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游——潮州有条甲第巷
春节向来是在北京待不住的,去哪里犹豫了好久。想去的地方很多,但热门地方机票不打折,舍不得银子。西宁、兰州啥的机票打折很,但我怕冷,实在不敢这个季节去。不去又不甘心。一天查看机票无意中发现北京有前往揭阳的飞机,票价900多元,于是有了去温暖的潮汕喝粥的想法。分分钟搞定了飞过去的机票,一看回程1700多,不甘,心说喝粥不可能待那么久,还是周边转转吧,发现惠州回京的机票1400多,其实也就便宜300元,但听同学说,曾有人邀请她们去惠州玩,想都没想就把回程票买了。顺手抢了一张潮汕到惠州的高铁票,73元。
买好了往返机票,才开始做功课,发现惠州几乎都是度假性质的玩法,立刻就抓狂了。一个人度假那是什么滋味,这个惠州不能去。在网上看到一篇潮州的帖子,说是下一站是梅州。啊?梅州?客家文化。我的精神头一下子调动起来了,看了不少帖子,感觉很不错,于是把潮汕喝粥的想法,改成了客家围屋游。时间做了很大调整,火车票也是改了几次。最后的行程是初一下午飞揭阳,晚上住在潮州,第二天潮州游玩,下午五点多火车到梅州,梅州玩三天,再回到汕头,最后一晚9点多坐高铁回惠州,惠州没有时间玩了,直接机场大巴看马路景观。要不是先买了惠州回北京的机票,我可以从揭阳回,这样时间上可以再多一天,能把梅州市区看看。
初二的一大早七点多就从潮州的汉庭酒店出发了,一路溜达着看了开元寺、广济桥、牌坊街,甲第巷,黄公祠。感觉最好的要数这条甲第巷了,所以拿来做开篇。
那天找这条巷子,问了很多人。小巷保留得很不错,关键还没有游人(估计是因为我到的早,游人们还在睡觉)。我一路看一路拍很是兴奋,小巷不长,照片倒是拍了不少,主要是想完整记录一下这样难得的小巷。
10、这幅海报把人从过去的岁月中拉了过来
11、抬头可见二层小楼
12、临出门时一眼看到了这个有些年头的挂篮
33、而忽视了路边风景
补充资料(来自网络):
"'猷、灶、义、兴、甲',一句话概括了潮州城古民居的精华。这几条街巷位于古城中南部,成并列状一字排开,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明清街巷格局和大量古民居。而甲第巷又是精华中的精华,顾名思义,从巷名"甲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长不足200米的甲第巷,集中了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时光的倒流,触摸古代潮人生活的气息,细细品味那历史的余响。也因此,这些街巷宅院就成了研究古代潮州社会、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的宝库。"
南宋以来,潮州城政治中心南移、商业区的扩展,古城南部成为潮州仕宦商贾聚居之地。清末潮州城吸引了潮州府许多富商大贾来这里建屋造园,繁衍生息,使这里的建筑、文化艺术、民风民俗在一派浓郁的商贾情调中积淀下古城的无限 风华。甲第巷由于宅院最为豪华气派,于是有了"甲第"之名。"大夫第"、"资政第"、"儒林第"这些颇为大气的匾额,显示出当年大屋主人的荣耀家史和高贵地位。这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古民居,积淀着古城深厚的传统文化,记载着无尽的古城风情。
建筑风格属于中西合璧,里面有很多细部的做法在建筑做法上是值得考究的,像外墙立面上就采用传统的瓷花窗,还有井缸通栏,大门也是很传统的中国凹式门廊,凹式的大门石框,油漆木门;而大门的外框装饰,是采用当时比较流行的欧洲巴洛克装饰手法。从建筑布局来说,还是中式的传统布局,就是一厅两房的布局,而主体结构是采用当时比较先进的西洋做法,就是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做法;室内的布置和立面的装修装饰还是保留了本地比较地道的木(闪)门、木窗、木结构的一些做法,这个建筑装饰的材料,这里是采用了洗沙手法(批档)。这边原来墙上还有一些当时比较时尚的一些装饰,(有喷水池),画了一些塔楼、飞机的新东西,可以看出当时的主人有文化、有知识,眼界也比较开阔的。"
尽管甲第巷里的宅院大多是豪商大贾所建造,但无论门楼匾额还是建筑风格,都透射出浓厚的儒雅之气,显得文质彬彬。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古代潮州尚文重教的传统。位于饶宅斜对面的这座"儒林第",它的主人是从福建到潮州创祖的林姓大户,匾额上"儒林第"三个大字,应该也是这种传统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