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方正亚||深山胜迹游(散文)
深山胜迹游
作者:方正亚
主编:非 鱼
十一月四日,老体协的老张相邀游碧湖岩,我和老伴都参加,一共一十三人,乘中巴九点到了碧湖岩。
寻幽探秘碧湖岩
碧湖岩位于云霄县马铺乡枧河村附近的九龙山麓,距县城38公里。九龙山海拔500米,莽莽苍苍的九脉山陵自北向南而来,弧形环抱山坳中明澈一湖,形似“九龙探湖”;又有狮子岩、象尾峰左右拱护于岩前鹿角湖,故称“狮象镇水口”,实乃风水宝地。
此间有个传说,明朝年间,默然禅师正在草庵中静坐参禅。某天夜晩,忽见东方霞光万丈,祥云缭绕,一位白发仙翁飘然而至,投下一条红色彩带,上书“九龙聚首碧湖岩,开辟道场觅甘泉”。 黙然禅师得此点化,灵性顿悟,竹杖芒鞋,走遍闽南山山水水,终于在云雾缭绕的九龙山麓觅得一眼清泉,泉水清澈甘冽,于是在此拓荒围湖、建造寺院,取名碧湖岩,是以默然禅师为碧湖岩寺开山祖师。
碧湖岩始建于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坐北朝南,依山而筑,主殿两进三开间带两厢,前、后殿悬山顶,屋脊双龙戏珠,脊饰彩瓷,色彩斑斓,做工精细,具有典型的闽南寺庙风格。大门门额青石匾阴刻行楷大字“碧湖岩”。 大门两侧悬挂木质门联,上书“碧山耸秀,四面春风开慧眼;湖水澄清,一轮皓月印慈心”。门厅与正殿落差2.2米,中间为天井,后进为正殿,两侧配有厢房,既有天井相隔,又有回廊连接,天井两旁分别建有九级台阶连通前厅与正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居中供三宝佛祖。正殿右侧室的玻璃镜框所镶嵌的照片,记录了碧湖岩历史面貌的巨大变化,以及本县书法名家张八卦、张瑞莹、施武弄、方文达、黄铁汉等诸位先生的墨宝。主殿左右有泉隐伏峻岭之间,林木交映其上,潺潺清音,琅琅碎玉,注入鹿角湖。
前厅台基前竖立旧碑铭三通,皆为历代重修碧湖岩碑记。最负盛名的碑刻当属乾隆八年(1743年)何子祥撰写的《重修碧湖岩记》:“凭栏远眺,东望云霄,由玉女仙人,海上群峰,秀侵天表。南瞻炉山,则一掌挺奇,桂岭献瑞。西倚阜于翠高,北飞石祭玉虹……”由衷赞美碧湖岩自然天成的旖旎风光,真挚颂扬住持海义禅师募资扩建此岩寺的功德。
礼佛之余,信步山中小径,清泉潺潺,小桥玲珑 ,花团锦簇,树影生荫,凉风习习,空气清新;右边小门外,临崖有一奇树:香樟、榕树等四种不同树木彼此依偎纠缠,伴生成长,高达十几米,称为“四木连枝”, 堪称奇观。
碧湖岩泉水清纯剔透、甘甜纯净,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养生、延年益寿功效。据说在此修行的高僧都得享高寿。面对着满目的草绿花艳、林翠木秀,耳听泉声悠扬、似如琴韵,呼吸着清新凉爽的空气,沁入心脾,简直就是理想的养生天堂。随着配套设施的日臻完善,碧湖岩虽地处深山,必将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休闲度假的绝佳旅游景点。
(2018年11月5日)
谷春庵旧貌展新颜
马铺村也是马铺乡行政区所在地,距云霄县城28公里,道路四通八达。东经石芹、坑口、枋林、泮坑,与火田镇后埔村接国道324线;西与平和安厚镇界连接县道;北经国强乡可直通平和县城;南经下河乡通云霄县城。马铺市场店铺鳞次栉比,各种商品、服务应有尽有。马铺圩依农历而定,三日一圩,农历每逢尾数“二、五、八” 日为圩日,届时各方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集市贸易,购买或者售卖土特产、海鲜等货物。
