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国民收入破1万美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人均国民收入破1万美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张军8月7日在人民日报发文表示,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进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位次明显提升。2000年,在世界银行公布人均GNI数据的207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名仅为第141位;2019年,在公布数据的19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上升至第七十一位,较2000年提高70位。
所谓GNI,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占有量,基本反映了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民的生活水平。包括居民参与生产活动的初次分配收入,也包括企业(单位)、政府参与生产活动的初次分配收入,同时还包括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均GNI与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并非同一个概念,前者大于后者。因此,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感受与数据略有差异的情况。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为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万美元而感到高兴和自豪。要知道,过去的2019年,宏观经济环境十分复杂,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相当大的,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体经济体复苏状况不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也给我国经济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不断挖掘国内经济潜力、释放创新新动能、激发消费新活力,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持续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是相当不容易的。
那么,人均国民收入突破1万美元,对我国意味着什么呢?首先,这是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能不能提高,能不能实现全面小康,关键看经济的发展,看企业的运行,看居民的就业,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只有经济平稳有序增长,企业健康良好运行,就业稳定保障,收入持续提高,才能确保全面小康如期实现,并打下坚实的基础。人均国民收入突破1万美元,既是经济稳定增长的结果,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具备的条件,当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其二,这是实现全面小康更高要求和标准决定的。实现全面小康,并不只是看人均。人均只是全面小康的一个衡量指标,“不落下一个人”、“不让一个地方掉队”,才是全面小康的更深含义。人均数据,对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既可以引以自豪,毕竟,能够在如此人口基数的情况下,排名不断向前,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新的挑战,因为,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国民收入,在全球的排名都还不高。因此,对全面小康来说,也要更加务实、更加脚踏实地,不断地修正和提高标准。特别是农村,除居民收入之外,生活环境、居住环境、交通环境、社会保障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等,都必须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万美元,实际是新的压力与挑战。
再者,这也是实现基本现代化征程的发令枪。不管今年的困难有多大、压力有多大,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都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全面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意味着将全面开启基本现代化之门,朝着第二个发展目标迈进。而第二个发展目标,显然要比第一个发展目标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各种考核指标也更科学、更规范。人均国民收入可能不会作为一个考核指标,但一定会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毕竟,它是一个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高,意味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也高。就算不等同于居民可支配收入,也能够基本反映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所以,在开启基本现代化征程的情况下,看到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万美元,还是令人很欣慰的。
当然,人均国民收入突破1万美元,在给我们带来自豪和兴奋的同时,企业和居民对政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政府服务的效率等也会提出更高要求,对所生活的环境和发展的氛围等寄予更多的希望。因为,他们需要看数据,但更需要看行动、看效果、看感受。所以,如何在各项衡量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指标不断提升的同时,各种服务的软环境、发展的硬指标、现实的新感受也同步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譬如贫穷差距和财富分配的合理性问题,就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特别是财富分配,不能总向着少数人集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也要在基本现代化征程开启后有所调整,更多的体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