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身不由己的社会生物
适逢中秋当日,阖家外出觅食。一家新开很大的火锅店,过节人多应该也应付得过来,——就这儿。
可我想错了。上菜慢点儿我倒是有了个心理准备,可是一顿饭吃下来电闸跳了两次,每次得等10分钟左右才又来电(可见人多)。
每次跳闸,我总能听到门外走廊里有人在呵斥服务员,大意就是好容易过节一家人(朋友)出来吃个饭,结果吃的断断续续,真是扫兴!!
服务员连连赔不是,但我看着这些人却想起了另一件事,——前几天,中秋前夕,一场大雨让很多人在市区的路上堵了好几个钟头。新闻报这次堵在路上的车辆远超平时。
多出来些什么人堵在这大雨天的路上?——送礼的。想必他们也不愿这样,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想想谁又愿意在节假日跑去景点看人山人海,再跟高速上堵个多半天,还得接受机票、住宿比平时上涨个20%~30%……——但是,他们没得选。
别说996们了,就是正常的朝9晚5者又有多少时间是可以自己说了算的?几乎没有,让你何时工作就得何时工作,让你何时休息就得何时休息(请假除外)。
这种对行为的约束日久天长也便在思想上有了痕迹。明明心有不甘,却又不敢摆脱那份桎梏,因为它至少还能给你带来些许安全感。于是硬着头皮安排假期的出游,硬着头皮加入人潮汹涌,硬着头皮定在节日当天的聚餐,还要告诉自己:“我没办法啊!”但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我还在安全区……”
我甚至在想,如果不停电,他们会不会少了一个发泄负面情绪的机会?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但这种社会性往往会抹杀掉一个人的动物性,——破坏力、创造力恰恰蕴含于人的动物性。在社会性倾向者那里,很少有真正的创造性,而他们是大多数。
茶行业里也存着这样一群大多数,他们不太考虑“本该如何”,而只是习惯于“向来如此”,即便如今寸步难行,尚存一息,每每抱怨这个行业越来越不好赚钱了,却也“矢志不渝”地坚持着 。穷则思变,在这个行业似乎不大适用(至少这个阶段不适用)。
我在这么定义别人的同时也一定有人在以同样的方式定义我,——从某种角度上讲,上我们都很固执。不同在于我是探索新疆域的态度上固执,而很多人则是在旧有路径上固执。“固守”与“创新”都挺不好过,可我既说服不了他们,他们也休想说服我,一个困局。
破局,或许要从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可以对一些既有规则说“不”,学着自己思考开始。
从不在节假日休息,不去赶那个风潮,不去凑那个热闹开始。
从思考“本应如何”开始……
好了,——来电了!肉都化了,我得赶紧吃,保不齐一会儿还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