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湘集主持傅熊湘“书法以质朴胜”

郑逸梅在《南社丛谈·南社社友事略》中有云:“他(指王钝根)加入南社,一次和傅钝根同席,傅以彼此同名,便把已名改为屯艮,钝根之名让他专称,成为佳话。”郑逸老著述中提及的两位钝根,皆与不佞发生了缘分,只是相隔了五年时间:先是2004年春天在沪上拍得一副王鈍根的行书七言楹联,再是2009年4月在上海道明第八届联谊拍卖会上拍得一轴傅钝根的行草条幅。王鈍根楹联己撰文收入拙著《无论庵谈字论画》,下面来说傅钝根的行草条屏。

因为傅钝根之“钝根“已让给王鈍根,下面行文便用辞书上之熊湘之名。

傅熊湘此屏行书85×37cm的尺幅,纸本,录的一首他的七言绝句,诗云:

秋芜微绿夕阳红,十里香塍一瞬中。

乍觉衣单凉气重,天风吹得鬓如蓬。

署款:“杨树浦中汽车作一首,录旧即似韵楼先生两政。己未三月,屯艮弟傅熊湘。”钤印“尃住”、“钝安长寿”,引首“品薻”,皆为朱文印。“尃”亦作“旉”,同“敷”,傅熊湘原名“尃”。款中“己未”是民国八年(1919),傅熊湘时年38岁。

郑逸老在《南社中的几位能书者》一文中又同时提及上述的两位“钝根”,云:

南社有两位钝根,都是善书的。一位姓傅,湖南醴陵人。他又主持南社湘集。书法以质朴胜,我在胡石予先师的东庐,看到他所书的联帖很多。一位姓王,名晦,江苏青浦人,曾任《申报》编辑,书法以秀润胜。二人本不相识,一天在上海爱俪园遇到了,傅钝根以名字相同,未免混淆,乃改名为屯艮,并做了一首诗赠王鈍根,附语:“余终让钝根二字为君专称,自此诗始,记之以当息壤。”

欣赏傅熊湘此屏书法,的如郑逸老之论,是以质朴胜的。书法以颜鲁公的厚重拙朴铺底,辅以米襄阳的飘洒清雄。傅熊湘诗文均擅胜场,字中自然流露出风神萧散,神闲意浓。用笔挥洒自如,欹斜高下,无不如意,锋芒的险劲,则又与他入南社反清复汉和著文激越,讨袁的义气有些缘由。总之此屏书法神气飞扬,筋骨雄毅,为文人义士中的上乘之作。

傅熊湘生于满清九年(1883),卒于民国十九年(1930),享年仅48岁。湖南醴陵人。原名尃,字文渠。一作文蕖,又字君剑(一作号),号钝根,后改屯艮别号钝庵,办作钝安、屯安、屯庵、屯庐、倦还、倦翁、别署干将,无闷、文殊、尹佥、红薇生、钝剑、觉夫等,室名太山石室,废雅楼、梅笑轩等。祖父和父亲设帐授徒,以舌耕自给。傅熊湘幼慧,14岁毕六经,诗赋韵文,有声乡里,南社文人吴恭亨撰《傅熊湘墓碑》有称:“近百年湖南文学家,曾文正外,大之者湘绮楼(王闿运),而傅熊湘钝安裒然名后劲,洞庭衡岳间,称者一口无异。”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仅16岁的傅熊湘入醴陵渌江书院,次年转入长沙岳麓书院,与宁调元、卜世藩结为知交。未久进入湖南省高等普通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回醴陵,办小学。1906年至沪,由宁调元介绍加入同盟会,又与秋瑾、陈伯平等进创一系列反清的革命组织和发动工作。旋与高旭、柳亚子、陈去病等南社创始人结谊,并加入南社。傅熊湘寓居期间,经黄兴直接领导,与宁调元,陈家鼎一批湘籍流亡者创办了《洞庭波》杂志,反清色彩比同期在上海创办的《复报》更为突出,为革命老人称道。与此同时,傅熊湘还参加了设在上海爱而近路庆祥里的竞业学会,1906年10月28日由竞业学会创办的《竞业旬报》正式出版,傅熊湘成为该刊第一任主编。傅氏的一系列革命言论唤起人们爱国热情和鼓舞革命党人士气的作用,他在青年中的威望也因此日益提高,其中他与少年胡适所建立起来的师生之谊尤为知识界所传谓。胡适成名后在《四十自述》中对傅熊湘推崇有加,并认为自己有段时间潜心为诗,立志成为一位诗人,也是从此开始的。1907年夏,傅熊湘为生计就聘于江西萍乡中学,并担任位校小学校长。次年他又返醴陵就教于渌江中学。7月再返萍乡。1909年至1910年7月,傅熊湘再次到长沙,任明德高等学堂教职;另一方面继续为营救宁调元而四处奔走。宁调元被释放出狱北上北京任《帝国日报》总编辑,傅熊湘仍在长沙任教职。1911年7月,傅熊湘与宁调元一道再次到沪,参加了《南社丛刻》的编辑工作。不久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高潮迭起,他与南社社友陈去病、张默君一同编辑《大汉报》鼓吹革命。次年,返长沙任《长沙日报》总编辑,兼职省师范及长沙各中学。期间因反袁激越,被列入湖南黑名单之首,傅熊湘微服出逃,奔回醴陵。然而醴陵城也风声很紧,傅熊湘最后通过南社好友刘骧的关系求助于玲珑馆妓女黄玉娇。黄玉娇正脱籍在家,闭门谢客,见傅熊湘无路可逃,侠胆顿生,毅然收容。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被傅熊湘写下了怀念黄玉娇的长诗《红薇感旧记》,并以此为题向南社社友广为征诗,为此,有“补白大王”之称的南社社员郑逸梅专门撰有《傅屯艮之<红薇感旧图>》一文,记录颇详,笔者不厌其详全文录出:

