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纳雍这个偏远山村藏有一所百年老校!

纳雍县百年老校——永安小学简史

纳雍县沙包镇永安小学来源于私塾,它经历了龙家私塾龙家学堂水淹坝国民小学永安国民小学永安小学等几个阶段,有着百余年的办学历史。

永安小学创建于清朝光绪中叶,创始人为龙德胜,他是当地富家子弟,毕业于省外学校,深知家乡文化落后,于是放弃外地的高薪聘请,回乡发展家乡教育,并邀请他的同窗在自己的家里开办“龙家私塾”,那时私塾只教《百家姓》《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没有开设其它科目。

当时正值战乱和国家动荡时期,百姓贫穷,思想落后,送子上学的人很少,就是勉强去学一年半载,也只是为了七月半会写几个包烧给死去的老人就心满意足了。“龙家私塾”开办两个班,招收学生12人。由于周边学校较少,私塾服务半径宽,学生逐年增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龙德胜之子龙树芬于西南法政大学毕业后,自己捐资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校舍,创办“龙家学堂”,聘请西南法政大学王教授为名誉教务主任,聘请他的同窗周明久、刘梅斋(二人均为秀才)任教,还聘请了四川的王炳银、水城郭某等为任课教师,这时开设的课程除《国文》《四书》《五经》外,还兼教算术等其它科目。

几年后,学堂发展到5个教学班,学生200余人,教师10人,学堂声望很高,引起了纳雍首任县长潘白坚的高度重视,建议“龙家学堂”申报为“国民小学”,得到潘县长的关怀和帮助,申报很快获得上级批准,定名为“水淹坝国民小学”(简称“水淹国民小学”),并任命龙树飞为校长,但当时教师的工资还是由学生家长供给。

后来一些文化人认为“水淹国民小学”不吉利,经推敲,在“水”字上方添一点一横,改为永;将“淹”改为“安”(“淹”方言读音“安”),遂将“水淹国民小学”改为“永安国民小学”。这就是如今永安小学的来历。

在解放初期,因“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运动,学校停办了一年,“运动”结束后,上级委派教师杨天益、杨汉辉等人到水淹坝再次恢复永安国民小学。1957年8月,根据上级指示,永安国民小学拆迁到秀才坝村一组,更名为“永安小学”。(1958年成立“公社”时,公社名称为“永安人民公社”,有可能是受永安小学这个名字的影响)当时修了6间共计不到400平方米的木房做教室,教师8人,学生200余人,由高明武担任校长。

1959年至1960年,由于过“粮食关”,师生生活极度困难,学生大幅减少,有的教师眼见撸起铺盖就要回家,经高校长耐心劝导才留了下来,熬过了难关后,学校恢复正常,师生又逐年增多。“文革”期间,学校成立“战斗兵团”,小学生全部是“红小兵”。永安小学先成立“送瘟神战斗兵团”,后来上方有关人士说这个兵团是“保皇派”,又重新成立“重头越战斗兵团”,逢场要上街搞宣传。还提倡“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由各村选派代表到学校进行“管理”,每个班每堂课都有一个“代表”(大部分代表一字不识)在讲台上坐着,嘴里唅着大老巴斗(皮烟杆),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监视”老师上课,放学后还要集合听“代表”们发表“演讲”学生才能回家。“走资派”也经常被押到课堂上接受学生批斗,学校教学秩序严重受到影响。但是,除个别外出“经风雨、风世面”、参加“大串联”外,大部分教师还是坚守岗位,学校没有停课。

1973年在上级的重视和关怀下,由上级拨款,政府号召群众和师生投工投劳,挖地基、背砖、背砂等,教师还带领学生到25公里以外的通德河去扛滑竹、扛木料,修建了一橦600多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教学楼。

学校规模再次扩大,师生又增多,上级更加重视,于1975年9月开办了戴帽初中班。从此,学校开始展现自己更大的辉煌,为国家高中、中专、中师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历年中考录取率居全县同级同类学校首位,该校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受过多次表彰和奖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该校工作的教师中,有三分之二的是从本校考取中专或大专毕业后又回该校工作的。

1976年,上级又拨款修建了900多平方米砖混结构教学楼,师生大幅增加,教师从15人增加到22人,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

1984年,上级同意永安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又拨款增修了4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增加校园活动面积3000多平方米。

2005年,学校中考各科均分曾获全县同级同类学校第一名,获县政府奖金6万余元,2007年-2010年学校在全县二类初中八年级抽考和九年级中考中,连年获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获县政府奖金每年3万余元。2007年12月县教育局送给该校价值价值十万余的图书和教学仪器等。到2008年,全校有教师35人,学生1124人,学校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朝着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方向迈进。

永安小学走过了风风雨雨的百年沧桑,跨越了荆棘坎坷的历史征程,踏破了惊涛骇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来到了今天。没有永安小学的创办,也许永安这片土地还是一片漆黑,永安人民还在愚昧中徘徊。

永安小学用心血作甘露,孕育了千千万万的幼苗;用汗水作墨汁,培育了一代代的知识人才。永安这片故土上的几代人民,以及从永安走出去的在外工作的人们,有谁不是先在她的怀抱里哺育后才成长?又有谁吃水能忘挖井人呢?

