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之五-云南民族文化村(下)

苗族

有739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云南的苗族有89.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两个自治州和昭通地区。

以典型的板屋系“吊角楼”等民居为构建主体,与傣族的吊脚楼有所区别。在苗家,这种吊脚楼也称“单坡吊脚楼”。吊脚楼一般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低矮,只放粮食不住人,第二层是卧房,楼下底层堆放杂物或圈养牲口。有冬暧夏凉的特点,给人舒适恬静之感,经过桐油漆刷,整幢房屋既美观又能防虫,还能经受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

当我看到寨中的基督教教堂,非常惊奇。没想到苗族如此落后的民族竟然信奉基督教!教堂里面穆静简朴。

民居里供着奉蚩尤。

苗族刺绣历史悠久、选题广泛、内容丰富,善于用变形、夸张的造型,独特的工艺手法(如辫绣、绉绣、破绣、锁边绣等)。

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动物、植物的优美形象,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对美的独特创造。

苗族历来以能歌善舞闻名遐迩。苗族的歌曲调较多,如质朴庄重的古歌,豪迈奔放的飞歌,缠绵动听的情歌,还有酒歌、丧歌等,无不各具特色、韵味无穷。苗族姑娘和小伙子的表演。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

苗族服饰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苗族银饰最基本的三大艺术特征,即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

与苗族姑娘小伙子合影。

水族

现有人口34.5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荔波、都匀、独山等县,广西北部也有少量分布。云南有7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源、彝良,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新识别出来的。云南省的水族和贵州三都的水族本为一族,该源为"百越"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古时曾自称“虽”,汉语音译为“水”因此得名。由于早年迁入云南,与居住在三都的水族长期脱离,语言、习俗等不尽相同。

房屋多用竹木建造,茅草、树皮或瓦片差顶,样式为干栏式建筑。每栋一般为三五间,二三层。底层豢养牲畜、鸡鸭,堆放农具杂物等。上层住人,檐下留有较宽的走廊,可晾晒衣物、粮食或休闲纳凉。因依山修建,有些屋基前低后高,水族人巧妙利用地势,修建成结构严谨、舒适美观的“吊脚楼”。从远处看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

民间信仰“万物有灵,灵魂永在”的原始宗教,每户人家门头均置有“吞口”面具,为人头傩像,由人首、凸眼、犬耳、宽鼻、獠牙、咧嘴伸舌头,口含利剑,横眉怒目,以驱邪消灾,求得平安吉祥。

室内摆设。

天地国亲师位。

“吞口”工艺品。

火炉。

织布机

单人床和婴儿吊床。

杂物。

水族的《水书》历史悠久,水族语言称为“泐睢”,被水书先生代代相传,由汉字改编而成。

其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它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来运转轮和碾碓阵。

水族青年。

水族姑娘。

藏族

云南的藏族主要聚居于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口有11.6万(1995年)。迪庆州的藏族不仅完全保留了西藏藏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以香格里拉美名享誉世界。

村名石。

藏族村全景。

进人藏族村,迎面是白色的迎宾塔。这是按照藏传佛教仪规修建的覆钵式菩提塔,塔窗内供一尊四臂观音菩萨,以示永远护渡众生。

玛尼堆。

顺路向右走,可见一组白色的雕塑:三大一小四头牦牛。牦牛是西藏是常见的家畜,不仅为藏民提供主要的食品——牛奶,而且还是西藏的主要交通工具,牦牛象征吉祥和睦。

高大的木质青稞架旁厚实的建筑就是藏族高原民居,这种民居也称为坡顶民居,主要分布于迪庆州的中甸地区。

出了高原民居,就是藏传佛寺。  藏传佛教主要在西藏传播,云南迪庆的藏民就信奉藏传佛教。云南的佛教有一个特别之处:佛教中的汉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齐全,这个特点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云南民族村藏族村所建这所藏传佛寺,是为了使广大游客在这里了解到西藏宗教概貌,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它综合了西藏各种教派的主要内涵,是一座综合性藏传佛教寺院。 寺院整体建筑为二门走廊式寺院,是西藏寺院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模式。

走进殿门,大殿中挂满幡帷,光线幽暗,方形的殿柱上饰以彩色毡毯,这是因为藏传佛教寺庙注重渲染神秘色彩的原因。大殿中间有两排座位,是念经的喇嘛坐的,前面的桌上放有各种神器。

大殿正中三尊佛像,中为释迎牟尼佛祖,左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右为最早传教于西藏、建立桑耶寺的莲花生大师。

四面的墙壁上绘有佛和菩萨、护法神、本尊神的壁画。

色彩浓重。

偏殿。有大鼓和转经筒。

巨大的转经筒。

壁画。

酥油茶室。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表演后,演员邀请游客们一起共舞。

我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

和最漂亮的姑娘及最帅气的小伙子合影。

我还与喇嘛合影。

德昂族

德昂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汉晋时期就有文献记载。现有人口1.54万多人,云南有1.53万人,在云南5000人以上的特有民族中排在倒数第二位,仅多于独龙族。主要分布在潞西、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居住极为分散。德昂族原称“崩龙”,这一族称始于清代,系他称,现改称“德昂”,系自称。其先民与瑞的佤、布朗等同为“百濮”中的一支。德昂族种茶历史悠久,有“古老茶农”之称。德昂族由于方言和服饰的差异,又分别称“红德昂”、“花德昂”、“黑德昂”等。