故词人傅屯艮,别署红薇生。狂侠温存,蜚声南社。曾倩画家作《红薇感旧图》,广征题咏,裒成《红薇感旧记题咏集》。既写定,不幸遭火,成为灰烬,不得已,乃求南社社刊,及《长沙日报》所存者,重录一过,柳君亚子资助之,遂得付梓问世,图一为黄宾虹所作,坡麓间结屋数椽,高树荫覆,古衣冠人偃坐其中,作谈笑状。题有诗云:“高馆移栽宫样花,不随凡艳斗春华。他年合抱婆娑树,几辈秋风怅日斜。”一为蔡哲夫所作,则以疏旷胜,蕉竹参差,奇石兀立,长廊接屋,短垣外缭,词人傍婵娟坐,古意盎然。哲夫有题云:“乙卯秋七月十七日,予在泉唐吴子和陆贵真二女史家,为屯艮社友曾画是图,去年长沙之役,毁于火,今属补绩。回首四年间,吴陆二姝,亦不知何去矣,吾之感旧,未审较屯艮熟深耳。”又张丹翁亦有题云:“党锢知名旧少年,一从离乱得相怜。蝶因避雨劳花护,燕不营巢误月圆。未及成阴传画稿,可堪本事入诗笺。禁垣仿佛前尘在,辜负星辰夜夜天。”盖民国初元,屯艮主《长沙日报》笔政,诋毁项城,不遗余力,癸丑事败,汤芗铭督湘,受袁密令捕党人,大肆屠杀,而屯艮亦在缉捕中,仓卒归醴陵,人莫敢纳,会其故人刘镜心有所夙识妓黄玉娇,方脱籍屏客,遂过其家,玉娇故豪侠,款洽甚隆,屯艮得避耳目,安然无恙,心殊感之。草《红薇感旧记》,邮示亚子,亚子为作《玉娇曲》,传诵一时。题咏集中附有玉娇小影一帧,眉目秀美,服御朴素,不类勾栏中人。是集文凡二篇,诗一百六十八首,附录九首,词十首,曲四首,洵洋洋大观,然为非卖品,流传乃绝少。予获其一,至今犹珍藏箧笥间。

1916年,袁世凯自毙,傅熊湘重获自由,仍重主《长沙日报》。1920年7月,又先后出任湖南省长署秘书,省议会议员,第三十五军参议,湖南沅江县长,安徽民政厅秘书,安徽棉税局局长的职。然宦海不测,非其所好,亦非其能,故不著声迹。1924年1月,傅熊湘与南社社友陈去病、刘约真等人创南社湘集于长沙。4月6日,南社湘集举行第一次雅集,傅熊湘选为社长。1928年,傅熊湘出任湖南省中山图书馆馆长,1930年夏,中山图书馆毁于大火,正在病中的傅熊湘疾复大作,乃赋《水龙吟》,有“玉轴扬灰,龙文折柱,吾衰安寄”之叹。是年长沙报馆又告焚,傅熊湘仓皇匿居长沙南门,次日乔装出走汉口,尘垢满身,故旧皆不能识其面目。途中肺病大作,沿途乞食果腹。12月行至安庆,12月15日病卒于旅馆,后归葬于湖南醴陵西山红拂墓次,故旧为刊《钝安遗集》。

傅熊湘勤著述,撰有《钝安文选》、《废雅楼说诗》、《废雅楼闲话》、《京锡游草》、《环中集》、《环社集》及《文通削繁》等。

于 建 华 简 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闻乐不乐斋。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坊》、《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丹青遗痕弥足珍》、《闲敲棋子赏书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拍回书画细赏玩》、《小篆入门》等。

于建华  书法作品

于建华  扇面作品

于建华  作品

智凯居士作品—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

于建华《行草》对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