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对皇帝做的这件事,估计连魏征都不敢做

说起历史上有名的谏臣,唐朝的魏征应该是知名度最大的一个了,刚正不阿,大胆敢言,被誉为古今谏臣的最佳代表。

其实在北宋年间,也有这么一位大臣,因为正直敢言而闻名天下,就是大名鼎鼎的寇准,宋太宗曾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提起寇准这个名字,想必熟悉历史的各位都不会陌生,其知名度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一线名人。今天,咱就来聊一聊他直言进谏的故事。

俗话说忠言逆耳,直言利弊的话本身就叫人不乐意听,要是再加上强硬的语气,恐怕是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

端拱二年(989年)的一次朝会中,寇准向宋太宗启奏,可能是话锋比较偏激了点,宋太宗觉得很没面子,当场就生气地站了起来,准备退朝。

能把皇上逼到这个份儿上,估计寇准也是个标准的“毒舌”吧。结果,还没说完的寇准倒先急了,“皇上,您还不能走啊,我这还没讲完呢!”于是,出现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画面——寇准拉着太宗的袖子,让他回到龙椅上,老老实实地听自己把话讲完。

宋太宗也知道这个“倔驴”的脾气,拧不过他,只好憋着火坐下了,乖乖地听完才算完。

皇上被大臣按在龙椅上强迫听工作汇报,恐怕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估计连魏征也不敢这么对待唐太宗吧!

透过这个小故事很容易看出来,寇准确实是个“大胆敢言之臣”,而且胆子还不是一般的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说人家寇准正直敢言,但也并非毫无语言艺术,只会一股脑的连珠炮式的吐槽。要真是这样,他能活下去才真是个奇迹呢!

淳化初年(990年),朝廷里查出了两件贪污案件,其中,情节恶劣的王淮仅仅是被象征性地撤了职,几天后就一身轻松官复原职了;而同为贪污犯却情节较轻的祖吉,却当场被判处死刑。

那么,二人为何会有如此悬殊的待遇呢?就因为王淮的老哥王沔是当朝参政,皇上身边的大红人。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寇准的耳朵里,在他眼里连沙子都容不下,更何况这样明目张胆的包庇行为呢?不过,他毕竟也不傻,这样火急火燎地跑去参他们一本,不仅没啥效果,反而会让太宗厌恶,所以寇准选择了暂时隐忍,等待时机把王氏兄弟一招致命。

很快,机会就来了。淳化二年春,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朝廷上下急得一塌糊涂。这时候,太宗召集群臣问政得失,“来来来,大伙都说说,怎么就大旱了呢?”

这时候,寇准第一个跳了出来,直言道:“这是上天对朝廷刑罚不平的震怒!”

太宗一听,感情这里面还有冤情?就问寇准怎么个不平。于是,寇准就把王氏兄弟贪污包庇一案摆了出来。原本就上火的太宗一听说还有这么一茬,内心的小宇宙顿时就爆发了,派人把王沔传来痛批一顿,革职查办。

可见,进谏也是一门技术活,不光要胆大,更要心细。

正如民间所传唱的那样:“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寇准终其一生都在为大宋殚精竭虑,即使后来身遭陷害,仍旧保持着高洁的品性。

天圣元年(1023年),寇准病逝,享年62岁。宋仁宗亲笔为他撰写碑文,并赐以“旌忠”二字。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