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一味中药搞定,身体虚、脾胃差,一补就上火?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却有很多人因为生活不规律,造成肾虚脾虚胃虚等各种问题。
其实有一种非常适合脾胃气虚、心悸不眠、虚热汗多的补益参,过去大家不知道它的作用,没人把它当成宝,叶子连鹅都不吃。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价值,其实最宝贵的部分是它的根,还是现代人病后体虚补益药膳的常用中药,而且性平,适合不同体质的人。
名字由来
关于这个补益参,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春秋时期,郑国国王的儿子,年5岁,天资聪慧,能辨忠识奸,深得国王厚爱。
但这位王子却体质娇弱,时不时生病,宫中太医屡治不效。后国王张榜遍求补益之药,并悬以重赏。
一时间,各地献宝荐医者络绎不绝,但所用皆为参类补药,却并未奏效。
一天,一位白发老者揭榜献药,声称非为悬赏,而实为王子贵体、国家大计着想。
国王对老者说:“尔诚心可鉴,然若药不灵验,怕有欺上之罪吧。”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贵体稚嫩,难受峻补之药,需渐进徐图之。
吾有一药,服百日必能见效。”于是,王子如法服用老者所献的这种细长条状、黄白色的草根。
三个月后,果见形体丰满,病恙不染。此时,国王始信老者所言,大喜之余,晋封王子为太子,又急寻老者以封赏,但老者已行踪难觅。
国王问老者所献之药何名,众皆摇头不知。近臣谏曰:药有参类之性,拯挽太子之身,就叫太子参吧。
于是,“太子参”的美名就由此传开了。
所以,杰哥今天要说的就是这“太子参”。以前人们不了解“太子参”的功效,一直把它当成普通的杂草,甚至连鹅都不吃,
不过现在大家渐渐了解到“太子参”的价值了,也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补品而不仅仅是野菜了。
太子参药用价值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冬天我们吃起火锅来容易暴食暴饮、肺燥上火,因此吃点太子参润润身子,去去火气很有必要。
此外,冬天是进补的最好季节,然而大人补了,小孩却不能跟着随便大补,太子参药性十分平稳,用太子参给则大人孩子老人都能补,非常实用。
太子参的功效:
1.补虚药,补气药。
2.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3.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
下面,精选几种太子参的日常用法给大家,男女老幼都能食用:小儿、大人皆宜的。
1.太子参蜜枣煲猪瘦肉
材料:太子参15克、蜜枣3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太子参浸泡、蜜枣去核、猪瘦肉洗净。
2.把材料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加少许食盐。小儿、大人可一起用,分量够3~4人食用。
这个汤吃起来清香甘润,养肺益胃,滋阴益气。
2.“太子”常备方:寒冬去火
做法:
麦冬15g,太子参15g,剁碎一块瘦肉,再加一颗蜜枣一起煲汤。其中,麦冬清热,太子参补气但不燥,很适合冬天给孩子饮用下火,每周1~2次,不会寒凉。
很多人说太子参有泥味,孩子会不喜欢,如果提前浸泡一下,把泡药材的水倒掉,加蜜枣一起炖煮,口感就会比较好了。
3.消食健胃:太子参茶
有时候吃多了,可以制备帮助消化强胃口的山楂、桔梗、太子参茶。(以上材料各5克,两碗水小火煮成一碗就可以)
太子参药性平和,对小儿体虚多汗、消瘦无力较为适合。对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的人来说,太子参炖瘦肉是一款很不错的汤水。
4.抗流感强身:百合竹荪太子参汤
做法:
太子参5克,百合10克,竹荪10克煮水喝。可以清润肺燥,益肺生津,强壮肺部。适用于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气咽干等情况。
这里取太子参的养阴生津,益气健肺功效。此外,百合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竹荪益气补脑,宁神健体,补气养阴,清热利湿。
5.脾胃虚弱食积:太子参鸡内金健胃汤
取太子参15克、淮山药25克、生山楂9克、炒麦芽15克、陈皮9克、鸡内金1付,适量煮水喝,气味酸甜,健胃消食
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肚胀等症状。每天喝两次,连喝三天。
6.上班族“特供”润肺养阴汤
上班族工作繁忙、压力又大,很容易上火燥热,这款润肺养阴汤,除了加有常见的银耳、鲜百合和冰糖,还特别加有太子参。
有别于人参和高丽红参,太子参性凉而补,具滋阴润燥的功效,对于下火很有帮助,无论凉食、热食一样好。
材料:
银耳50克、鲜百合25克、太子参15克、冰糖和水适量。
做法:
1.银耳用水浸发,沥干水后切开四瓣,切去硬蒂再剪成小朵备用。
2.百合折开一瓣瓣后,浸洗干净备用。
3.太子参洗净,备用。
4.将适量的水加入锅内,然后放入银耳、太子参、百合,用武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煮一小时。
5.最后,用冰糖调味即成。
提醒:
太子参虽补力平和,但终为味甘之品,所以凡病有实邪者忌用,故邪实之证慎用,比如肾炎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