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探究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论文
案例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科学新课程标准(7~9年级)》前言部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课程内容突出‘整合’与‘探究’两个特点。”第三部分中指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实验技能包括查阅信息资料的技术,即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查阅图书报刊资料等。”
《探索宇宙——太阳系》是七年级《科学》第三章“地球和宇宙”最后一节的内容。宇宙天体是宏观、遥远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亲自感知是非常困难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薄薄的教材就是学生唯一的世界,抽象而枯燥的讲解、有限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只能让学生获得较低水平的信息量。而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我们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的多媒体资源,将一些抽象、模糊的天体特征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加深学生对天体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实现学习的个性化。
案例描述
片段一:情境导入
锁定学生电脑,点播视频:神舟飞船发射瞬间。
配音:今天,我们阔别了自己的地球故乡,踏上长达几十亿光年的漫长征途。首先我们来到地球家园所在地——太阳系,拜访那些已沉睡了亿万年的地球的“兄弟姐妹”。
学生观看视频,体验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畅谈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乘着多媒体中的宇宙飞船去遨游太空,产生壮观的立体感觉,刺激学生的感官,把学生带入到浩翰无边、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激发其对宇宙太空的探索欲望。
片段二: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打开IE浏览器,打开学习网站输入真实名字,进入太阳系。
布置任务:通过浏览网站首页“太阳系动态演示”Flash,完成任务一。
任务一:你们了解了太阳系的哪些知识?
生:自己能发光的天体叫恒星;太阳系包括九大行星(2006年改为八大行星,教科书修改滞后)、彗星、小行星等天体;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冥王星;九大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顺序……九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仔细观察行星运行的轨道,我发现了……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把握科学教学的“个性”,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让学生接受视觉、听觉等媒体信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自主学习。学生面对以电子教材形式呈现的信息,能联系自己先前的知识,形成对当前信息的理解,同时,当前的新信息又能使原有的知识进行重组和调整。
片段三:网上合作探究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打开资源区,选择太阳、九大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等你所感兴趣的天体,在资源区左边的一栏里找到对应的天体,进行研究(如下页图1)。用Word将有关资料进行简单处理,尽可能图文并茂(参考“流星”),用天体名称命名保存在计算机中,然后上传到交流区。
教师在小组间巡视,向有困难的小组提供适当的帮助和辅导,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通过网站中“在线列表”的实时监控功能,查看学生的位置及学习进程。
在交互的、生动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中,通过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归纳,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力图创设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在共享、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
片段四:信息交流大会
①布置交流会场景(多媒体显示“太阳系信息交流会——谈谈太阳系”)。
②将各小组的学习结果切换到大屏幕上,供全体学生交流分享。很多小组的作品不但内容新、图片美,而且技术水平高,整个作品美观大方,富有自己的特色。学生的出色表现大大超出了我的预设。
③各组派代表用2分钟的时间向大家介绍所研究的天体,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水星组、金星组、地球组、火星组、彗星组各自展示了作品,阐述了所研究的天体特征及感兴趣的问题,并解答了其他小组的质疑。
学生对彗星很有兴趣(也许是我提供的资源较多),有好几个小组研究彗星,并相继发言,将彗星的特征补充得十分完整。而且不停地有其他小组的学生提问:下次什么时候能观察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否真的是“一生一约”?“扫帚星”是不是指彗星?……
出人意料地有一位学生借用神话故事《封神榜》讲述了“扫帚星”马氏的故事。
④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发表看法(地球、慧木相撞,水星凌日……)。
教师小结:各大天体拥有同一个太阳,但各自的面貌特征却截然不同,我们不禁再一次感慨宇宙的神秘。
充分利用网络资料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星去探索,使学生开放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采用语言等形式辅助学生完成信息交流,实现了全员共享。召开信息交流大会,让课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角,放大学生探究的结果,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充电”,使其感受探究带来的“乐趣”。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实现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
片段五:拓展延伸
播放“太阳系现状”的视频材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讨论1:太阳系中为何只有地球上有生命,而其他行星无生命?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打开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2:地球上原来有大量的恐龙,后来突然神秘地绝迹了,有人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谈谈你的看法。
部分学生发言截图如上页图2。
学生通过BBS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只完成了讨论1。BBS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便捷、自由的交互平台,在这里,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问题的讨论。从发言记录看来,较之传统课堂,BBS中学生参与讨论的面大大扩展了,并且更为全面地记录了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见解。
片段六:布置课外探究
这一环节介绍了很多天文网站并提供了相应的网址,让学生们课后查找和浏览更多关于太阳系的网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布置了一个课外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课后利用有关资源制作一份太阳系小报,上传到交流区。
案例反思
网络教学就是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传播媒体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让计算机像书本一样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本节课的教学地点设在网络教室,学生一人一机,为充分发挥其交互性的特点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网络知识海洋中的“导航者”,成为学生信息的“代理”。完成本课的教学后,我的反思如下:
1.网络教学需要平台
互联网上的信息很多,也很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太阳系的概况、九大行星表面情况等内容制作成网站——《探索宇宙——太阳系》。网站包括任务区、资源区、交流区、测试区、拓展区等栏目。学生通过浏览网站可以迅速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然后再利用网站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用Word等软件将有关资料进行简单处理,然后上传到交流区,并以信息交流会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评价。另外,可通过拓展区进行讨论和知识的延伸,利用测试区设置的练习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习成果需要交流和共享
通过召开信息交流大会的形式,展示和共享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悟和体验,放大了学生探究的结果,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充电”,使其感受到探究带来的乐趣。
3.交互是网络教学的核心
当师生在BBS上讨论时,学生和教师是完全平等的,网络的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宽松,学生没有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言的压力,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高。BBS的发言还有自动存储和查阅功能,这就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后有充分的时间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反思,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完善。
4.网络的开放性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网络是开放的,信息是无限的,一堂短短的网络课堂学习不可能满足学生所有的求知欲。在本堂课的教学接近尾声时布置的课外探究活动,实现了让课堂探究延伸至课外,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终止。参考论文
5.网络教学要因课而宜
在初中科学教材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网络教学。例如,《探索宇宙》《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水的利用和保护》等课适合网络教学,因为这些课包含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资源。学生在传统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利用上述资源完成学习任务,但如果让学生把众多的多媒体素材结合自主探究性活动进行学习,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网络教学为创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们也应看到计算机和网络只是一种工具。在利用网络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利用网络教学时,备课量大、准备工作复杂;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学生在网络教室里的自制能力比较差,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短,等等。虽然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整合有着不少阻力,但是我们只要明确教改实施的方向,继续不断尝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相信这些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会逐步得到解决。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通过网络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搜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