留影。

进了德昂寨门,过一个小桥就是一座小乘佛教的宣佛寺。

掌珠击馨求平安。

宣佛寺。按德昂人的习俗,陌生人进入德昂村寨,应先进奘房拜佛。我们也入乡随俗,先进奘房拜佛吧。德昂的奘房内分为三台,第一台是佛爷坐的,第二台是已婚男子坐的,第三台是妇女和孩子坐的。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一般男孩儿到10岁便要入寺为僧,学习佛经,除少数人升为佛爷外,大多数人几年后便可还俗。

绝大多数德昂族村寨都有佛寺和和尚,当地人称为奘房和佛爷。

出了佛寺,沿左边的路往前走,路旁有白色的佛塔。

前方就是德昂民居,以 “大房子”、“小房子”为特色。大房子是父系氏族大家庭居住的产物,小房子是父系大家庭解体后向个体小家庭过渡时产生的。“小房子”外型上明显比“大房子”小,但两种房子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一致,体现了它们之间的延续。德昂民居为干栏式建筑,人住在楼上,牲畜和杂物放在楼下。

小房子。

出了民居楼,但见水池旁有一座白塔,叫龙阳塔。龙阳塔是德昂族的象征物,是德昂族的信仰,龙阳塔中有一只庞大的青龙用身子围绕着一根柱子,眼睛注视着远方,神话中的意思就是青龙正在观望远方的儿女们,深怕他们收到恶魔的侵害。青龙头顶挂着一轮火红的太阳,正和青龙一起观望远方,发出明亮的光线。传说,青龙是德昂族的母亲,太阳则是父亲,至今德昂族人民也在认可。青龙脚下分为:红、黑、花、白的四条小龙正依偎在青龙母亲的身上,瞻望着父母的威望。代表着德昂族四种支系民族(四兄弟)相互依靠,相互陪伴到永久。一个太阳父亲,一条青龙母亲,加上四支不同颜色的小龙,形成了一座宏伟的象征物“龙阳塔”。

“浇花节”是德昂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4月12日,德昂族老少都会到泼水亭颂经、拜佛、浴佛,泼水表示祝福。浴佛是德昂族人民的洗礼仪式。人们将圣洁的水倒入龙槽,为金佛洗浴,祈求来年平安幸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德昂族的造型艺术,常见的表现为银制项圈、耳坠、银手镯、银烟盒等生活用品上。在这些物品上往往是要雕花嵌宝的,制作精细。木、石雕刻中常见的是释迦牟尼像和佛寺里的土、木浮雕。还有造型优美、釉质光泽好的各种陶罐,两侧制成双手捧合或刻有对称鸟图案的陶烟斗等。在这些领域里,德昂族有自己的匠人和艺术人才。从艺术风格来看,多受汉民族、傣民族的影响,也受小乘佛教的影响。

他们也有自己独具特点的《创世纪》和各种传说、古歌。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说:在有人类之前,天界有一株茶树,它愿意离开天界到大地上生长。万能之神(或智慧之神)考验它,让狂风吹落它的102片叶子,撕碎它的树干,并让树叶在狂风中变化,于是,单数变成了51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双数变成了51个美丽的姑娘,他们互相结成了51对夫妻,共同经历了10001次磨难之后,有50对夫妻返回了天界,仅最小的一对留在地上,他们就是德昂人的始祖。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其中有个要素颇值得人们回味:树叶,无疑告诉我们其祖先肇始于森林,而茶树和德昂族古代的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且反映了德昂人早期对茶叶的图腾崇拜。

德昂族以擅长种茶、制茶、饮茶而闻名,因而有“古老的茶农”的誉称。德昂族的茶文化独具特色。茶文化在德昂族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独具特色。  如作为探望久别的亲友和求婚时的见面札,请客时用作“请帖”;有过失需请对方谅解时,也是先送点茶叶;发生纠纷不能自己解决,需请头人调解时,也要裹一小条茶叶和一小条草烟交给头人,然后再申诉理由。

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青年多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德昂族的挎包也很有特点。他们称挎包为“喝巴”,“喝巴”通体均用自织(腰机)土布缝制,底色各地各支系所用不一,过去所谓“黑崩龙”,“花崩龙”,“红崩龙”等他称,皆为根据各支系德昂族(原称“崩龙族”)服饰的花色而名之。

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德昂族妇女不留发,剃光头,用黑布绕包头,包头两端如发辫重在背后,唐代史书描写她们是“出其余垂后为饰”。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

此外,在德昂族的装饰品中五色绒球尤为引人注目。妇女们在缝制新衣时,要在下半部用红,黄,绿等色的小绒球镶上一周长方形的空格,中间再绣上些花。不论是妇女或男子的包头,两端也都钉上一些绒球,青年男女的耳坠上也饰以绒球,挂包的四周用小绒球装饰。更为显眼的是,青年小伙子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而姑娘们则装饰在衣领之外,犹如数十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

景颇族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故事片叫《景颇姑娘》,说的是发生在解放初期云南德宏地区帮独寨的景颇族姑娘黛诺身上的故事。今天我也走近了景颇姑娘......
景颇族也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人口有12.1万(1995年)。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主要分景颇语和载瓦语两种。景颇族又是跨境民族,在缅甸称“克钦族”。

景颇寨门两侧种的是景颇聚居区常见的散尾葵,一种热带植物。景颇山寨常整个地被葱郁的树林所拥抱。

进了寨门迎面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中心是景颇人的太阳神歌舞祭典坛,四根柱子被称为’“目脑示栋”,又叫“目脑柱”。它代表幸福、丰收、胜利,是景颇族盛大节日和祭典“目脑纵歌”的标志。“目脑纵歌”是音译的合称,“目脑”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都是大家共同歌舞的意思。

