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文物(145)|北宋定窑白釉刻莲花瓣纹龙首净
定窑白釉刻莲花瓣纹龙首净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60.5厘米,口径2厘米,足径10.1厘米
文物年代:北宋
出土信息:未知
馆藏地点:定州博物馆
定窑白釉刻花莲瓣纹龙首大净瓶,北宋时期,1969年出土于河北定州北宋净众院塔基地宫遗址,为当时出土的55件定瓷之一,现藏于定州博物馆。高60.5厘米,口径2厘米,足径10.1厘米。净瓶又叫军持,起源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是佛教僧侣随身携带的用于贮水净手用的器皿。
该瓶瓶身似一少女亭亭玉立,肩部丰满宽厚,肩向下渐渐收细,接近底足处最细,而后微向外撇,肩一侧斜上方有一龙首状流,肩以上为8节竹节状脖颈,竹节上接一草帽状圆盘,圆盘上又有一个管状细流。
该瓶不但器型复杂、纹饰亦是精美。管状细流口沿、中部以及根部各有两道弦纹,中部弦纹上下两侧各划单层双线俯仰莲瓣纹一组。草帽状圆盘顶部又划双层双线覆莲纹花瓣一组,帽腰下折光素无纹,帽檐再向外折也光素无纹,圆盘下部依旧光素无纹,至颈部则有八层竹节。肩上部自颈根部起刻划三层覆莲瓣纹,第一层之莲瓣采用双层深刻刀法,瓣中央又刻一中心线,下两层则用单线配合旋削做出浅浮雕效果。莲瓣从上至下逐层扩大。肩下方为瓶身最鼓的上腹部,横向刻划缠枝菊纹一圈,下腹部又刻四层仰莲瓣纹,莲瓣造型大而饱满,同样具有浅浮雕效果。各组纹饰相对独立,又在器型的统一下浑然一体,使整个器物美轮美奂。
这样精妙的器物,必然是丰富的制瓷技术与极高的艺术修养相结合的产物。
器物来源
净众院北宋初年为李氏菜园,后施舍僧侣,在义演主持下建寺,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赐名“净众院”,于988年建成。净众院舍利塔是北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为葬修建该寺的高义演等人所建的舍利塔。安葬时定州上层人物都有施舍,善僧心寺等寺院也随葬了一批器物。
1969年发现并发掘该塔基地宫时,共出土了文物l06件,其中55件定瓷为北宋早期定窑产品。据地宫中文字及器物铭文显示,这批定窑大多是专为此次佛事所订烧,极具高度,其中舍利瓶铭文直接显示出至道元年(995年)。这批定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定窑当时的水平。虽多是专为此次佛事活动的定烧器物,但并不一定是一个作坊的产品。再者定州为定瓷的集散地,各界虔诚弟子也应在市场拣选了一部分。且极少部分晚唐五代遗留的定瓷,也有可能此次活动入藏。塔基同时出土了定窑少见的品种,也说明了此次佛事的重要性及供器订制特点。关于供奉瓷器的产地研究,在五代宋初的地层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三彩器物,这为我们认定定州两座北宋初期塔基中出土的三彩器物找到了产地。以往有人认为定县塔基出土的三彩器物是河南中西部地区的产品。
净瓶的用途、来源、演变。
净瓶,梵语称“Knudika',音译为军持、捃稚迦,意为储水之瓶,又称净瓶、水瓶、澡瓶、澡罐等。为佛教僧众云游说法时随身携带之物,汉初随佛教传入我国。 净瓶本是储水工具,又因其所储之水的用途之不同而功能有别,分为:佛前供奉、祭祀;饮用、或净手;佛教仪式之灌顶工具。 关于净瓶样式的文字记载,目前所知最早见于唐代僧人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一书。义净于唐咸亨二年至天册元年(公元671年至公元695年)到印度学法,该书成于作者归国途中,多记载作者在印度所见所学。书中记载军持“其作瓶法,盖须连口,顶出尖台,可高两指,上通小穴,粗如铜箸,饮水可在此中。旁边则别开圆孔,拥口令上,竖高两指,孔如钱许。添水宜于此处,可受二三升,小成无用。斯之二穴,恐虫尘入,或可著盖,或以竹木,或将布叶而裹塞之。”
这件北宋早期的龙首净瓶和书中所载唐代净瓶的基本样式并无两样,只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盖须连口”,指颈部的圆盘。“顶出尖台,可高两指,上通小穴,粗如铜箸,饮水可在此中。”即指上流。“旁边则别开圆孔,拥口令上,竖高两指,孔如钱许。”在这只净瓶则演变为龙首状流。显然,这龙首状流并非实用器的特征。而“可受二三升”的大小是为了方便携带,而此龙首净瓶的规格显然比这个规定要大的多,携带、使用极为不便。因此,可以确定这件器物并非日常使用的实用器。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很多祭祀专用器物其实都是由生活用品发展而来的,佛教供品亦复如是。法器是各类佛事活动及衣食住行的日常用具的统称,其中分为僧尼自备随身用器和举行佛事活动的礼佛用器,因此很多生活用品则逐渐发展出一个专门用来祭祀供奉的分支,而这个龙首大净瓶就属于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