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专栏(217) | 刘月英:孝敬母亲的一碗杂烩汤

沈丘专栏主编 / 露白(鹿斌)

沈丘专栏副主编 / 张杰民 刘彩珍   王倩倩

文:刘月英 / 图:堆糖

元旦佳节即将来临,人们为迎接这个日子,以多种形式庆贺,我很有幸参加了“香落尘外——沈丘专栏”举办的迎新晚会——采风、会餐、天南地北的沈丘文友在线上线下尽情地唱、跳、写、画、诗朗诵……大家欢聚一堂,我也跟着激情满怀地唱了一首《幸福在哪里》,得到了网友的鼓励。这不禁使我浮想联翩,想到了“元旦节日”这个概念,首次住进我脑海里的情景……

说到“  元旦”,自打我从小记事,一直到我上初中时的1962年元旦,之前别说像今天这样改善生活,还搞各种庆祝活动,压根儿就没听说过这个词,只是在家乡听说有“阳历年”这个说法。在我们家乡农村,没人把这个日子当回事儿!可是,在1962年阳历年那天,同学们在上课前便高兴地纷纷议论:“今天学校为过元旦,杀了一头猪,为我们改善生活……”

孤陋寡闻的我,首次让“元旦”这个词入住了我的脑海,为这个日子还杀猪改善生活,真是个破天荒的事!

在这里还是先给年轻的读者朋友介绍一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的概况。在那个时期,咱们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没有摆脱一穷二白的面貌,又屋漏偏逢连夜雨,连续多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子过得很苦、很难,“元旦”别说像现在这样,全家人高高兴兴地这样吃、那样喝、好酒好菜地摆满桌。在我的记忆里,除1962年学校在元旦这天破天荒地让我们过了一个令我终生不忘的“阳历年”外,我才知道那就是“元旦”。之所以终生难忘,是因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生的事太不寻常了!!

由于当时正值是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学校响应上级号召开展自救,利用几百号学生一日三餐在大伙吃自带的红薯时扔下的不少薯皮,炊事员收起来养了一头猪。元旦这天杀了,给师生们改善生活(也就是打打牙祭吧)。这个消息,对处在生活极度困难中的学生们来说,甭提有多高兴啦!

午饭时,我们还没走到饭场,那诱人的菜香、肉香已飘逸过来,沁人肺腑,吸引着同学们一个个加快了脚步,顿时把炊事员和大菜锅围了个水泄不通。老师见状,马上组织同学们排了两排很长的队。我排着队,焦急地等啊,等啊!尽管两个炊事员同时用两个大勺子分别为同学们盛饭,我还是觉得等了好长时间才到跟前。我看到锅里漂浮的一片片肥肉片(那时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吃上一点点肉 ),我真的好馋、好馋!看着为我盛饭的那位炊事员,把勺子往下一搲,几片肉搲了进去,另外还有豆腐片、细粉、白菜、红芋片面炸的丸子……我的心顷刻间嗵、嗵、嗵!猛烈地跳动起来。看着炊事员把那勺烩菜倒进我端的茶缸里,我激动得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我想到了刚下世还不到一年(1960年底农历腊月二十八日过世)的父亲,心里流着泪说:“爹!如果您老还在,今天就能和我娘一起品尝这碗难得的杂烩汤了……   ”

我的伤心流泪同学们并没有看到,因为大家的眼球都被锅里的菜吸引住了……

同学们一个个兴奋地享受着碗里的美味佳肴,吃得津津有味儿。而我却急忙端着这碗烩菜离开了大饭场,回到教室。我把作业本的后皮(牛皮纸的)撕掉,把茶缸口盖好,捻个纸捻把缸子口系牢,准备下午放了学回家,给饱经风霜、积劳成疾的母亲带回去。

我把这缸子菜放进课桌的抽屉里,不由自主地一会摸摸、一会摸摸,好像怕它跑掉似的。这碗肉菜放在我身边,我若是喝上一口汤,尝尝它的味道,兴许也能让我解点馋。可是,我再馋也不能尝啊!这可是我难得向母亲尽孝心的一点东西啊。

一节课本来是45分钟,可下午的这几节课,时间好像特别长,真怀疑打铃的工友睡着了或干别的事去了。整个下午的时间都过得太慢了!把我急得几节课都没听好,思想老是走神……

放学了,我带上这碗菜,沿着河堤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恨不得一步跨到家,给娘一个惊喜!  本来离家只有二里多路,我却感到非常地漫长,漫长……