  这目脑柱中间的两根为阳柱,上绘有太阳的图案;旁边的两根为阴柱,上有月亮的图案;日月图案反映了对太阳的崇拜。中间两把交叉的长刀象征景颇人民的勤劳、勇敢、善战,和征服自然的精神。目脑柱是目脑纵歌集体舞的中心及标志牌。牌上“5”形回旋往复的图案有两个含义:第一,这是景颇人跳“目脑纵歌”时的舞蹈线路。第二,代表了景颇人的祖先从青藏高原南迁的线路。婉蜒曲折的线路反映出景颇人民不断奋进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广场的右面,有一个凉亭,这是景颇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聚会休息的地方。

再往前走,这是一座假山,山上有泉水,泉水下有一个水碓,是舂米的机具,它表现了景颇人的聪明才智。劳动前将稻谷放进水碓碓窝中,不用管它,下晚时稻米就已自动舂好了。水碓也是景颢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每当他们向神灵祈福时,随手摘一朵斑色花,面向许愿池许下心愿,将花放入水碓,如果花朵落入花篮,说明你的心愿会在神灵保佑下实现。

下面我们看到的既是景颇文化歌舞楼,又是景颇的普通民居。在里面有景颇族的民间歌舞表演。

表演节目

扇子舞。

与美丽的景颇姑娘合影。

再往前走,这座庄严的宫殿是景颇族“山官房”。山官是景颇统治者,有权有势,所以山官房也就是景颇寨中最豪华、富丽的建筑。大家看山官房中柱粗大,一般要求至少一人合抱,越粗代表这个山官越有钱。

我们上楼梯进屋参观,迎面楼口墙上挂着几个圆形铜饰,这是仿女性乳房制作的,一般回家上楼都要抚摸它,表现了对母亲崇拜。

现在景颇人家大多与这山官房相同,只是屋内物品有多少及档次高低的不同。山官房内,中间是一条走廓,左边这单独的一间是青年房,它是接待客人的客房和新人成婚的新房。右边这一排有很多间。

第一间是神鬼房,一般只有山官家才设有,里面供奉木代鬼(太阳鬼),摆放闹双的服饰用品和目脑纵歌的祭物,不允许随便闯入。

第二间是厨房,每家都有一个掌厨人,景颇的美味都是由这儿产生的。厨房外壁斜挂的是景颇汉子的物品:不同用途的长刀、筒帕、自制铜炮枪,客人的物品也挂在这儿。

厨房旁边是子女房,景颇人讲究幼子继承制,一般子女结婚后就分家,只留幼子在家继承家业尽孝。再过去一间就是父母的“尊房”了。

几乎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火塘,尤其是客厅的这个大火塘和厨房的火塘,这两个火塘是常年不灭的。

客房大火塘正座是给德高望重的长辈或贵人坐的,右边面对大门的是宾客席,背对大门的是主妇席。

客厅尽头左边是祭祖架,是专用于祭祖和祭拜家鬼的,右边这门是送鬼和跳目脑的专用门,平常不打开。

天花板挂满稀奇古怪的东西。扁豆?

旁边有一幢独立的小楼就是青年房,青年房是青年男女聚会谈情的地方,青年们在这小楼里围着火塘,弹口弦、诉衷肠,悄悄交换信物。不过现在的青年房多设于家中,就是刚才我们在山官房中看到的左边那单独的一间。

景颇族的小伙子的民族服装也很漂亮,特别是他们的头上裹着洁白的包头,在包头布的一端装饰着红色的绣球,挂在耳边格外的醒目。

景颇族青年欢迎游客。

每个小伙子都佩戴着两件引人注目的东西:一只编织细致、装饰着小银泡、小银链的挎包,盛装酒筒、沙桔、烟草、槟榔等物,人们相见,必互递烟草,以示友好。另外就是一把挂在腰间的长刀。一般景颇族小伙子都有两把长刀,一把是平时劳动用的,一把是在喜庆节日时作为装饰的礼刀。礼刀很贵重,银制的刀把,刀鞘上面还刻着各种花纹。佩戴长刀可以显示景颇族人英勇顽强、刚毅不屈的性格,也是男性勇敢壮美的标志。

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

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

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

过草桥:这是景颇族婚礼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礼仪。这个习俗的由来,据说是从景颇族的先人宁贯杜娶龙王的女儿为妻,并用 “公巴草”驱除了龙女身上的腥味的传说而来。所谓的草桥是在新郎家的门前,搭起长2—3米,宽15—20厘米的桥,并在桥的两边栽上大叶的“公八草”草丛。草丛中立有木桩,每个木桩代表一个鬼,如祖先鬼、婚礼鬼等等。新娘要由新郎的弟弟或者侄子引领过草桥,意在洗去新娘身上一切不好的东西,希望新娘婚后身体健康、勤劳聪慧、多子多福。旧时,景颇族人认为,如果不过草桥,不举行仪式,不算正式结婚。

在景颇族的婚姻习俗中,寡妇再嫁的比较少,而转房则较为普遍。按照转房习俗,弟可娶嫂,兄可娶弟嬉。不只在平辈间,就是在上下辈之间也允许转房,如叔伯可以娶侄媳妇,侄儿可娶叔伯母。但通过转房得到的妻子不能算正室,因为她结婚时,曾和原夫祭过祖宗,跨过草桥。

户撒刀是进景颇族的特产。户撒刀距今已有600年的制作历史,素有"削铁如泥、吹发即断"的美称,还有"柔韧可绕指、放开即弹直"的特点。其刀形奇特多样,上面多刻有龙凤及十二生肖等图案和户撒两字及工匠标志。

