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给孩子吃“聪明药”助力的家长是太糊涂
【家教智慧 第782期】
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为了给孩子高考复习加把劲,每个家长都是想尽民千方百计,除了给孩子加营养,还有不少家长搞来了所谓的“聪明药”喂给孩子!
世上难道真的有聪明药?4月2日钱江晚报说,“临近高考“聪明药”流行 吃了真能让人聪明?别信!”
报道说,这种聪明药并非是今年才有的,去年就有孩子在吃了。
家住杭州的一位女士,孩子今年上大一。去年四月,孩子成绩排名下降明显,全家都很急,听说了“聪明药”,就打算买来试一试。
女士说,“最初按照一天一颗的剂量,吃了一个月,成绩也没有进步,于是我便增加了一倍剂量。孩子自己说上课不像以前那样累了。”
高考后,家长给孩子就停了药。可是现在问题来了,“断药后,孩子的睡眠变得很差,经常睡不着,直到现在,一年过去了,睡眠也不好。脾气更是变得像一个火药桶,动不动就发火……”
浙江省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正中心副主任、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官胡钟鸣说:“所谓的‘聪明药’并不是真的提智商,只是帮助长时间集中精力从事某件事而不感到累,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成果。”
这类药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也就是与我们常说的冰毒相似。长时间、大剂量服用也会产生成瘾性。上面那位女士上大一的孩子,现在情绪不稳定,其实就是停药后出现的“药瘾”反应。聪明药虽然“助”孩子考上了大学,但现在身心却出现了问题,这甚至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一生,实在是得不尝失啊。
孩子的教育不是童话,家长不要寄希望有一个秘招能“点子成龙”,更不能指望让孩子今天吞下一片药,明天就能变聪明。现代社会,我们不再信天信地信鬼神,但也不能盲目相信打着科学幌子的各种骗子。孩子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揠苗不会助长,考试分数不会在一夜间飞升。任何违背孩子成长规律、教育规律的妙方秘药都是骗人的。
高考临近,家有考生的家长要想真正帮助孩子,除了科学配餐、适当增加营养之外,最为关键的是保持家庭正常的生活状态,让孩子心态坦然,情绪稳定;家长要做到“内紧外松”——就是莫让孩子感觉到全家都围绕着自己的高考转,家长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与孩子正常交流。孩子若不提学习、考试、成绩、名次等,家长就不要主动提起;孩子若是自己提起,家长既不要表现出过度关注,也不要表现出漠不关心;孩子成绩若提高,要为他高兴,若有下降,要适当鼓励;高水平的家长,总是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时刻看到了他的努力……如是,孩子对待复习和考试,就会保持一种平和、上进的心态,不妄自菲薄,更不妄自尊大,进不骄,退不妥,才会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益。
临近高考,眼见孩子成绩上不去甚至下降,最着急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但家长无论如何着急、焦虑,也不能乱了方寸,病急乱服药,更不要盲目跟风、随大流,随着糊涂家长做糊涂事。家长一定要牢记,高考复习,提高成绩,是孩子自己的事,你任何的直接参与,都是对孩子的叨扰,都是帮得倒忙!要想孩子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该干嘛干嘛去!”家长对孩子放手,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孩子高考最大的支持!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