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识“元认知”,阅尽“干货”也枉然

主播:赛男

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公共教育专家大卫·迪绍夫所写。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方式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顽固的封闭循环,它会把你看待任何人和事都引至一个方向,从而阻碍目标的达成,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你想从中抽离,就必须了解元认知。

这次就系统地介绍一下和我们日夜相伴的元认知。

元认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几乎涵盖了我们所有问题的来源。但你也会发现,我们遇到同样的低级问题时,内心会有个提示,并且本能地会做两件事:一个是回忆以前的情形,另一个是从具体事件中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重新审视问题。前者叫条件反射,而后者就是“元认知”,即我们审视自身思想的能力。

对待同一件事,人们想法的不同,表明了运用元认知能力的不同。研究者发现,元认知不是条件反射式的直接反馈,而是由四个不同阶段构成的反馈回路,它们是:事实阶段、联系阶段、结果阶段和行动阶段,这四个阶段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事实阶段

往大了说,我们在生活、工作、人际上遇到的人、事、物都是我们认知的素材。往小了说,我们在衣食住行等所有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只此一点,就看出了环境和见识对人的重要性。没有相似的经历,人很难理解别人的行为、很难理解这个世界。

因此,反馈回路的第一阶段就是搜集数据。这个数据指的是我们通过观察、整理、测量的和之前存储在大脑中的任何信息。它不只来源于你自身,也来源于其他人。比如,观察同事在办公室的互动模式;跟踪体重称上的数字;开车时,判断路边打着双闪的汽车状况,这些都是元认知在事实阶段做的事。

联系阶段

收集完数据、见识过事实后,当我们遇到相似情况时,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联想。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会把我们已经积累的数据用到自己做事和思考上。有时候,我们做事会被长辈或老师要求“用点心”“投入点”,他们实际上是让我们加深对数据的印象。而反复犯同样错误的人,多半是习惯遗忘的人,或者他们联系数据与个体的需求的能力非常弱。

比如,当你意识到在职场,良好的人际和关系有助于职业发展,之前观察同事的互动就能由原始数据转为有意义的输出,这会表现在你的用词、态度和语气中。但如果你生性自由,厌烦复杂的人际,之前的数据对你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不会把它们用于输出。

结果阶段

数据之间产生联系之后,你形成的判断就是结果。而这种结果体现的就是你的元认知,你怎么看就会怎么干。这种看法包括:之前的数据是否有意义、在别人身上看到的数据对我是否有用、这些数据组合后的最终呈现等等。这些都能体现个人的主观意志。

比如,同样是和C同事交流,你会发现A同事和B同事的表现很不相同。A保持着礼貌和客气,B却比较自在。这种表现上的差异,可能由很多因素构成,比如上下级、关系远近、个人性格等。这时你如何与C同事交流,就是在分析这些数据之后作出判断的结果。

行动阶段

不管是一闪而过的想法,还是长久思量的考虑,认知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做”。行动是检验结果的最重要反馈,也是反馈回路的最后一环,行动后产生的信息又变成了事实阶段的数据。何况一个结果不可能适用于任何场合,只有通过做才能显示结果的成色。

很简单的,有些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行动阶段对事实阶段的影响。人在心里阴影、恐惧和巨大的情绪之下,就会远离元认知,从事实阶段直接跳到行动阶段,回归到动物性的条件反射。一旦陷入这种境况,人们很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因为他们忘了评估结果。

元认知循环

以上就是人的元认知反馈回路,每一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依据,下一阶段又会对上一阶段产生影响。在我们的前进路上,随着回路的不断循环,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加强。但是不管弱化了对哪一个环节训练,你元认知能力的提升都会受阻。

虽然元认知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们还是在这种潜意识的支配下,创造了无数类似的实体循环。比如,工程学就是依靠反馈回路来计划、设计、建造和测试工程的,小到一条水渠,大到复杂的水利工程都在这循环之中。除此之外,企业发展需要反馈回路来制定和实施商业计划,而医学更是以反馈回路为基础来研究新的疗法。

总结一下,不要在为某件事的失利伤心难过了,多关注你处理问题的元认知吧。读书、写作、沟通、社交,任何一个和你有关的事都逃不出元认知的范畴,你的任何表现背后都有元认知的影子。从今天开始,精细化管理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最终就能实现螺旋式上升的理想曲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去启发。

参考书目:《元认知》[美] 大卫·迪绍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