精美的民族艺术品,售价不菲。

傈僳族

傈僳族现有人口55.74万多,云南有55.71万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聚居在云南西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保山地区和迪庆、德宏、楚雄、大理等自治州。

  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公元八世纪时,傈僳族先民便民信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公元十五至十九世纪间,逐渐迁移到澜沧江和怒江流域。

傈僳族的房屋建筑比较简单,怒江地区的基本上是竹木结构的小楼。建筑时,光在地基上打入数十棵木桩为基柱,木桩打好后,除选用几棵高大的作为整个房间的支柱外,其他的则在上面铺以楼板、屋顶上用茅草覆盖,或用一尺见方的木片作瓦片一样铺设,房屋以上篱笆作墙壁,由于这种小楼是以数十棵木柱作为基脚,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千脚落地”房。

走进里面,房间是用竹篾隔成的,墙上挂着弓箭、号角和刀。

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按照各地所穿着的服饰颜色的差异,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聚居在云南怒江州一带的白、黑傈僳妇女普遍右衽上衣,麻布长裙。

已婚者耳戴大铜环或银饰,长可垂肩.头上以珊瑚,珠料为饰.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园孔,傈僳语称这种胸饰叫做“拉白里底”。

泸水县一带的黑傈僳妇女则不穿长裙,上衣右衽,腰间系一小围裙;长裤,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永胜、德宏一带的花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妇女均喜欢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曳摆动,显得婀娜多姿,优美迷人。

  各地的傈僳族男子,喜欢穿麻布长衫或短衫,穿裤子,裤长及膝。有的以青布包头,有的喜蓄发辫于脑后。个别在社会上享有荣誉和尊严的人,则在左耳上挂一串大红珊瑚。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欢左腰佩砍刀,右腰挎箭包,弩弓是他们的贴身之宝,有些还是古代相传的。

“贴面酒”,也叫双杯酒和同心酒,是傈僳族男女社交场面的一种嬉戏趣闹的方式。他们常把自己酿的浓度高的酒藏与家中,留作款待客人。至于宴会歌舞较大的场合,则往往饮临时酿制的水酒,以免喝醉。傈僳族饮酒时所的盛器,较原始的是竹筒,现在有时用陶瓷器皿。饮酒时,主人取一竹筒酒,与客人脸贴脸地一同喝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则就要从头来过。饮“贴面酒”是绝对不避男女之嫌的,夫妻同宴,丈夫与其她女子贴面而饮,妻子也与其他男子来个“双杯尽”,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江沙埋情人”是傈僳族男女求爱最古老的方式之一。“盍什”节(盍什,意为新年)来临,福贡一带的傈僳族青年纷纷来到宽阔的怒江沙滩上,用口弦、琵琶、“地里突”(一种竹制笛子)等乐器伴奏起舞,交流感情。三五成群,无拘无束,寻求配偶。一旦心灵相通(或者平时就已相识,愿结为伴侣),小伙子便在沙滩上挖一坑,约上要好的几个同性伙伴,将意中人抬到沙坑里,用细沙埋在身上。之后,伙伴们迅速离去,小伙子马上将沙土刨开,也就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别看姑娘们平时温柔娴静,而这时却泼辣大方,往往七八个人统一行动,用偷袭的办法又将小伙子连拉带推地埋入沙坑,任凭小伙子体魄强壮,也难逃这一情场闹剧。

在傈僳族中,“刀杆节”的习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外族入侵云南边疆,朝廷派出兵部尚书王骥带兵前往御敌。王骥到达滇西北后,依靠当地傈僳人民团结战斗,很快地驱逐了入侵者。二月初八,王骥奉旨回京,不幸在途中被奸臣害死。为了纪念这位反抗外族入侵的人物及在战斗中牺牲的人,傈僳族人民决定将这一天作为“刀杆节”,由此沿袭,逐渐形成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

广场中央,矗立着二根约20米长的粗大栗树杆,木杆上绑有36把锋利的长刀,每把刀相距尺许,刀刃全部朝上,银光闪闪,形成一架高得让人生畏的刀梯。

就在人们敬畏担忧之时,上刀杆必不可少的祭祀环节开始了,几个穿着红衣裳,头戴红包头,光着脚的勇士,健步来到刀杆下,跪在一幅古代武将画像前,然后双手举杯过头,口中念念有词,接着将酒一饮而尽。

表演者竟然是一个姑娘,她纵身跃起,轻盈敏捷地爬上刀杆,赤脚蹬在锋利的刀刃上,双手抓着刀梯,一步一步往上爬。

上到杆顶后,依次进行开天门、挂红、撒谷等表演。观众仰首观望,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最后,"上刀杆"的人又把一面面小红旗掷向四方八面,祝愿傈僳儿女大吉大利.

