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和员工到底是什么关系?

公众号生日会报名:全球最大蔚来中心开业记(公众号生日会报名启动


今天的主题来讨论一下公司和员工的关系。

这个话题看起来有点老套和老土,但是脑洞一下就会有新的发现。

传统意义上,公司雇员工来打工。员工来上一个月的班,公司付一个月工资。仅此而已。

法律意义上,公司和员工是劳动合同的甲方和乙方。一旦出现劳动纠纷,是要申请仲裁的。

但是在商业模式概念里,公司和员工是交易主体,不同的交易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关系。内部交易本身,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部分。

第一个层面,公司和员工互为对方的用户和供应商。

从劳动合同交易的经济学本质上来说,员工是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公司是人力资源的需求方,公司采购了员工的人力资源。所以员工是公司的供应商,公司是员工提供自己人力资源这一产品的用户。那么用户体验呢?就代表着员工的工作状态,绩效高低。互联网思维下的用户体验理念,用在这里就意味这员工要提高公司对自己的满意度,方法无外乎更积极努力,注重学习提升。

引申来说,公司又是员工的供应商,员工是公司的用户。公司向员工提供的是工作岗位、事业平台、发展机会,满足员工的需求。这个时候,员工作为公司的用户,对公司这一产品的用户体验又如何?公司改善用户体验,意味着要为员工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环境,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兑现更有效的激励。

这才只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员工和公司互为对方的产品。

无论公司处在什么行业,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这都只是公司的第一个产品,传统意义上的产品。

公司的第二个产品,是股票。在资本市场,投资人投入资本买入股票,获得分红。如果公司经营良好有发展潜力,投资人可以选择继续持有,更多的人买入就会使公司的股价上涨。如果不看好长期发展,也可以选择卖出股票,当卖出的人多了,公司的股价就会下降。

公司的第三个产品,是员工本身。特别在现在的中国,当教育本身有重大缺陷的时候,公司成为了培养人的主战场。优秀公司越来越像学校,创始人越来越像老师。一个公司之所以优秀,某种程度可以体现在员工身上——在这里工作过的人就是有着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文化,培养出不同特质的人。特别是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身上会牢牢铭刻第一份职业、第一个领导的印记,犹如原生家庭一般。这就是公司对于员工的改变。在这个意义上,员工怎么能不是公司的产品呢?

而公司是由员工组成的,组织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员工的成长。员工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公司就距离什么方向的创新和发展近了一步。员工有多大的成长,公司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员工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工作,公司的文化就被定义成什么样。所以,公司也是员工的产品。

第三个层面,公司和员工互为对方主人。

公司拥有员工。好公司的员工在公司之外会骄傲的告诉别人,我是XX公司的。身在一个组织之中,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股权激励,可以让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员工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成为股东。虽然员工的股份也许不足以参与决策,但至少可以分享公司的成长红利,和公司利益更加紧密的捆绑在一起。

说完之后才发现,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多面的,互动的,复杂的,难以割舍的。好公司和好员工之间,更多的是相互成就。公司成就员工的事业,员工成就公司的发展。

过去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讨论:到底是你给老板打工,还是老板给你打工。相互打工。

讨论今天的话题的意义,在于开阔思路,启发自己更加看清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被传统思维所禁锢。希望我对自己的启发,也能带给大家启发。

今天结尾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要定义自己和公司的关系,在错综复杂中找到那个简单的唯一,这也许才是工作的初心吧。

最后是每天都有的一段话:

如果关注了这个公众号,那就请定期来看看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觉得写得挺不容易,那就请点赞。

如果觉得公众号内容有共鸣或者有错误,那就写下你的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