我们要赞颂永安小学的创始人——龙德胜先生!让他的精神在永安这片故土上永远生辉。

永安小学历任校长

解放前:龙德胜、龙树飞、龙玉久、杨朝元、龙玉坤、龚树兰
解放后:杨天益、高明武、陈林、高正荣、李珍云、韩国文、高正学、陈光友、陈厂、周鋆、陈启仁、龚技、周雍、杨昌俊、郭加付、汪银贵、李玉华。

2020年8月

作者简介:陈光友,贵州纳雍沙包人,从教三十余年,沙包镇教育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现已退休,闲暇时整理一些有关乡村教育发展的文字聊以自慰。

(0)

相关推荐

  • 痴人怀梦 | 一棵小草向天歌

    一棵小草向天歌 我的父亲,他出生在一九三八年的腊月十一日.我小时候就常听祖母对我说,我的父亲就是她逃兵荒的路上出生的.腊月十一日这一天,她除了逃兵荒外,还遇上大雪下个不停. 我的父亲就出生在湖北荆门拾 ...

  • 母校丨黄㛚中学的过去与今天

    本平台广泛征稿,其中 "黄㛚中学"相关稿件优先发布 母校--黄㛚中学,从创办到如今,半个世纪以来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子入校.毕业,从你开始与她有交集的那一刻,她似乎就能记住你的一切. ...

  •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中国的乡土社会,从来都是一个由熟人构成的社会. 和城市相比,农村有着更为紧密的人情关系,乡亲邻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在这样一个天然的封闭环境里,法律很难得到有效实行. 就像网上说的,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那 ...

  • 古蔺偏远山村,一个农民的兰花情结

    我是徐刚 这是我的故事 我叫徐刚,71年的,在家里弟兄姊妹中排行老大,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四川省古蔺县一个穷山沟沟里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小时候稍微有点点调皮捣蛋,特别是爱偷偷私自下河搬爬海.透黄蟮.捉 ...

  • 今天上午的门诊,一个来自偏远山村的患者,...

    今天上午的门诊,一个来自偏远山村的患者,无意中透露了一个治疗关节疼痛的偏方,起初并不在意,但患者说用了之后效果很好,我便详细询问偏方的组成,发现这个偏方并非那种随意而为的方子,今天就贡献出来,希望能帮 ...

  • 国外偏远山村,出现一群爬行人,走路靠四肢爬行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家园,小到细菌微生物,大到各种动物和人类,都在这个星球上有着各自的生活.在不同的动物类型里,有着不一样的运动方式.比如说,螃蟹依靠身体左右两侧排列的一对螯和四对脚来运动 ...

  • “山沟经济”如何激活?看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唤醒偏远山村

    谁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个只有留守老人.妇女和孩子的空心村.穷山沟,村里一半房屋无人居住,屋顶坍塌,墙面剥落,破败不堪. 朱家林的巨变,要从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说起.今天地道农旅·地道君就要带你走 ...

  • 这位外地人来了之后,丰顺这个偏远山村大变样

    粉輋村地处丰顺县潭江镇东部,分布10个自然村,全村人口共166户,960人.粉輋村区域总面积1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908亩,耕地面积420亩.因地处偏远的山区,路窄弯多,人民群众出行困难.自2016 ...

  • 缅甸偏远山村修路预算申请三年批不下来,贫困村民只能自费修路

    [缅甸中文网讯]缅甸克耶邦消息,近日以来,因为当地政府迟迟没有下拨修路财政补贴,帕鲁索罗亚村村民只能自费修路,包括罗亚村在内的村庄,由于地处山区,常年以来,不仅缺水干旱,当地经济发展也十分的落后. 帕 ...

  • 吕梁山偏远山村的真实现状——山西省汾阳市前庄村

    前庄村,是山西省汾阳市的一个小山村,隶属栗家庄乡,村庄合并后,已经成为一个自然村.村子地处汾阳西北边山,距离城区约16公里.村子背倚吕梁山,面朝黄土坡,是典型的山沟沟里的小村子. 与前庄相邻的还有个后 ...

  • 泾县非遗:山村里传承千百年的油布伞

    泾县非遗,山村里传承千百年的油布伞 图文  羽佳zm 在安徽宣城泾县一个叫做孤风村的小山村里,有一家油布伞厂,每年能够吸引近万名游客和摄影发烧友慕名 前来.这里制作的传统油布伞已经流传了千百年,伞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