谷春庵位于马铺圩场边。2012年,我随漳江文学采访团四次到马铺乡采访,所见到的谷春庵是清乾隆辛未(1751年)科进士何子祥发动何地族人于1755年创建的,又称义坛。2000年被云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庵为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主体建筑二进一院三开间,左侧建廊厅一座,坐西南向东北,远眺矾山九牙诸峰,大门之上悬挂“谷春庵” 木匾一方,系何子祥亲笔所题。周边民居丛杂,道路狭窄,坎坷不平。
2014年在何炳煌会长带动下,群策群力, 2004年按规划对庵前进行大面积填湖,改建道路、水沟,建戏台、水池。2014年完成对庵前两边民宅的拆迁安置,今年年初全部完成,使庙内外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布局合理,气派雄伟。入口处自东北向西南而行,走过拱桥,行过牌坊,和谐楼前是2000多平方米的广场。广场配套体育设施和网球场,周边绿化约400平方米。和谐楼内配套8室及运动器械。庙前埕铺砖,总面积600多平方米,埕边戏台面向庙门,又建有金银炉、放炮亭、假山、石椅、车库等等,设施齐全。
新庙气派堂皇,金碧辉煌,居中供地藏王神像。庙后高阜矗立黄铜铸造的地藏王金身,高10. 5米,厚度5公分,金光闪闪,连同底座总高15.5米,堪称雄伟,护栏梯坎均刻有浮雕,总造价200多万元。
新建谷春庵综合了宗教、民俗、文化、健身诸多功能,顺民意、快民心,同时也增强海内外“三胞” 回乡寻根谒祖、朝圣的信心。
(2018年11月5日)
名闻遐迩甘露泉
4日早上我们游览了碧湖岩、谷春庵,在马铺圩吃了午饭,驱车经石芹、坑口、枋林、泮坑等村,到火田镇圆峰村。甘露泉在岭顶自然村的宝珍山上,距圆峰村2.5公里。甘露泉水质清纯甘甜,据传说,它的名字由来与开漳历史有关。
话说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闽广交界绥安境地(今云霄县界),少数民族聚众武装叛乱,史称“蛮獠啸乱”, 声势浩大,生灵涂炭。唐高宗皇帝诏令陈政从中原率府兵将校3700多员暨家属戍闽。他们一路辛劳,长途跋涉,安营在这“几疑非人所居” 之域。初来乍到的官兵,水土不服,加上瘴疬毒气侵染,一时间患病而亡者甚多,军心一片混乱。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军师李伯瑶奉魏太夫人之命,几经艰辛,在层峦叠嶂、林木蓊郁的平润湖畔,发现有股从石头缝里涌出的山泉,他用竹叶接水入口,顿感满口生津,精神振奋。号令诸将士依次捧饮,瘴疫旋即而愈。魏老夫人兴奋地称之为“天赐甘泉”,并及时将此事禀报朝廷。武则天皇帝十分欣慰,亲自赐书“甘露泉” 三字,命朝臣星夜快马送至云霄。陈元光诗云“承天匡正入不毛,沾沐甘露功方成” 正是指此事。
陈元光将军建立漳州郡后;,感念平润湖畔这股“甘露泉” 救治开漳将士之恩,于泉边修建佛寺,筑坛设供拜佛。一则超渡开漳阵亡、病殒之将士,二则令世人永远铭记“甘露泉” 救苦救难的恩情。
上山的2.5公里水泥路早已铺筑完成。如今,甘露泉边已整出万余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上停了十几辆轿车和皮卡,车上装满了盛满甘露泉水的塑料桶。殿宇依山而建,主殿宽敞轩昂,旁殿装修基本完成。广场左边是装饰华美的化银炉,右边是功德素斋厅,免费为信众游客提供素餐。由拜亭而进入主殿,三宝佛祖高大庄严,前面的诸佛、尊者摆置有序,拜亭上烟霭缭绕,殿内供品、鲜花琳瑯满目、灯烛辉煌,香客很多,他们都恭敬地叩头跪拜,虔诚祈求佛祖保佑。寺里的何住持,被一群信众围着解释签书,应接不暇。
