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维:每个人都要讲这三个故事,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在职场的人际关系中,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沟通的前提。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你说的道理很正确,别人都会提防着你!如果双方之间有信任的基础,一个简单的微笑,也能使别人感受到你的真诚。

如何用最短的时间,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安妮特著的《故事思维》认为,事实无法形成信任,信任需要故事维系它,因为事实对于每一个人会有不一样的解读,而故事能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比如神话故事,宗教故事等。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能激发人们对你的信任。

每个人都可以讲好故事,当人们一旦将你的故事当成他们自己的故事,那你就挖掘出了信任的强大力量。

想象一下,我们的口头语:“他人不错,我不了解他”或“不是因为我不信任他,我只是不了解她”。

使别人更好的了解我们,你需要讲好三个故事:

  1. “我是谁”的故事

  2. “我为何而来”的故事

  3. “愿景”的故事

“我是谁”的故事。一个故事可以证明你是谁。

如果你能用故事证明你是谁,而不是告诉人们你是谁,那么这更可信。

当你站在一群陌生人当中演讲时,别人的心中就有这样一个问号“你是谁?”。有些人喜欢豪言壮语,说自己是“对别人很真诚的人”,“努力工作的人”,“对工作负责任的人”等。其实这样说话,并不能让人真的相信你就是这样的人。还不如真情实感的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比如一个人能够毫无保留的批判自己,那么,我们就会觉得,不仅是他的话可信,他的其他方面也值得信任。

比如,一位经理刚上任,他给员工开会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他刚走上管理岗位时,对员工的管理过于严苛,员工们愤而反抗,指责他的独断专行。当新来的老板讲述自己被员工谴责的故事,你一定会震惊。其实,一个领导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也是展示了自己的力量。(这是《故事思维》的事例)

“我为何而来”的故事。

一个人天生就有警惕心,会怀疑他人的动机。当你在力求劝他人买某产品或改变某项行为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先想到你的企图。在人际关系中,试图隐藏自己的意图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比如,十年前,一位从事推销圆株笔的小伙跟人讲,为什么他会很想成为富人。他说16岁时,从贵州到北京,当时他不会说普通话,在一家饭店打杂。他每天都会努力学习普通话。他很羡慕那些穿着豪华服装、开着名牌汽车还拥有幸福家庭的人,并且期望有一天自己会变得成熟稳重,能够跟那些人一样事业生活皆得意。人们听完后,觉得他很真诚,有些人还特意帮他介绍生意。

“愿景”的故事

当听你说故事的人,已经了解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讲故事的目的,那么,他们接下来最想听到的是,你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有些人喜欢“实事求是”的说话,只是如何把思维翻译成使听众听得懂的语言,如同报流水账一样苍白乏味。

你必须想方设法使听众与你的梦想产生共鸣--让他们和你拥有一样的梦想。

比如人,小伙向恋人表白,如果你说爱她到海枯石烂,她是没感觉的。而是说:“50年后,你俩走在沙滩上,手牵着手一起散步,享受温暖的阳光”。这样你就说到了恋人的心坎里了。

另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那里有三个人正在工作,他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如果你是老板,你觉得第一位只会做苦力,真的很辛苦;第二位工作有目标,你喜欢这样的人做同事;第三位有梦想,你觉得他合适和他成为朋友。

你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梦想,因为梦想故事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从而克服当下的挫折和沮丧,振作起来。展示自己的梦想,更是能让一个普通人,在听众的想象中,立刻形象高大起来。

《故事思维》告诉我们,直白的真相令人畏惧。用故事包装真相,是让人们向我们敞开心灵之门,并接受我们所讲述的事实的好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