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Cloud Paks一周年:混合云的飞“屋”环​游记

皮克斯的经典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当中,一栋在常人眼中普通的房子,被一簇五颜六色的气球,带着升入空中。那画面的美感,透过屏幕都让人感觉到打破常规,飞跃山河的快慰。
对于传统云产业来说,这些常规的“房子”,是指私有云或是公有云,它们彼此独立,虽然都以“云”来命名,但却不容易在底层实现统一。就像两栋独立的房子,虽然互有往来,但没有建在一个足够“开放”的地基上。
对于IBM来说,过去的主机、服务和中间件三大平台,也在帮助客户“盖房子”,这些房子虽然是世界上最美轮美奂,最安全的房子,但却没有像新的公有云“房子”那么灵活多变。
这就是为什么IBM会收购红帽,通过OpenShift等于给所有的房子加上一层特别灵活的“地基”,它们不仅可以彼此相连,甚至可以“飞”起来。这就是IBM混合云的飞“屋”环游记。
混合多云环境下的四大挑战
虽然过去的十几年,是云计算的黄金时代,但云计算似乎还没有迎来真正的高峰期。
在云计算的萌芽期,是以互联网公司主导的公有云的崛起为标志,并诞生了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和国内的阿里云等新兴云计算公司。
在2018年之后,企业上云的速度开始加快,云计算产业也开始步入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很多企业发现单纯的公有云并不能满足所有的业务需要,逐渐出现了“下公有云”的潮流,混合云模式开始大行其道。
事实上,目前80%的企业工作负载还没有上云,而且这80%的工作负载很多都是关键业务负载,当这些承载企业核心生产系统的负载安全地上云,才意味着企业真正实现了云转型。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包卓蓝表示:“云”绝对不仅是“公有云”,现在很多企业会同时用到六七种,甚至十几种云。所以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当他们迈向云这个旅程的时候,最希望获得的能力,是能够以敏捷的方式来管理混合多云的环境。与此同时,企业上云也必须要面对四个挑战。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包卓蓝
第一个挑战,是多供应商基础设施运维支持。当企业面临多厂商环境时,这对企业的系统维护,以及企业本身要具备的技能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个挑战,是混合云环境微服务的管理复杂性。微服务通常是以容器技术体现出来,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要考虑容器如何在自己的环境当中具有便携性,可以移动。同时企业还要制订策略来更好地管理这些微服务,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云计算成本增加以及供应商锁定的风险。如果是私有云的环境之下,那企业需要购买更多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资源,公有云服务的需求量则是不设上限的,这就使成本成为了一个挑战。
第四个挑战,是用户或企业缺乏IT技能,缺乏弹性和敏捷性、产品上市周期长。以银行系统为例,过去是一台主机、一个平台,很简单。而现在的银行面临着多个平台,更多的复杂性,反而让业务丧失了敏捷。
正是基于这四个挑战,包卓蓝说,“开放不光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是一个必须的选择。”所以,IBM收购红帽之后,所开发出来的基于OpenShift的开放式混合多云平台,也是唯一的能够实现容器在不同的云平台,以及本地环境中无缝移动的云平台。
Cloud Paks一周年,交出满分答卷
2019年7月,IBM以创纪录的340亿美元收购了红帽。这使IBM可以将其软件产品组合转型为云原生,并在红帽OpenShift上运行,让企业现在可以一次性构建关键型任务应用,并在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平台、阿里云、IBM云等所有领先公有云以及私有云上运行,而全新云原生能力将以预集成解决方案的形式提供。
这个新的产品组合,IBM把它称之为Cloud Paks。
在去年11月5日,IBM正式在中国发布了Cloud Paks,如今刚刚好是Cloud Paks在中国面市的整整一周年。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总经理缪可延表示,“Cloud Paks发布一年后,在中国已经有74名客户,业务的增长是非常迅速的。其中包括一些重量级的企业,比如扬子江药业、香港机场等。”
IBM副总裁
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总经理 缪可延
企业对Cloud Paks的追逐是不无道理的,作为业界首个企业级全栈式云解决方案,IBM Cloud Paks 是集成了一个容器平台、容器化的IBM中间件和开源组件以及用于开发和管理的公共软件服务,可将开发时间缩短高达84%,并将运营成本降低高达75%。