寺里住持何再南居士,近六十岁光景。三年前我和老伴、女儿上甘露寺拜佛时见过一面,当时香客较少,他热情地沏茶招待我们,闻名遐迩的甘露泉水果然名不虚传,沏出来的茶特别甘醇绵长。据他自我介绍是县佛教协会监督室主任,致力于甘露寺兴建二十多年。品茶之间,他向我们介绍了甘露寺的相关情况,并一一解答了我们的疑问。甘露寺始建于唐垂拱年间,虽历经千余年风雨沧桑,却因时常修葺而保存较为完好。铺设长达2.5公里上山水泥路,虽然工程艰巨,耗费巨资,但是由于香客慷慨捐资,加之政府鼎力资助而顺利完成。
何居士说,甘露寺佛祖在东山渔民中更加受敬仰。以前曾有东山县渔民准备出海捕魚而来甘露寺求签,佛祖出签不宜出海,有部分人不信而出海,导致海难而船覆人亡,没出海的渔民,庆幸自己逃过此劫是佛祖保佑,所以东山县来此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四乡八邻的人们,逢年过节或是家中有喜庆之事,都要上甘露寺献上一柱清香,再求上一壸清亮甘甜的甘露泉水带回家,老人喝了益寿延年,小孩喝了四季平安。香客们回家都忘不了装上一桶,带回家中沏茶、煮饭,全家人吃了养身、健康。若是忘了带工具,庙里还代售水桶,装50斤水的桶每只12元。
何居士又告诉我们,甘露泉水不仅远近闻名,连温家宝总理喝了甘露泉水都赞不绝囗。“温家宝总理是学地质的,他说还没喝过这样好的泉水。”我疑惑不解,请教何居士。原来本镇莆中村的王伟峰任国务院编委四司司长,返乡探亲回北京时带去了甘露泉水,温家宝总理喝了,就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我们又请教何居士:据传甘露寺建于平润湖畔,请问湖在何方?何居士回答:甘露寺处于山坳,气候温和,不管他处何等严寒,此地从不结霜,故称“平润”,“湖” 或是方言“坳” 之囗误。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我四处走走,拍了几张风光旖旎、秀丽可人的照片。同伴们大多叩拜完佛祖,烧了金银纸帛,又装了几瓶矿泉水,大家坐上车下山。回想起山上娇艳的花木,清纯甘甜的泉水,沁入心脾的清新空气,顿觉身心放松、筋骨舒张,不虚此行之感油然而生。
(2018年11月6日记)
深山古寺呈新貌
游完了碧湖岩、谷春庵、甘露寺,最后一站原定去白石村看古茶树,考虑到上山最后1000多米的路步行较辛苦,而且我对黄竹排的双峰岩特别向往,大家采纳了我的建议,改向黄竹排走。经过半径、高田等村到达双峰岩。
黄竹排又称凤竹排,是火田镇高田村的一个自然村,距县城20公里。菠萝又称“旺梨”, 黄竹排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种出来的“旺梨” 味香肉软、酸甜可口而闻名全县,本县果农到市场卖“旺梨”,大部分自称是黄竹排的。黄竹排岩又称双峰岩,就在村后双峰山腰,地理环境优越,水质极好。
据《云霄风物志》斦载,双峰岩很早就有寺庙遗迹存在。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494年)由朱业叟(又称朱平鼻)重建。朱业叟, 明初由岳坑开基后埔下塗楼村,号称“朱百万”,当其隆盛时,周围古楼、后埔、高地、田坪、半径、圆峰等村的大片洋田都是他的产业。相传朱业叟从圆峰引水至现在后埔村下塗楼自然村灌溉农地。有一次骑马视察水渠工程,家人赶来报告儿媳喜得贵子,话音刚落,朱业叟马失前蹄,连人一起摔落溪中(现半径与圆峰间的渓叫跌马潭),当时他就说,这孩子将来必是“大好大坏”。数年后,朱业叟带着孙子到一块最大的田里,试问孙子:如果这坵田要卖,穷人怎能买得起?小孙子答道:可以分开成一小块一小块卖掉。朱业叟听后,心都凉了,认定出了败家子,不必再计较了,遂停止水渠工程,把款项转投公益事业,双峰岩就是其中一个。
