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记忆”征文 | 宣化街,我心中的街 | 作者:赵向波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宣化街,济源城最古老的一条街道,自古就是济源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堪称“济源第一街”。他始建于隋开皇16年,即公元596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宣化”二字的含义,最早见于班固《汉书宣帝记》:“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纵释有罪为不苟,或以酷恶为贤,皆失其中。奉诏宣化如此。岂不缪哉!”简言之,是为“传布君命,教化百姓。”宣化街由此而得名。
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沧桑,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商家不绝于耳的叫卖声,熙来攘往的人流,一如既往地向世人展现着宣化街作为济源城第一街的热闹与繁华。
我的家最早住在宣化街中段,路南人民商场与宣化百货楼之间的胡同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尿骚胡同”。出门上宣化街最多也就30多米远,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对宣化街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我的童年、少年及青年,20多年的时光都是在宣化街上度过的。
童年,宣化街就是我和玩伴们的大玩场。从家门口的人民商场、宣化百货楼,马路对过的工艺美术厂、二工局家属院,西边的工区大楼、新华书店,东头的小十字、大十字,处处留下我们相互追逐、嬉笑打闹的身影。玩累啦,就一屁股坐在新华书店的水泥地上,软磨硬泡地翻看几页心仪已久的小人书,或者到百货大楼的小书摊上,拿出大人们给的一分或两分硬币,看小人书。往往看着看着就忘了回家、忘了吃饭,甚至有好几次被父母拧着耳朵领回家去。
最喜欢的是宣化街的夏夜,天气炎热,家里没电风扇,大人小孩就在宣化街上扫出一片干净地儿,夜宿宣化街。大人们先是搬把椅子坐在路灯下纳凉聊天。对于孩子们,那便是玩耍的最好时光,疯跑着、追逐着,叫喊着,一起玩捉迷藏、砸四角,扇烟纸,或在路灯下斗鸡、捉蟋蟀,玩的昏天暗地,不亦乐乎。这时,也会传来大人们叫喊着自家孩子的声音:孬蛋、小毛、毛妞回家睡觉……
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将家里唯一的一辆破自行车打磨拾掇一番,全部漆成绿色,作为我的教练车。父亲骑车载着我,来到宣化街东边的人民广场教我骑车。当时的人民广场中间是一条环形跑道,碎石子、炉渣铺就,南边偏东为灯光球场,西边是一座戏台。我就是在父亲的指导下从人民广场学会了骑车,斜跨蹬半圈,到正式坐上车座,中间摔了几次后,才真真正正学会骑车了。
小学三年级,县城举行学生艺术节,我是小号手,妹妹是小鼓手,我们兄妹俩都参加了汇演。汇演就在宣化街,宣街道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给我们每人做了一件白衬衣,海军蓝裤子,买了一双白力士鞋,帅气漂亮的很。汇演队伍从宣化街东头走到西头,又从西头折回来走到人民广场集中。当时能够作为“小演员”参加演出也是神气的很。
记忆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观看文艺演出成了人们一年一度最为期盼的一件事。“昼看演出夜赏灯”,成为人们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铿铿锵”、“铿铿锵”,锣鼓声由远而近,沉寂了许久的宣化街开始热闹起来。十里八乡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几乎全集中到了城关镇(济水办事处的前身),全挤在了狭窄的宣化大街。围观的人群可谓“里三层外三层”,那真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擦踵,盛况空前。街道两旁商铺的窗台上,房顶上,树上,到处是人。大点的孩子从人缝里钻到前面,小点的被大人扛在肩上或骑在大人的脖子上,家住城里的老人们在儿女们的搀扶下,早早便占据了有利位置,或坐或站着,等待着演出队伍的到来。挤不进去的人们只好踮着脚尖,或站在高凳上、自行车和摩托车上,一个个伸长了脖子,那着急忙慌的样子,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上前去,看它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然大家都素不相识,甚至从未谋面,但都满脸的笑容,一脸的喜气,大声地说着、笑着,和着那有力的、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塞满了这窄窄的街道。此时的宣化大街处处人声鼎沸,一派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
