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胃底巨大孤立曲张静脉组织胶联合硬化剂、钛夹治疗1例

胃底巨大孤立曲张静脉组织胶联合硬化剂、钛夹治疗1例

简要病史:

患者杨某,男,56岁,乙肝硬化病史5年,2月内出现3次血便。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病等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药物过敏史。

入院诊断:

肝炎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

胃底大弯侧可见孤立巨大团块状曲张静脉,可见出血点,红色征阳性,暗蓝色。

胃镜诊断: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IGV1型)。

为明分流道血流方向,行门静脉系统成像:1.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肾分流2.肝硬化 脾大。

门静脉影像:

术前CT门脉成像(正位)

术前CT门脉成像(后位)

药物选择:

聚桂醇注射液,组织粘合剂

手术过程:

征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于2017-5-22行胃镜张静脉钛夹夹闭及组织胶、硬化剂栓塞联合治疗。

患者胃底孤立静脉团入口处在胃底大弯侧脾区右下侧,出口在胃底大弯侧的左下侧。术中在胃底自孤立静脉曲张入口处(脾区侧)开始打钛夹,第一个点没有完全夹闭静脉,第三个点静脉夹破,有稍许渗血,共夹闭四次。因静脉团上部夹闭后所留静脉腔较大,为节省组织胶,在该静脉腔上不完全夹闭一处。共用微创和谐夹五枚。注胶时。拟以硬化剂+组织胶+硬化剂“三明治”方法注射五点,注射顺序为先中间三点,然后出口侧,最后入口侧,第一点选择静脉夹破处上方进针。每点硬化剂1~2ml,组织胶2ml,硬化剂2ml冲管。第一点注射完毕,静脉夹破处渗血即停止。第二三点在第一点的左右两侧注射,第四点在静脉团的出口处注射,第五点拟选静脉团入口处注射,因第一枚钛夹夹闭不严,第二点注胶时已逆行至入口处,故未行注胶即已实变,不再处理。此次共注射四点,该静脉团完全实变。使用组织胶8ML/16支,硬化剂22ml,硬化针(23G)2支。

术后建议:

暂禁食24小时,常规应用抗生素、抑酸及保护胃黏膜药物。复查CT门脉成像,治疗1个月后复查胃镜。

术后10天复查胃镜及CT门脉成像:

胃镜所见

术后CT门脉成像(正位)

术后CT门脉成像(后位)

术者治疗经验

1

胃底孤立静脉曲张(IGV1)一般存在胃肾分流道,巨大者难以套扎,常规组织胶治疗又易引起异位栓塞。先打钛夹可以先行阻断或减缓血流,使随后组织胶治疗顺利进行,不易发生异位栓塞。

2

术前应CT门脉成像检查,弄清静脉团的血管走行,以做到心中有数,提前规划好治疗方案。

3

术中自静脉团入口向出口分若干点打好钛夹,将血管分隔成若干血管腔,阻断或减缓血流。如分隔开的血管腔较大,可用钛夹不完全夹闭,以减少容积,节省组织胶用量。不要惧怕钛夹夹破血管,及时注胶就可以封堵出血点。

4

注胶时采用硬化剂+组织胶+硬化剂“三明治”方法注射,每次注胶后以2~4ml硬化剂冲管,避免硬化针堵针,以继续使用。

5

为防组织胶粘连镜头及活检孔,操作前以硅油涂抹镜身及镜头,注胶时镜头适当保持距离,并不断注水冲走溢出的胶末。

6

自2016年5月至今年6月我们已完成26例胃底孤立静脉曲张的钛夹联合组织胶治疗,无一例发生异位栓塞。

专家简介

叶东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河北省邯郸市传染病医院内镜室。长期从事各类急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治,从事内镜诊治工作四年余,熟练掌握硬化、套扎、组织胶及钛夹夹闭等内镜治疗技术,独立完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镜治疗1600余例。

微信号: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