下火海一般是用栗柴烧成一大堆火炭,表演开始,五个人赤脚围着火炭跳出跳进,然后“打火滚”,即在火炭上翻滚;“洗火脸”,即捧起火炭洗脸;最后把在火炭里烧烫了的铁链子拿在手里传来传去,叫“拉火链”。由于怕引发火灾,不让表演。我们看到的是舌头在烧红的铁器上面舔,用脚在上面踩。

"跳戛”是一种集体歌舞,过去只要一跳起来就要跳几天,短的也要跳一夜。常在堂屋和院坝转着火塘、烧着水酒,边唱边跳,由长辈或有威望的人及其他人相和。结尾时,由群舞者唱高八度。

"夸克"(亦称"夸克克"),汉语意为欢乐的跳舞,是傈僳族民间最为流行的乐舞之一。夸克舞的伴奏乐器通常为"期布"(即傈僳琵琶,它包括腰子状、瓢状和三弦三类形制),为此大多数傈僳人认为,期布与夸克自古以来就是不分家的,因而他们往往形象地将此种乐舞合称为"期布夸克克"(意即"弹着琵琶所跳的欢乐之舞")。

口弦又被称为响篾、篾簧、口簧,是一种深受少数民族同胞喜爱的小巧乐器。云南省彝族、怒族、景颇族、傈僳族、纳西族的年轻姑娘几乎人人都会弹奏口弦。

口弦通常是男青年用金竹制成的,小伙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将作好的口弦装在一个精制的小竹筒里,筒面上雕刻了各种花纹图案,系上红色或黄色的缨穗,送给心爱的姑娘,作为爱情的信物。姑娘收到心爱小伙的礼物便会把它挂在胸前,既可作为装饰,又可随时取出吹奏娱兴。口弦曲调丰富,有表现爱情的,有表现生产生活的,还有舞曲。

我与傈僳族姑娘的合影。

怒族

怒族现有人口2.7万人,云南有2.6万,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及兰坪县的兔峨乡。此外,迪庆州的继西县也有少量分布。由于长期与傈僳族相处,怒族人普遍会说傈僳语。

怒族寨以典型的板屋系石片瓦顶民居为主体,或穿堂通达,或套房瓦连,台地石阶从容点缀,充分表现了怒族建筑生动的空问构成,以及营造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组合功底。

屋里摆设很简陋。

怒族善于演奏乐器,瑟琶和口弦较普及。青年男女谈恋爱,不是用语言来交谈,而是靠“达变”(怒族琵琶)和“拟力”(怒族口弦)两种怒族乐器来“弹”。这种独特的恋爱方式,也许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怒族人的民居是石片瓦顶板屋,一个写着“金乐作坊”(制作乐器的作坊),挂满了怒族青年男女吹奏各种乐器(如琵琶、口弦)的头像。

“石板烤粑粑”,怒族人的石板烤粑粑小有名气。

烤粑粑现场。

成品。

与怒族小伙子合影。

普米族

普米族现有人口2.96万人,云南有2.93万人,90%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省事等县,旧称“西番”。

普米族酒坊。

酥玛里酒

普米族展馆。

里面陈设像藏族人家。

普米族男人喜欢穿短衣宽裤,披白羊皮领挂。永胜、宁蒗一带妇女喜包大头帕,扎牦牛尾和丝线盘于头顶,穿大襟衣,系百褶长筒裙,用宽大而有红、绿、蓝、黄色的彩带束腰,有的还在背上披一张洁白的长毛羊皮。兰坪、维西一带的妇女爱穿青、兰、白色大襟短衣,外着色彩鲜明的黑、白、褐色的绣纹坎肩,并配以闪亮的银扣。长裤外系围腰布,编发辫,有的喜佩红、白色珠饰,有的喜带耳坠银环。富裕人家在颈项还要挂上珊瑚、玛瑙和珠料,胸前佩带“三须”、“五须”的银链,手戴镯圈和宝石戒指等。

由于村民不多,普米族、怒族、独龙族和傈僳族一起表演。游客也参与其中。

独龙族

现有5800多人,云南省有55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聚居在贡山县的独龙江两岸。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独龙人民自己的特点和意愿,正式定名独龙族。独龙族寨门呈弧形顶,正中悬挂一只牛头。

竹木屋。

最后一名文面女,董翠莲,1953年生,1966年被迫文面。现在在云南民族村工作,她说来了一年半,已经基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她欣然地同意与我合影。

一般男女上身用一幅独龙毯斜披并从腋下拉向前胸,前后的布片任其自然垂落。

现在独龙族女人不再文面了,这是独龙族少女与我的合影。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寨子里已经建起了较为宽大的竹木屋,但树屋作为一种奇特的风俗也部分的保存了下来:就是女儿长到13时,父亲会在大树上为其建一座树屋,姑娘长到二十一、二岁了,没有三个以上的男子在树屋过夜,就有嫁不出去的危险。男子如果不能进几个树屋,也是被人瞧不起的。婚前男女可以尽情欢乐,但婚后绝对要从一而终,实行一夫一妻

现代的独龙小伙子。


阿昌族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现有人口2.77万人,云南有2.76万人,主要聚居在滇西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遮岛、大厂两个乡。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阿昌族寨以一幢合院系建筑为主体,与寨门、手工作坊等建筑互为呼应,青瓦砖墙,石础抬柱,颇具特色。

寨门

住房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居多,楼上住人或堆放粮食、生活用品。楼下为畜圈。

客厅。

祭台。

厨房。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裤脚短而宽。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男子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显得英俊而潇洒。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少女也喜欢穿筒裙。

已婚妇女一般穿蓝黑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喜用黑布缠出类似尖顶帽状的高包头,包头顶端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每逢外出赶集、做客或喜庆节日,妇女们都要精心打扮一番。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首饰,戴上大耳环、花手镯,挂上银项圈,在胸前的纽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此时的阿昌族妇女,全身银光闪闪,风采万千。 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饰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他们还视之为品性正直、心灵纯洁的标志。

户撒刀,又称“阿昌刀”,因多产于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腊撒地区而得名。

这种刀“制炼极精纯,柔可绕指,剁铁如泥”。用木、皮、银等原料配制的刀鞘也极为精美。阿昌刀的长短、形状多种多样,有生产用刀、生活用刀、狩猎者护身用的长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数十个品种。还有专为兄弟民族打制的刀,如藏刀、景颇刀等。

