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二十一)白话版

(2006-02-23 19:02:41)

原文来自缠中说禅

译作者:缠终禅

夫世人之痴,不离颠倒妄想也,主客不辨、非我为我,妄认主人而造无间之业矣。世之为我者,诚非我也,六识之眼耳舌鼻身非我,意亦非我矣。即如现代科学之角度,眼耳舌鼻身意皆生理之过程,而所谓自我意识乃愚痴之妄执也,若无社会环境之共业,则断无如此之自我意识,世人之我、自我意识者,皆因缘和合之妄识妄见矣。

世界上痴迷的人,不能离开颠倒非份的想法,作主,作客不能分辨,把不是我,当成是我,认错主人,而造成没有间断的行为产生出恶果。世界上的人所说的我,实际上并非真我,六识的眼、耳、鼻、舌、身不是我,意也不是我。即使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生理的过程,而所谓的自我意识,仍然是冒昧的人虚妄的执念,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共同行为,就断然没有像这样的自我意识,世界上人的我,自我意识这些东西,都是自因和助缘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胡乱的想法以及胡乱的见解。

複有痴人,执六识非我之名言,于六识外求我者,谓之以灵魂、精神、阳神、阴神、魂魄、鬼、不死者、主宰、上帝、大梵、大道、无极、本心、本原、灵灵昭昭者等,诸如此类,皆意之妄测也,究其源,乃贪嗔痴疑慢之妄业所显,如盲修瞎练缘宿业而有所谓出神、灵魂出壳、见神见佛见魔见主之经验者,即触恶缘而不自知反以之为宝也,真痴人矣。

还有一些痴迷的人,执迷于六识不是我的名言,在六识之外寻求真我,称这种东西叫作灵魂、精神、阳神、阴神、魂魄,鬼、不死的、主宰、上帝、大梵、大道、无极、本心、本源、灵灵昭昭之类的,诸如这类的东西,都是意识的非份的臆测想法,追究其根源,仍然是贪、嗔、痴、慢、疑的虚妄不实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如果这样盲目的修、胡乱的练,由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善恶业因,而产生出所谓的出神、灵魂出壳、见到了神、见到了佛祖、见到了魔鬼、见到了主人的经验,就是触动了罪恶的因由,而自己不能认知,反而把这种东西当作宝贝,真是痴迷的人,

凡所有相,皆虚妄也。世人好论所谓眼见为实、亲身所历,不知身、眼之构造、功能、所见所历皆业之所显,何有实哉?禅者,非名言,亦非所谓实践,名言、实践乃业之所显,皆不离生死流转之无明妄业所缠矣。依缘可得,依缘可失,诚无所得失,业之藏显也。禅者,无修无证,非关名言、实践,即能“逃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绝待无对,犹担尸之痴汉、弄影之愚人也,如此好论虚言、实证之愚人痴汉,古今多矣。

凡是所有能看得见的东西,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世界上的人喜欢谈论所谓的眼睛看得见就是实在的东西,亲自感受到、经历到的东西,却不知道身体、眼睛构造、功能,所看见、所经历都是行为的表象,哪里有真实的东西?禅这种东西,不是著名的言论,也不是所谓的实践,著名的言论、实践仍然是行为的表象,都离不开生死之间不断地流动变化,莫名其妙地、虚妄不实的行为所带来的烦恼。顺着因由可以得到,顺着因由可以失去,实际上并没有得,没有失,都是行为的收藏与展现。禅这种东西,无所谓修,也无所谓证,跟这些著名言论、实践也都不相关。
即使能“逃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没有对立面,仍然是活着的尸体、把影子当成实体的愚昧的人。像这样喜欢谈论虚假言论、真实证明的愚昧痴迷的人,从古代到现代多着呢。

【绝待】 绝诸对待。对待是两方并峙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恶等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

夫禅,非关虚言,亦非关实证也。妖人惑世乱时,不外乎大言与异行。大言易识,异行难辨。若有此辈,万劫不灭、随意神足、一念可举黄河沙世界之沙数世界掷于虚空、置于指端,犹不离担尸、弄影矣。云门、法眼后,有这般痴汉,拈公案、行默照、看话头、斗机锋,以此为实修实证,世之愚人以讹为正、鱼目为珠,瞎人正眼、伤人慧命,良可悯矣。

禅这个东西,跟虚假的言论不相关,也跟真实的体证不相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蛊惑世界,搅乱时局,不外乎利用大胆地言说与不一样的行为。大胆的言论容易识别,不一样的行为难以分辨。如果有这样一些人,万种劫难不会消灭,随着自己的意愿游涉往来非常自在的神通力量,一念之间可以把如黄河的沙粒、世界的沙粒一样多的世界投掷到虚空之中,放置于手指之上,仍然没有离开活着的尸体,把影子当成实体的着迷愚昧的人。云门宗、法眼宗出现之后,有这样一些痴迷的人,学前人的参禅案例,采用默然静坐的方式,专门分析前人的发话的理由,与同伴之间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用这种方法当作实际的修炼,实体地证明,世界上愚昧的人把错误当作正确,把鱼的眼睛当作珍珠,把别人正确的眼光弄瞎了,把别人正确的智慧搞坏了,的确可叹可忴。

【默照禅】为宋代曹洞宗之宏智正觉禅师所倡导之禅风。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即以慧来鉴照原本清净之灵知心性。正觉认为实相即是无相之相,真心即是无心之心,真得即是无得之得,真用即是无用之用,故主张以'坐空尘虑’来默然静照,兀兀坐定,不必期求大悟,唯以无所得、无所悟之态度来坐禅。 此一禅风,被同时代之临济宗名德大慧宗杲强烈抨击,贬称其禅法为默照邪禅、无事禅、枯木死灰禅。盖宗杲之禅风,原即迥异于正觉,而强调藉古则公案来契入心性彻悟之机,故极力批评正觉派下人人默默面壁坐禅、放弃参悟修证之作法。对此,正觉作默照铭一文(全篇四言七十二句,共二八八字)加以反驳,提出默坐禅能使慧的作用活泼,能自然照彻心性之源底,乃佛祖正传之真禅;文中并讥讽宗杲之禅法仅是拘泥于公案之'看话禅’而已。[宏智禅师广录卷五、卷六、卷八、大慧宗门武库]

诗曰:

袅袅烟归树,悠悠尘洗心。云间山月色,石上海潮音。

净土犹成缚,明珠不属寻。光流天黯淡,醒醉酒空斟。

作首诗表述一下:

烟气缭绕升腾,归藏到大树里面,长久的尘埃洗涤着心灵。

云彩之中变幻着山水月光之色,石面之上显现出海潮的声音。

心中向往清净之地,没有想到这种想法也是一种烦恼。明亮的珍珠,不属于寻找的范畴。

随着太阳下山,天穹也渐渐暗淡下来,无论是醒来,还是醉去,杯中的酒总是斟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