巡演的队伍一般只在宣化街东西两头、大小十字停留、表演。按惯例,政府机关的队伍走在前面,各乡镇、企业厂矿紧随其后,各自组成一个个方阵。舞龙、耍狮、踩高跷、骑驴、旱船、背背装、小鬼摔跤、大头娃娃、蚌壳女……演员们一个个身着鲜艳亮丽的服装,卖力地演着、耍着,精彩的节目,滑稽的表演,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的笑声、叫好声和震耳欲聋的掌声。那骑“毛驴”的老太太,脸上涂着厚厚的一层胭脂、贴着一粒大大的“黑痣”,抽着旱烟悠然自得,后面的老头猛地拍了一下“驴屁股”,受惊的“毛驴”立刻发狂地叫着,前仰后颠,吓得老太太“惊慌失措”,丢了烟杆儿,拼命抓着缰绳,和“驴”一起向前狂奔……民间传统的锣鼓有威风锣鼓、盘鼓及腰鼓,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人们或抬或背,或将其置于车上。几条精壮汉子手握鼓槌,铙钹手将连着铙钹的红带在手上缠紧了,“咚咚锵”、“咚咚锵”,可劲地敲着,拍着,伴着充满阳刚之气的呐喊声,响彻云天……腰鼓队伍中除了年轻的小姑娘,也有四五十岁的大婶大妈,蹦着、跳着,奋力敲出各种花样……这一刻,人们似乎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性别和身份,一起融入了喜庆、热闹的气氛中,一起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中……
晚上,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街道两旁的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巡游队伍的彩车上,嫦娥奔月、摘桃献寿、猪八戒背媳妇、卫星上天等传统和现代、各种各样的彩灯,在现代声光电技术中,全都亮起来了、动起来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整个宣化大街亮如白昼,处处火树银花,流光溢彩,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那时候,彩车彩灯巡游、民间文艺汇演几乎全集中在宣化街上。直到以后济水大街、天坛路、文昌路、沁园路等城市街道的陆续“诞生”,这条古老的街道才算完成了他的使命,正式成为一条商业街。
我的初中就读于联中,就在宣化街的东头,现在已经改成济水一中,并且已经成为济源市最好的中学,后来我的儿子也是在济水一中考上了济源一中。那个时候,每到夏季,奶奶就会在人民商场前摆摊卖冰糕,一开始用的是一个泡沫箱,最多起30根冰糕,后来生意越来越好,父亲焊了一个小推车,又买了一个冰柜。我也经常帮助奶奶去北街娃娃头冰糕厂批发冰糕,那时候娃娃头冰糕卖的可好。有时候正睡午觉,被奶奶叫醒去起冰糕,心里一百个不愿意,还和奶奶顶嘴不想去,现在奶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每每想起心里是那么的后悔。
高中时光是在济源二中度过的,济源二中也在宣化街的东头,紧挨济源宾馆。高中三年,难忘的是我们每天早操从宣化街这头跑到那头,路面上哪有个坑都知道。同学们纯真的友谊在每天早上朗朗的读书声中浸润,在早操整齐的步伐中发酵,在毕业离别时互道珍重的再见声中升温。高中三年,我和同学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情谊。那时候我担任学生会干部,在班里也是班长,每到周末,我会邀请一些山里的同学到我家打打“牙祭”,有时还会到职工俱乐部看一场电影。高一时候,学校组织学生到宣化街上的大礼堂看了一部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我记得男女同学哭的稀里哗啦。如今,济源二中已经改建成宣化小学,教学楼上“宣教立德化育勉行”八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这八个大字是宣化含义的延续和延伸,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是济源的未来和希望。
1997年因城市发展,我家所住地方要建槐仙大楼,我们全家搬迁到周园路西街新村,至今难忘当时离开故土家园的不舍心情。
虽然离开宣化街已有二十多年,但每次来到宣化街,总有一种莫名的感慨和激动,内心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二十多年过去,宣化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宣化街路面坑坑洼洼,又短又窄。现在的宣化街经历了数次的扩宽和改造,宽敞了许多,已经从原来短短的窄巷发展成商业文化长街。尤其夜晚的宣化大街,霓虹闪烁,灯火通明,人流如织。槐仙夜市热闹非凡,一排接一排的小吃品种繁多,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再看宣化街上的楼,原来的宣化街只有百货楼、邮电大楼、工区大楼,现在的宣化街已经是高楼林立。曼哈顿、建业超市、建业步行街、槐仙大楼、南华商场还有修葺一新的汤帝大厦都是老百姓经常光顾的地方。原来的宣化街没有公交车,现在的宣化街不仅有公交车还免费乘坐。
抚今追昔,如今的宣化街在勤勉奋斗的济源建设者们手中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城市发展欣欣向荣,就像槐仙大楼前的那颗百年大槐树,虽历经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
宣化街凝聚着济源城千年的历史,更承载着济源人不老的情怀。无论是乡下人,还是城里人,或多或少都与宣化街有着割舍不掉的情缘。宣化街,它记录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时的美好时光,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时光如何变幻,宣化街都是我心中最重要的街,那里有我亲人的足迹,那里曾经是我温暖的港湾,那里永远是我的家。

作者简介:赵向波,环球集团工作,爱好文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