由于工艺精湛,阿昌刀不仅本民族人视若珍宝,而且还深受附近汉、傣、景颇、傈僳、藏、白等民族的喜爱。如今,阿昌刀还走出了云南,远销到北京、西藏、青海、新疆、黑龙江等地,甚至为外国友人收藏。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屯驻户腊撒的军队中,有一部分是专门制作兵器的,他们具有较高的锻造技术。后来,这些匠人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合于阿昌族中。阿昌人继承和发展了明军的冶炼和锻造技术,生产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刀具,而且工艺越来越精湛。村寨之间分工较细,各寨有自己的名牌产品。整个户撒地区好比一座手工业加工厂,各寨就是它的车间,各以一种产品闻名。如来福寨的黑长刀、花钢刀,芒东寨的腰刀、小尖刀,腊姐寨的锯齿镰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鞘等。户撒刀之所以经久耐用,一是选料讲究,二是淬火技术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亮美观,所以他们打的刀拿来随便磨一下即锋利无比。一些老艺人能够把刀打制得刚柔兼备,乃至可以任意弯曲。比如一把长刀,不使用时,可像腰带一样围系在腰间,需要时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艺堪称一绝。

青龙白象。

壮族

壮族 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0万。

远望壮族村,像一幅壮锦刺绣的花纹。壮族村的“寨门”,为了驱妖避邪而立。门口站有石狮子“护门神”,“照妖镜”专射妖魔,两只空口横对门外的坛子,以备降鬼防恶……寨门,体现出壮族的“门神文化”,在壮乡屡见不鲜。

而作为壮寨村诱人一景的,莫过于那直径为20米的巨大水车,这农耕文明中的一大发明,可将低处之水引自高处,且不需人力,完全依赖水之自然力,不愧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水车,用竹藤编扎,不用铁丝,也固如金汤。

大王崖画:取材于麻栗坡城郊大王崖石壁上,新石器时代先民用赤铁矿粉所画的崖画。

这幅绘制于新时器时代 云南境 内发现的惟一彩色崖画,显示出壮族先民的丰富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才能,是一幅“有意味形式”,具有威严、神秘的独特艺术风格。被国内外专家们称为“世界崖画的精品”。

龙柱:壮族人民祭祀龙王天子和龙母夫人,祁求河水长流、滋养万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地方。此物乃是濮越族群“图腾观念”的产物。百越民族古有祭祀铜柱的习俗,部落的重大事件,如收成的丰欠、战争的胜负,以及“歃血为盟”、“部落明誓”等,都得祭祀龙柱以取悦于“神祗”。因为越人族群视铜柱为护佑村寨安全的神物。

石葫芦亭:原建筑物在文山德厚乡乐西村,取材于壮族神话传说《创世纪》。其主题、选材、造形、雕刻工艺,都具民族特色。葫芦石亭属全石雕塑。亭台前有石踏台阶,台上透雕了重檐楼阁,4根石柱支撑重檐亭顶,两侧各有石亭厢廊连接,形如石牌坊。亭阁正中的须弥座四周浮雕花草。须弥座上,立一圆雕大石葫芦,不论远视近看葫芦都十分逼真,加之石亭楼阁的衬托,石葫芦更显庄严、神圣。据壮族古诗经中记,这个葫芦亭的雕建,是为了纪念洪荒时代,姑侄藏身葫芦之中,躲过了洪水之灾,由此留下了人种,得以传宗接代的事。

昊天阁:原建筑物在文山广南城北,壮族人民在清明时节在此祭祀玉皇大帝,举行春播仪式,祁求风调雨顺,农事顺利。昭示着一年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始。这里是祭祀祖先、宗教活动的场所,多为按“宗教仪轨”和“习俗法”来招魂诅咒,是神秘的禁地,禁忌较多,从中可感受古朴的的壮文化。

休闲廊:这是壮乡农村的公益建筑,是村民外出等伴和归来休息的场所,白天老人们在此聊天、休闲,夜晚青年们在此约会、对歌。俗称“懒板凳”。

老人厅:每年农历正月三十至二月初二,壮族村寨的长老和60岁以上的男子共聚于此,祭祀社神土主,总结一年得失,杀鸡算卦,测算来年祸福,共议村中大事。那是老人们议事决定部族命运的“议事房”,这是壮族氏族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尊严而又神圣,且至高无上。因此,这一活动也叫“父亲节”。

风雨桥:原建筑物在西畴县新街镇老街办事处,当地壮族人民在建造桥梁时,加盖遮风避雨的房子。是云南省壮乡特有的人文景观。在“风雨桥”上,放羊放牛的“牧童”,可以光着屁股,在这里洗澡、游戏、嬉水、打闹。如遇风雨,人们既可在桥上避雨,又可以在桥上小憩。融休息、交通、避雨、遮阳四大功能为一体;

