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把“苦读”变“乐学”?
“只要不学死,就往死里学!”,学校里曾流行过这样的“励志语”。放眼看,莘莘学子的压力山大,课业负担重,伏案时间长等,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与家长一心期待孩子学业有成、前途美好,常以刻苦、成功、辉煌等励志典型来激励他们。
可相当多的孩子无动于衷,依旧厌学甚至逃学(逃避学习),要么就是消极应付,缺乏主动参与,更无竞争意识,求学呈现如此现态,注定了这些学生的学习难以根本好转!
是不是求学本该如此辛苦,是不是多数学生充当陪衬而成全少数精英?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为了学业前途,竟到了告别娱乐、放弃休息、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地步?可怜家长为了孩子,陪伴守护,悉心照料,更有不惜血本、舍得砸钱去“培养”。我始终不敢苟同,真正的求学之路,难道就是这般灰暗?!
我想说,求学靠勉强或强制去支撑,若没有主观意志的积极参与,都属于应付差事,永远不可能达到上等层次。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最好能够变“苦读为乐学”,得学习者主动投入感到兴趣才行。
怎样才能对学习有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以下这几方面可参考:
其一,教者对所教学科怀有兴趣富有激情。情绪是可以传递的,可以被感染的,教师教学的饱满状态能引发学生学习热情。都说身教重于言教,我想这也是“身教”的默默感化。反过来,教师若对该学科并不热爱而疲于应付,会带给学生负面的感受。如何能激发学生爱学乐学、探究钻研的精神状态?
其二,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就有了继续奋斗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一个人前进的精神动力!所以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这里的恰当就是“跳一跳,够得着”,但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却是不一样的,有时我们仅关注少数优生,所提的要求或许是恰当的,而对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就不显得拔高了!欲改变这种状况,可采用分层作业,主动对学生关心或辅导,不吝赞美与表扬肯定等做法,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享有成就感,增强进取心,利于形成乐学爱学、不甘落后的氛围。
其三,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挑战性。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是作业太多过难,教师需要慎重选择、合理取舍,真正做到精选精练。学生从望而生畏到最后逃避或应付,尚需教者率先反思调整改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各得其所,在提升作业的品质品味上下功夫,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这样说绝无偏袒娇惯学生、助长其惰性的意思,只是从实际出发,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四,善于发现并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兴奋点,每个孩子都可以有所作为。教师或家长要善于发现并积极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是前提,展示是鼓励,赞美是良方,将兴奋点引导转移到正路上,就看教育者的智慧和本领了。
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首先要把“育人”置于首要地位,各人的禀赋是不同的,社会的需求也不同,用同样的要求衡量怎么行得通?实现“从苦读到乐学”的转变刻不容缓!果能做到,何谈厌倦与逃避,却是乐在其中了!
保证学习时间,更要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时间,但不占用休息活动时间;保证学习时间,也要有孩子自我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愿在学校与家庭的协同努力下,使每个孩子在品德、学业和体格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高,筑牢文化根基,兼有特色特长,朝着自己心愿的目标奋力前行。——这始终是心中挥之不去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