相传朱业叟当年捐资建造此座佛阁,乃是根据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之前遗存下来的基址进行重建,并扩充规模,占地面积达数千平方米。又以此岩寺位处两兀山峦之前,故名曰“双峰岩”,为上下两进、中天井,上厅三开间,中供奉三宝佛祖及十八罗汉;下厅连成一体,雕朱业叟本人像供人纪念;两边各建厢房。朱业叟力勉族属年青子弟,来此厢房之中攻读书诗,以求上进。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七月,朱氏后裔镌树碑刻于此。岩前大埕,埕下大水塘,水塘下面大片农田置为庙产。双峰岩香火兴旺,收入供岩内开支及接济学子、扶贫济困。当时流传“未拜佛祖先拜朱平鼻” 之说法。双峰岩于“文革”中被拆除,上世纪90年代重建。2009年,从黄竹排到岩寺水泥路修通,去年重建寺庙时,又把上山的水泥路加宽,汽车可直接驶上庙前广场。
上世纪末,本村李罗生放弃放映电影的工作,主持黄竹排岩管理工作。当时岩寺资金短缺,且负5千余元债务。罗生利用多年积淀的社会关係,不辞辛劳,多方联络善信人士,捐财捐料,重建黄竹排岩。重建工作于去年农历四月初四开始,十二月十六日鸠工,总造价300多万元。
新庙在原来基址上退后、加深,仍为两进带两厢的佈局,前厅门额上镌阴刻“双峰岩” 楷书大字。前厅为三山式单檐歇山顶,前檐柱四条石质精雕盘龙戏珠,工艺精美。设凹寿式三齐门,前墻窗、壁均以花岗石雕琢而成,有透雕螭龙、浮雕麒麟、梅菊等花卉。台基1.5米,门阶九级分左右而上,中间石台与台基平,上置天地公炉,台正面双龙戏珠浮雕。台基下立两通石碑,一通为新立“不可移动文物” 碑,另一通为万历三十八年,朱氏后裔所立。厅内屏前供弥勒佛,屏后立韦驮,双手屈肘平搁金刚杵。
天井两边,明廊通主殿。主殿三山式,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斗拱,殿顶铺琉璃瓦,庙脊彩瓷剪贴,饰四龙抢珠,其余花鸟鱼兽千姿百态,流光溢彩。主殿正中供三座金碧辉煌的佛像,释迦如来居中,两旁为文殊、普贤菩萨,这与其他寺庙不同,两边供十八罗汉。右廊供地藏王,左廊供送子观音。据说如能在送子观音处求得红花,归去必生贵子。两厢各三间,左厢供保生大帝、二座佛祖等,保生大帝有127支药签,非常应验;右厢中间供杨柳观音,左右间分别供朱业叟、福德公雕像。两边天井开八角门,屋脊上瓷塑“旺梨”,形象逼真。 整座庙宇美仑美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主殿左侧是宿舍楼和餐厅。主殿前是2000平方余米的大埕,两旁将各建一座六角亭,埕边缘是放生池。双峰岩总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每逢初一、十五,暮鼓晨钟,音韵悠扬,到双峰岩叩拜佛祖的人络绎不绝。双峰岩,已成为百姓心中寄托的所在。
(2018年11月8日记)
附记:11月4日的深山胜迹游是早上8时出发, 下午3点多返家。中巴包车650元,中餐140元,十三人平均每人50元。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方正亚,福建云霄人,热爱生活,热爱文学,著有游记散文十几万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