铜鼓:青铜时代工艺品的杰作,云贵高原的珍宝——铜鼓,是南方古代民族一部不成文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铜鼓,也是“无字壮族的创世纪史诗”。云南境内,举凡有壮族聚居的寨,均有家藏传世铜鼓,其数量之多,不胜枚举,时至今日,壮族村寨民间,仍有保存、使用铜鼓的习俗。这只立于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内的铜鼓,号称“云南第一铜鼓,直径5米,高3.2米,矗立在壮族村内,是镇村之鼓、镇寨之宝,护寨之神,可驱妖避邪,曾是壮族部落权力与财富的象征。铜鼓,壮语称之为“音乐”。经出土文物证实,万家坝型铜鼓,为“濮人”所造和使用,故称为“濮人鼓”。而其出土地点的地名为“那波”,是壮语“泉水灌溉的田”之意。1990年,广西田东出土3面最早的万家坝型铜鼓,而壮乡文山州,却又有5面,右江上游也出土此类铜鼓。其中砚山大革大村铜鼓,底部直径81厘米,是此型中最大者。广南阿章寨出土的石寨山型“竞渡鼓”,纹饰精美,造形生动,其铸造工艺之精,堪称“全省铜鼓之冠”。而濮人中的“巫咸”,就是最早的铜鼓制造者。

龙树:那遮天蔽日、那根须庞大、那合抱树干、那枝叶茂密、那长年苍翠、那百年树龄的寨头的巨大榕树,常常被爱护森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壮人,视为“神灵”,是佑寨护民的“神物”和“龙树”。夏日明月之夜,壮族人就会来树下乘阴纳凉,讲述祖先的来历和民族故事。每年二月 举行祭龙活动。

药用植物“三七”园:三七,是名贵中草药材,“云南白药甲天下,文山三七天下第一。”这株“人间仙草”,从二亿五千万年前的古热带过来,娇嫩异常,要光又怕光,要肥又不耐肥,热不得、冷不得、湿不得、干不得。所以,壮乡人民专门为三七盖起“冬暖夏凉”、通风透光的“温室房屋”,伺候这位“全身都是宝”的“摇钱树”、“聚宝盆”——娇贵无比的“三七公主”呢!     “南药明珠”——三七,是云南白药的主产地。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三七棚,在中国惟文山独有,这种神奇的生产基地和栽培种植方式,非文山莫属,这是“世界三七之乡”的“地域文化”和“壮乡特色”。

三七茶。

“干栏式民居”和“麻栏式民居”。冬暖夏凉,上住人,下圈牲畜。百越民族多居干栏式建筑,现在傣、壮族亦可见此屋。被公认的百越先民的“河姆渡文化”创造者住的就是典型“干栏式”建筑。《魏书·僚传》载:“依树积木居其上,名曰'干栏’。”古滇族也居干栏式房屋,晋宁石寨山、江川李爷山出土青铜器上,都有这类建筑图像。可以说,“干栏式”建筑是热带、亚热带百越原住居民为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生存方式的产物,是百越先民建筑艺术的专利。由此并形成“南人巢居,北人穴居”的南北之别。

二楼。

一楼。

村内有个大广场,中央有三根绣球杆,杆顶有方孔圆盘,抛绣球穿过方孔,意味爱情来临。这么高,孔又小,难度系数很高啊!

壮族有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如每年正月壮族要祭献“老人厅”。二月盛行过小年(有的村寨在六月初或十月举行),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所需的祭品主要有鸡、猪。祭日,外寨的人不能骑马、戴斗笠进入寨内。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祭“田公”和“地母”。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最具有壮族特色的是“赶花街”,节日期间,青年男女盛装打扮,姑娘们手中提着五彩续纷的花绣球,在场地中自然形成长长的一排,男女相互对歌,在对歌过程中,姑娘若见到自己中意的小伙子。便将手中的绣球抛给对方。小伙子接过绣球后,如果对姑娘满意,则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礼品缠在绣球上投报对方。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姑娘们制作的绣球是用鲜艳的绸缎包上豆粟、棉籽、外套粉红色丝线网织而成。有圆形、方形和多角形,大如拳、小如蛋,上有绸带,下连丝坠。姑娘们借用绣球来传递爱情,绣球中包裹的豆粟、棉籽,象征着姑娘心中爱情的种子。

壮族纺织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干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纺轮可以说明,壮族先民这时已学会了纺织。又从出土的纺织印染工艺品证明,在汉代壮族地区的染织业发展很快,壮族先民已经能取植物的叶“芽纬”和麻,纺成线,把线染成各种颜色,再织成布。《汉书·地理志》中,就有壮家“男耕女织”的记载:“男子耕农,种稻麻,好蚕桑织绩。”到了唐代,壮族的纺织工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蜡染、扎染、绞缬等工艺已普遍得到应用,同时,壮族妇女的编织工艺奇葩—壮锦,已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锦之一。

壮族刺绣工艺。流行于广西壮族居住地区,尤以龙州县城关镇为盛,历史最为悠久。主要用黑刺红、深绿等色。先以剪纸贴于绸、布,后按设色意图用平针、抢针、盘针等法绣制。图案纹样喜用二龙戏球、独龙、双凤朝阳、凤穿牡丹、狮子滚球及蝴蝶、花鸟、万字、人物、吉祥如意形等。造型简练,生动活泼。色彩以原色、间色、复色反复运用,对比强烈,艳丽悦目。通常用作花鞋、花帽、胸兜、帐帘、坐垫、荷包和壮剧服装等.

