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日记】《中秋帖》读帖学习

诉衷情·中秋

辛丑八月十四夜,阴雨转晴,明月皎洁,清风习习,感岁月易逝,遣兴为之,贻笑方家!

古帖孤灯旧桌台,

秋雨中秋来。

不见如期明月?

花影独徘徊。

米襄阳,王大令

萦素怀。

退笔成冢,

铁砚磨穿,

方见花开。

先来看看传世《中秋帖》之神采。

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从印章数量上来看就知道了此帖地位之高,名气之胜。然而它却是一个临本。来看一下王献之的《十二月帖》原始书写的状态。

可以明显发现,《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话不能说的太绝对,我感觉米芾临摹的可能性也就百分之九十九而已吧。不过谁临摹的倒是无所谓,关键是我们都觉得他临摹的很好。此时此刻不禁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十二月帖》字数并不多,为何临摹者要截取部分临摹三行?为何要有所取舍呢?这和我们现在的临帖方式不同。从书法临摹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是古人一种特殊的选临方式吗?他并没有照抄字帖,而是进行了一定的选择,然后重新组合,我们能否理解为这是古人学习和自我练习的一种方式呢?打破原有章法,重新组合章法形式,从而达到一种神采上的模拟。当时的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已不得而知了,但这种方式我觉得还是可以借鉴着玩一玩。就像玩积木一样,“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平时拆一拆古帖戏耍一下又何妨。

第二,如果逐字对比就会发现,每个字都临的不太像。包括我们看近代很多大家留下的临帖资料一样,根本临的不像原帖。就笔墨表达能力而言,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们没有临的像的能力,之所以不像,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故意为之!他们是意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超越古人。古人不是完美的,因为这种不完美,给我们的努力留下了空间。所以,高手临帖,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发展,去发挥,去表达理念。这才是传说中的“意临”。从临本中我们真的能发现,无论从用笔的丰富,笔势的连贯,字组的处理等方面实现了一种超越。

第三,为何明知此帖肯定不是王献之所书,大家还要把它放在王献之名下呢,为何不说是米芾的呢?这就像把米芾临颜真卿《湖州帖》一样,也要落在颜真卿名下。因为这不是米芾的风格。《中秋帖》也不是米芾的书法风格,只是我们从用笔上推断。那种纵逸,那种神采我想还是王献之的。

祝大家中秋快乐,吉祥如意,书艺大进!

(0)

相关推荐

  • 王铎学书初宗“二王”,转学米芾、颜真卿等大家,自成风格

    明清之际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此间天灾人祸不断, 兵戈频仍, 是一个多事之秋.由于这些复杂的历史原因, 使得当时的人们在思想上相对的比较自由, "国家不幸诗家幸" ...

  • 这位北大校长的书法,仅在米芾之下,上溯二王,给人一种秀雅之感

    书法,是来源于写字,而高于写字,它不但需要精湛的技法,还需要一定的艺术观赏性,更重要的是内在神采! 而这种神采,往往是书者自身文化修养的厚积薄发,对欣赏者而言,也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看懂! 正如唐代 ...

  • 老书法家:笔“醒”才是书法用笔的最高境界!学会后轻松升级成高手

    清代书法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说,用笔乃醒,则骨节通灵. 这个"醒"字是什么意思? "醒"有顿悟的意思,用笔乃醒是对笔法顿悟的意思. 具体怎样用笔才 ...

  • 42.祝允明《评书》原文

    祝允明<评书>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 ...

  • 【读帖日记】《远宦帖》读帖学习

    <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五通尺牍.草书,6行,53字. <中国书法全集>对<远宦帖>的书法风格评价为"偏锋侧 ...

  • 【读帖日记】《孔侍中帖》的章法学习

    <孔侍中帖>为唐代摹搨墨迹,是对东晋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而形成的勾摹本.行草书,3行,25字.<孔侍中帖>笔画体态丰腴雍容:"中和"之美,"多 ...

  • 【读帖日记】《忧悬帖》读帖学习

    王羲之忧悬帖硬黄纸本,双钩廓填墨迹,纵24.8厘米,3行,17字,日本前田育德会藏 此帖有两点想要表达: 一.侧锋用笔,这个字帖在用笔上中侧锋交替使用非常明显,之前我们看<姨母帖>< ...

  • 【读帖日记】《初月贴》读帖学习

    <初月帖>.墨迹为唐摹本,草书,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 <初月帖>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 ...

  • 【读帖日记】《自叙帖》中绞转笔法学习

    ​草书中怀素的<自叙帖>在线条上绝对是一个风格鲜明的特例.不仅圆劲厚重,而且极富弹性.古人谓之"折拆股"是也. 我们可以看到其线的质感是中间的墨很浓很黑,然而两个边缘却 ...

  • 【读帖日记】《得示帖》的章法学习

    王羲之的大部分手札字帖都存在楷书,行书,草书并存的现象,虽然字数不多,但整个节奏感的变化却十分丰富.  <得示帖>尤其如此,可谓"静如处子 动如脱兔". 开始的&quo ...

  • 【读帖日记】《倪宽赞》笔法读帖学习

    <倪宽赞>是褚遂良的墨迹本.虽然此本有人怀疑非褚遂良真迹,在此不做考据讨论. 相比褚遂良的其它作品,确实此帖独具个性.今天来看看其用笔.一般我们在用笔上要分析每笔的"起" ...

  • 【读帖日记】《二谢帖》的读帖学习

    <二谢帖>一共四行半几十个字.但其中的技术含量不可胜数. 有一种永恒的不变就是一直在变.<二谢帖>的节奏就是如此,感觉每个字的姿态变化节奏非常快,并且伴随着字距的远近变化,甚至 ...

  • 【读帖日记】《丧乱帖》的读帖学习

    学习王羲之书法,唐摹本的手札是必须要学的.尤其<丧乱帖>堪称经典,内容大意是王羲之家祖坟被人刨了,后来又修复了,记述了这样一件悲伤之事.字势随着情感跌宕起伏.虽然篇幅很小,但内涵丰富.先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