我终于心急火燎地回到家中,娘见我急匆匆地回来,诧异地问:“你夜儿个(家乡土语即昨天)才走,不是说到星期六再回来吗,今儿咋又回来啦?”“娘,今儿是阳历年,俺学校喂了个大猪,杀啦!给我们改善生活了,每人两碗,我吃一碗,给您端回来一碗。”我向来知道撒谎不好,可是我不撒谎,母亲会忍心吃下这碗菜吗?父亲在世时,我还小没能力、没来得及尽我的孝心,59岁的他,就与世长辞了,这让我无限伤痛!父亲走了,母亲还疾病缠身,真怕……我不能在母亲身上留下遗憾了,一定好好地孝敬她老人家!这个念头像火焰一样在我心中燃烧着,燃烧着……可是,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的心愿啊!苍天不负有心人,今天这个小小的机会终于来了!怎不让我激动地热泪盈眶……

元旦节这碗有肉的杂烩汤,以现在的生活水平看,实在是不足挂齿。可是在没有摆脱困难的五十年前,它确实让我受折磨的心得到了一点安慰,为此那一天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2020年12月29日写于沈丘

相关链接:

沈丘专栏(76) | 刘月英 :今天是党的生日

沈丘专栏(53) | 刘月英 | 只为母亲开心

“中原红木杯” 第二届浣花文学奖征文启事

作者简介

刘月英,1945年生,河南省沈丘县人,退休干部,曾任县委编委办副主任。1983年4月被授予 “全国新华书店先进工作者”。文章分别发表在北京光明日报社《新天地》、河南省《老人春秋》、河南省《报告文学》、《大河报》、《周口日报》、《沈丘文学》、《新沈丘》等报刊杂志。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湛蓝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总监:徐和生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柳依依  暖在北方 胡迎春  尾子

主编:烟花    清欢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朱晓燕

美编:无兮    ETA    张婷儿   鱼的记忆。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  自在花开   眉如远山   西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0)

相关推荐

  • 沈丘专栏(239 | 刘月英:牧羊情深

    沈丘专栏主编 / 露白(鹿斌) 沈丘专栏副主编 / 张杰民  刘彩珍  王倩倩 文:刘月英  / 图:堆糖 前段时间曾拜读过张杰民老师写的<羊倌>一文,颇受感动,不仅激起我对"沈 ...

  • 沈丘专栏(234) | 刘月英:忆父亲

    沈丘专栏主编 / 露白(鹿斌) 沈丘专栏副主编 / 张杰民  刘彩珍  王倩倩 文:刘月英  / 图:堆糖 父亲名讳刘海龙,这个讲究又大气的名字在父亲生前很少有人这样称呼过,很多人背后都叫他" ...

  • 【现代诗刊专栏】刘月红•组诗外3首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1125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  总 编:梧丹梦 副  社 长:王笑一 主     编:紫衣云梦 副 主 ...

  • 沈丘专栏(212) | 刘彩珍:我在终点等你

    沈丘专栏主编 / 露白(鹿斌) 沈丘专栏副主编 / 刘彩珍   王倩倩 文:刘彩珍 / 图:堆糖 晚自习放学后,女儿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校运会,我报了800米." 还没等我开口 ...

  • 鸿雪诗人 刘能英 大都行 (五) 不是阳姑偷借色 哪来月姊一回红

    点击"蓝字"关注 鸿雪诗词 _ 做人要单纯,作词也要单纯. 人复杂了没人缘,词复杂了没词缘. -蔡世平 <<南园词话>> 诗品如人品,,平台亦有品- -鸿雪 ...

  • 工作室专栏8‖刘英丽:耐心陪着孩子缓缓而行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l ...

  • 刘月红参赛作品(236)【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亲母亲诗歌征文】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作者简介:刘月红,农民.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人.1975年出生,十六岁开始诗歌创作,至今共创作数百余首,创作小说<清波>一部,散文若干.部分见新浪博客 ...

  • 专栏|刘 英:致 自 己

    ‍ ‍ ‍ 致 自 己 作者:刘  英(湖南) 天亮了. 争气!!不愿相信,旧时会是一本笑话书.有些东西,经过了时间的沉淀,现实一再的掩埋,改变的只是容颜与时光,它定格在某年某月每一天,清晰如昨日,确 ...

  • 沈丘专栏(216) | 刘咏梅: 怀念父亲

    沈丘专栏主编 / 露白(鹿斌) 沈丘专栏副主编 / 张杰民 刘彩珍   王倩倩 文:刘咏梅 / 图:堆糖 2000年,我师范毕业前夕,父亲因病去世,到如今,已二十年有余.这二十年里,每至深秋或寒冬,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