壮族小伙子。

壮族姑娘。

蒙古族

蒙古族村

主要由云南通海兴蒙蒙古族乡代表性的合院系"一颗印"式的建筑、高18米、15米、9米(两个)4个蒙古包及跑马场等组合而成,所用蒙古包建筑材料基本上都是从当地少数民族村寨定做的,展示了云南蒙古族独特的建筑风格。蒙古包,前面有一个大车轮。象征着当年成吉思汗就是用车轮征服世界的。

进入蒙古包,一看,原来这个包包是用很多碗口粗的树干支撑的。

正面供奉着成吉思汗。

四周展示与蒙古族有关的展品。

东北角落停着一辆马车。

还有一抬木雕的轿子。

玻璃柜里面有许多展品,没仔细欣赏。

蒙古奶茶包。

另一个蒙古包是服饰展览。

"一颗印"式的建筑。

四合院。

正厅供奉成吉思汗。

四坊一天井。

当地没有北方广阔的草原可供放牧,因此,蒙古人传统的牧民生活不得不改变。为了生存下去,当地的蒙古族改为捕鱼为生,由牧民变成了渔民。

玛尼堆。

马场。

这儿的蒙古族人去世后都埋在凤凰山上,在这座山上没有外族的坟头。在远离草原的群山之中,一群蒙古人守着这座山,守着祖辈,从未离开。凤凰山上所有的坟墓都面向北方,说是这样,死后逝者可以魂归草原。在云南省文山州有一些零散居住的蒙古族人先辈去世以后,用白布给老人抹身,在老人下葬后,用火烧掉白布,有时候白布会出现类似于草原或者蒙古包的图案,这就说明死者已魂归草原。在出殡时,要用纸扎成一个蒙古包,表示死者在阴间可以住上蒙古包了。他们在一种完全不同于草原文化的高原农耕文化的文化体系中生存并发展,对于这个群体而言,能把蒙古族的特色保持到现在这样一个程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我终于明白了“血脉”这两个字的深刻内涵。

“草原在哪里,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我的心里……”优美的歌声飘扬在南方温暖祥和的村庄上空。就像歌里唱的那样,草原就在兴蒙蒙古族人的灵魂里。

最后,附民族村游览图。

多余的话

昆明云南民族村的26个民族加摩梭人终于写完了。事隔近数年,但民族村的一切经常在我眼前出现。

傣寨、白族村、彝族村等13个村寨和一个摩梭之家是1992年以来最早建立的村寨,尤其是傣族村的商业气氛极浓,与傣族姑娘合影要钱,表演也是敷衍了事。要想看精彩的,必须另掏钱进室内观看。2007年5月建成的傈僳族等8个村寨和10月建成的回族等4个村寨,就明显纯朴得多。我常在想:喧闹的世界会将那些纯朴的年轻人变成怎么样了。

(0)

相关推荐

  • 《雀之爱》你说爱是红色,我说爱是金色,炙热如火还要心比金坚。

    . 故事之魂: 瑞丽地方文化及少数民族特色: 2. 故事创作: 瑞丽特色民间故事及传说为演艺故事内容创作基础: 3. 故事结构: 多个故事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承接,引导游客从一个演艺节点到下一个演艺节 ...

  • 老姆登

    老骆驼11-30阅读 886互相关注最美中国,游在中国老姆登村位于怒江州福贡县,是怒江大峡谷中一个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白族(勒麦)杂居的村寨,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特色 ...

  • 《一寨两国》--“一口水井两国饮,一条田埂分两国。而我们不分彼此。”

    <一寨两国>简介 在云南瑞丽与缅甸曼吞村的交界,有两家很有缘分的村民.一家在缅甸,一家在瑞丽.他们两家都有一个男孩,两个男孩一起长大,经历了无数的苦乐同担,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 ...

  • 怒江纯玩12日

    怒江秘境 来过昆明大理,不能算了解云南, 你得再往西走一些. 向西走,就是怒江. 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入云南省折向南流,其最为出名的怒江大峡谷,在云南怒江州连接着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 ...

  • 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之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境内拥有丽江古城.石林等旅游景点.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世居少数民族有2 ...

  • 昆明之三-云南民族文化村(上)

    云南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奇异的风俗.独特的民居.优美的风光和迷人的传说,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走遍云南民族的村村寨寨.以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历史文化风情和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为特 ...

  • 昆明之四-云南民族文化村(中)

    纳西族 纳西族村位于白族村以西,占地面积49.5亩.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 ...

  • 马来西亚古晋民族文化村

    沙捞越是马来西亚面积最大的州,人口为153万,同时也是马来西亚不同民族分布最多的州.为了保护这些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州政府在离州首府古晋市40公里处修建了一座民族文化村. 文化村占地约17.5公顷,位 ...

  • 民族村,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是反映和展示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在昆明市内逗留,看时间还有富余,在民族村走马观花看看了一回.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贵州省—-—黎平县肇兴村以民族文化助推侗寨脱贫

    肇兴侗寨新颜 黎平县肇兴村位于黎平县南部,是肇兴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6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村寨,素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全村共有1284户,539 ...

  • 万科开发视角下的良渚文化村住区理念及设计导则

    本文摘录自书籍 <良渚文化村: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 . 出品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时代建筑>杂志. 中国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随着社会经济整体变革, ...

  • 论多元文化政策下澳大利亚民族认同建构的困境

    四.澳洲华人的文化融入 在移民社会,外来族裔与本土居民天然地处在一个不平等的地位,族际关系紧张成为普遍现象.如何处理少数族裔与主流群体的关系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反思,希望通过一套理论体系解释移民社会中少数 ...

  • 东莲花村 伊斯兰民族文化风情

    东莲花村,是典型的回族村落,坐落于红河支流米汤河畔,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30余处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较完整地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风貌 ...

  • 霞浦崇儒畲族乡上水村:深挖民族文化遗存 打造旅游特色畲寨

    仲夏时节,步入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一路上,青石围墙.青灰砖瓦.错落有致的古石屋.精制特色的路灯.脚下平滑的鹅卵石路--到处弥漫着浓厚的畲乡风情. 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位于崇儒畲族乡西北部山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