确的曝光和精准的捕捉,而是关乎观看的意志和心灵。

侨批收发印章

侨批,简称作“批”(在福建方言、 潮州话和梅县客家话“信”为“批”,不仅仅是闽南方言,福州一带的方言也是这样指称的,迄今为止仍旧是这般指称),俗称“番批”、“银信”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广泛分布在福建、广东潮汕地区暨海南等地。闽南话把书信叫“批”,闽南华侨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便是“侨批”。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