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身边的珍稀濒危植物——苏铁
苏铁(Cycas revoluta)对于很多人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优美的观赏树种,如一件件活艺术品般在矗立在园林绿化和庭院绿化中,已普遍栽培至大江南北。其树形古雅,枝干粗壮坚硬,很少分支,羽状叶常簇生于茎顶端,幼叶呈拳卷状,成熟叶片向上斜展呈“V”形,边缘往外反卷。其叶开展状如传说中凤凰的尾羽,株型又颇似芭蕉类植物,故又有“凤尾蕉”之称。相传它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铁元素,当其濒临衰竭之时,若施以铁粉,或将铁钉钉入其茎内便能使其复苏焕发生机,这便有了“苏铁”之名。另一种说法是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铁而得名,俗称“铁树”。
苏铁是雌雄异株植物,属于裸子植物。雌球花(“雌花”)在植物学上叫大孢子叶球,在雌性植株枝顶叶丛中形成,呈球状,大孢子叶密生淡黄色绒毛,上部羽毛状,下部两侧常生有2-6个胚珠,授粉以后可发育成红色的种子。雄球花(“雄花”)是雄性植株上的小孢子叶球,刚形成时为致密的锥形球,相当于“花蕾”,慢慢伸长为圆柱形,小孢子叶散开,整个“花序”状如巨大的“菠萝果”,又似金光闪闪的“大玉米棒子”。苏铁一般花期一周左右。因个体差异大,开花的时间可从6月中旬持续到7月上旬。有些植株还会出现“双花”甚至“多花”现象。南方地区一般10年以上才可开花,长江以北地区则几乎终年不开花。故有“铁树开花,哑人说话”、“铁树开花马生角”、“千年铁树开了花”、“铁树开花千载难逢”来比喻发生了极其罕见的新鲜事。
苏铁雌球花(大孢子叶球)
苏铁雄球花(小孢子叶球)
苏铁小孢子叶下着生许多小孢子囊
囊内产生许多小孢子(花粉)
苏铁原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各地常有栽培,喜暖热湿润环境,不耐寒冷,生长甚慢,寿命却长,可达200甚至千年。据上海植物园工作人员多年观察,苏铁在上海地区完全可以露地种植越冬,但-5°及以下时则需适当保护越冬。长势良好的叶片一般可以保持3年及以上,若生长不良或受冻害或虫害,则常被剪去,使其重新发叶,以保持优美的观赏性。
苏铁经历2021年1月上海罕见低温(-8℃)后
重新发出的新叶
苏铁是地球上现存种子植物中最为古老的种类之一,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亿8千万年的地球古生代二叠纪恐龙时代。第四纪冰川来临时,北半球所分布的苏铁类植物出现大量灭绝。在我国,因青藏高原、秦岭等的阻隔因素,我国南方所分布的部分苏铁类植物才幸免于难。现存的苏铁类是众多祖先类群遗留下的少数后裔演化而来的,因此苏铁这类孑遗植物被国际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其对研究中国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古生物、古生态、古地质、古地理以及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此外,苏铁茎内含有丰富的淀粉,在我国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2年),苏铁产地的农民常挖掘苏铁树兜,去皮后切成薄片,碾成粉末并在水中漂洗,除去有毒成分后制成淀粉,供食用,俗称“西米”。同时,苏铁全身均可入药,其根、叶、种子、树干入药有不同的药效,叶片提取物还有抗癌活性等。
苏铁新叶呈拳卷状
苏铁成熟叶向上斜展呈“V”形
苏铁种子(外种皮红褐色或桔红色,中种皮白色,木质,顶端有尖头)
苏铁始花期株龄较迟,一般从种子萌芽到成年植株开花需要十几年,又因雌雄异株,并常有雌雄异熟现象,雄球花比雌球花往往早开1周左右,故在自然条件下传粉效果差,结实率很低。野生苏铁属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范围狭窄,生长缓慢,种群竞争力弱,加之人为乱采滥挖,生态破坏严重,使其数量急剧下降,亟待保护。《中国植物志》记载现存的苏铁科共9属约110种。我国有苏铁属约23种,其中濒危等级为极危(CR)的11种,濒危(EN)的8种,易危(VU)的2种,近危(NT)的2种。1999年均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全部为I级保护植物。苏铁科所有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目前上海植物园引种和迁地保存的苏铁属有苏铁和篦齿苏铁,苏铁正处于盛花期。
图:王玉勤、付艳茹
审核: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