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本打天下——高考高分密码解读(1)
【第285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86)
一本课本打天下
随着高考报名工作的基本结束,高三学生已从毕业班的准高考生,变成了2018年的正式高考生,高考开始进入了倒计时阶段。高考备战正如火如荼。
走进毕业班教室,第一感觉是只见书山不见人,映入眼帘的每个书桌上一摞摞、一排排的书籍资料,一个个神色严肃、面孔黄瘦的学生蜷坐在书山卷海之中。揭开书山,但见各种复习资料名目繁多:课本全解,课本详解,习题大全,复习指南,复习要点,习题精讲,考场必备,考试冲刺、满分作文、高分秘籍……每门课程都有十几本甚至败十本的的配套资料……望着这些山一样的资料、习题,我的头禁不住有点疼:学生们生什么时候能才能读得完啊,或许有的到考试也看不完,有得或许没看过,还或许,根本不需要看……
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哪有什么复习资料,就是一本课本,连一本基础训练都没有。遇到个勤快的老师,复习考试的时候,出个复习提纲,写在黑板上,我们一一抄下,算是比较幸运得了。
后来,学校有了个手推式的油印机,老师便把提纲刻了版印了出来,免去了我们的抄写之苦,但是也苦了老师,十几页的版刻出来,手上都磨出了血泡。闻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提纲,感激着老师手上的血泡,我们感到幸福极了!因为不是每个老师都会刻板,不是每个班级都能用上油印的提纲!
到了毕业那年,遇上一个生性“懒惰”的数学老师,复习时不仅不给我们印提纲,竟然连总结也不给我们总结,每到复习课上,交待完复习内容,他便完事大吉,硬要我们自己总结,而且还要上交,当时我们都觉得这个老师“真可恶”,该老师干得活,却让学生去干。但慑于师道尊严重,虽没自己总结过复习提纲,但也只有硬着头皮去干。没想到,后来还真总结出了门道,厚厚的课本,原来看见就头痛。总结上一段时间后,竟然发现课本上原来也没多少东西,抽筋去皮,一本课本提炼完毕,竟然只有几页小纸。每当有题目不会的时候去老师,老师只是说,“看看你的提纲再来问我”,也没想到,哪几页小纸也竟那么神奇,看过几遍后,那些难题竟也迎刃而解。后来数学老师说“万变不离其宗”,题目都是从课本知识变来的,再难的题目也能从课本里找到答案。而且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其他学科也都可试试。这一试,各科都是很灵验。那一年,我们班考试成绩特别好,考上的同学也是我们学校那几年最多的一年。
后来,我知道,这种办法有人叫做“把书读薄”,“把书读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知道,不管什么样的题目,都是根据书上的内容编出来,只要把书读透,再难的题目也能做得上来。
现在,看着学生复习,一本接一本地读,一本接一本地做,却把课本束之高阁。做了无数的题,难题却还是不断涌现,想不通,找老师,有时老师还未讲完,学生已恍然大悟,为什么,题目中隐含的一个定理学生未想到,教师一点,即刻便通,但不点却不通。究其原因,课本未通、未透也!
因此,给备考复习的同学一个忠告,要抓住课本,把课本读薄,把课本读透,把课本读通,便能举一反三。否则,舍本遂沫,钻进题海,题是做不完的。一个题只考察一个或几个内容,做了很多题,但所学的内容仍可能有遗漏,而且如果这些题目都是侧重于一个内容,那就更危险了,考试考住这个内容,算你幸运,一旦考不住这个内容,你可就惨了。所以,要抓住课本,不论出题者多么高明,他都不能超出课本内容范围,只要在课本内容以内,我们便有法解决它。也就是说我们复习的要诀是:不要以千变应万变,而是要以不变应万变。
一本课本打天下!把握课本,所有考试,包括高考,便能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