缪可延说,“未来IBM所有的产品都会基于OpenShift容器化技术来研发,IBM为什么收购红帽?因为这个底座本身是有企业化服务基因的,所以是最有可能标准化的。业界虽然有不同的容器技术,一些混合云也采取了相似的方案来进行设计,但是IBM+红帽,是最为专业的、最具备企业级服务基因的组合。”
的确,Forrester Wave 2020年第三季度的报告显示,IBM和红帽的多云容器开发平台目前是全球市场的领导者,无论是对开发人员还是企业用户来说,都是最为领先的平台。
而在生态层面,IBM依然保持了红帽的独立运行,目的就是确保红帽的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意愿在任何环境中运行,这也是IBM对开放的态度。
正是因为这样开放的姿态,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团结在了IBM周围。去年Cloud Paks刚刚发布时,神州数码就成为了IBM的第一家中国 “Cloud Paks 臻选合作伙伴”;同时,神州数码已经在广州和北京分别启动了Cloud Pak for Multi-Cloud Management 演示中心和CloudPak for Data 演示中心,并且基于 IBM Cloud Paks 开发了面向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物流等行业的平台解决方案。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伙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叶明表示,“从IBM角度,我们希望在开放开源的技术背景下,提供全堆栈的业务给合作伙伴。”
IBM副总裁
大中华区伙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 叶明
在此过程中,IBM希望自己的身份能够有三种含义。第一是连接者,IBM要构建一个生态体系,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在这个体系里;第二是助力者,IBM希望客户能够基于OpenShift的平台,基于Cloud Paks的解决方案,基于对行业的认知,构建属于自己的、创新的解决方案;第三是成为一个成长共赢的平台,这也是为什么IBM在去年全力推动Cloud Paks的成立,“这是希望是跟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既有demo,同时也有一个赋能和支持的平台,去影响更多的伙伴,能够有参与进来”,叶明补充道。
第四平台,战略转向混合多云
上个月,IBM刚刚宣布了分拆计划,通过剥离托管基础架构服务业务转向混合云的增长战略。IBM将专注于拥有万亿美元市场前景的混合多云战略。
包卓蓝说,“IBM在过去百年历史中,已经有3次成功的平台转型,我们之所以进行分拆,就是战略上将混合云作为IBM的第四大平台,IBM要成为全球第一的提供混合云平台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公司。”
事实上,如今混合云已经是云计算市场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传统IT玩家,都将目标锁定在了混合云市场,IBM到底有多大的胜算?
云计算发展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云厂商之所以业务能够繁荣起来,是得益于开源的生态,但当他们迈向混合云的时候,策略却偏向于锁定客户。这是很多混合云解决方案的共性问题,只能让客户享受到单一云厂商的创新,而不是开放的享受到所有云的创新。
而IBM既有完全开放的云平台Cloud Paks,也提供混合多云的解决方案,同时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基于OpenShift,可以实现不同环境、驻地环境的迁移。
IBM大中华区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云应用服务总经理马勇也表示,“IBM也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在混合云的时代,打破原来不同云厂商之间所设立的技术壁垒。数据要流动才能产生价值,流动以后才能释放力量,流动以后才能够增加不同的厂商、不同的生态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

IBM大中华区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

云应用服务总经理马勇
另外,IBM多年来服务于全球顶级的行业用户,没有谁能比IBM更理解他们的需求,所以IBM去年在全球第一个推出金融服务就绪公有云之后,就成为了很多全球顶级银行的重要选择,在混合云时代,技术能力必然要与行业know-how结合,这本身就是IBM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知道,IBM是最早提出“On Demand随需应变”的公司,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技术的架构如何演变,IBM的技术平台也进入到混合多云的第四个阶段,IBM之所以屹立不倒,甚至总能创造奇迹的根本,其实就在于IBM对“On Demand”的理解。
最懂客户需求的IBM,正让企业的“屋子”飞起来,飞向兼具稳定、安全、敏捷的云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