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福科:按摩的关键在于“入肉三分”
关于宫廷理筋术,臧福科老师有个视频揭露其中的关键,在于“入肉三分”:
宫廷理筋术秘法就是入肉三分,特别是调畅经络的时候。刘老将宫廷理筋术引入民间,臧老将宫廷理筋术发展到脏腑治疗领域,付国兵老师将宫廷理筋术普及到全民健康,治未病领域。
普通的手法用明劲,维持效果30分钟,入肉三分的手法用暗劲,维持效果48小时,推拿按摩力量应适度,适合那个病的力道才是最好的,适度的力量透过层层肌肉,势达病所,柔能克刚,按摩推拿要使力量直达患处。
简单来说,中国按摩推拿界分为南北两派,北方的以北京为中心,是技巧派;南方的以上海为中心,是功力派。功力派讲究练功运气,比较神秘。技巧派讲究熟能生巧,纯粹是物理疗法。臧福科就是北方技巧派的代表人物。
北方的技巧派,源自清朝宫廷“上驷院绰班处”——“绰班”是蒙语,意为正骨。有关上驷院绰班处的由来,臧福科的介绍极为生动,他说:
功力派和技巧派的产生不是在现代。在清朝啊,有一个绰班处,专门培训技巧派的按摩高手,叫上驷院绰班处,是养马的,养御马的,我们的主儿啊(臧福科的祖师爷),是马倌,孙悟空级的,他是怎么来的?
臧福科自问自答:
相传,雍正皇帝有一天习武,脚崴了,太医用药总是治不好,便在午门前贴皇榜——一般老百姓进不了午门,养御马的一看,揭了皇榜,就去拉雍正的脚腕子,一搓一扳,雍正蹦跶不疼了,搓扳(绰班)就这么来的。那就赏,马倌不要赏,如果真的要赏,就给我办个学习班,和太医院平级——这主意够高的,结果皇上就准了。
“绰班处”经历十几代御医经验积累,开创了一套被称作宫廷理筋术的按摩手法,这种手法除了满族皇室成员之外,任何人无权享用。如要学习此术,必拜师学艺,采取口传心授的方法,因此真正掌握它的全部套路和心法者屈指可数。直到清末,作为当时仅存的“绰班处”御医,夏锡武和文佩亭在京师开诊,将“绰班处”的正骨原则、手法和方药传于后世,这项技术才重见天日。民国十二年(1923年),文佩亭正骨师首先打破了传统承传,收了第一位汉族弟子,把自己的“正骨心法要旨”传给了他,这位弟子就是后来受人尊敬的“绰班刘”,即刘寿山(1904~1980)。
刘寿山就是臧福科的师父。
臧福科口无遮拦,顺便批评起别人来:
你一定要记住,像现在的按摩科,按得人吱哩哇啦乱叫唤,那脑袋瓜都掉了,你给皇上按摩,能让皇上喊成那样?要你命啊!你必须让他不疼,还能治病。这就是宫廷派的核心,是个“柔”字!“柔”,他才不疼啊,锐利他就疼啊!所以,宫廷派的一定要注意!
所以,搓扳(绰班)这个学校的校长,就是技巧派的。
说到南方的功力派,也与北方的技巧派有关。因为“绰班处”是向全国招生的,什么人都有,有的人强调要练功运气,结果被驱赶。臧福科说:
凡是练功的都给赶出京城了,跟现在分配一样,老师喜欢的都留在身边,不喜欢的都踹到别的地方,这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人的毛病,近亲结婚啊,对学术不好,这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上海是功力派的重镇。据说上海的功力派源自河南。河南有一个姓李的人,是“绰班处”的第三期毕业生——后来成了功力派的代表,给赶回老家去了。河南太穷了,他就到扬州去做按摩。扬州当时的收入比国库还高,是最昌盛的地方,上海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发展。这个功力派的代表人物,在扬州收丁氏为徒。后来,丁氏一个人到上海,最后把功力派发展起来了。
臧福科说:
现在上海对全国的影响大啊,都说“一指禅”(一种按摩手法)是上海的,扬州人急了,说我这里才是正宗的。实际上,最正宗的是河南的,哪个绰班处第三期毕业生,叫李鉴成,他教了丁氏,丁氏到了上海又收了一些徒弟——凡是“一指禅”都是他教的。丁氏的儿子就叫丁季峰,是我们的上一辈。新中国成立以后,来春廷啊,王纪松啊,丁季峰啊,马万龙啊,都拿出和全国比的就有这么多。北京市能拿出来的,只有一个。天津挺大的,一个都没有。我们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人家上海必然是学术的大本营,我们也去取经去学习啊!
过去上驷院搓扳(绰班)处为宫廷服务的,都是蒙古医生,所以臧福科的师父刘寿山临死时,有两个遗憾:第一个,一辈子收的徒弟都是男孩,可惜没收过女的;第二个,咱们这个是蒙古的东西,刘寿山生前非常想把这个还给蒙古。正好臧福科在社会上讲课,有一个纯蒙古族的姑娘,非要拜他为师。臧福科说:“那好啊,我就收了她了,就是我在小黑屋里,那是不让我看病的时候收的徒弟。”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按摩病自除》一书,作者:臧福科。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