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玉是一个品种,而不是一个标准
羊脂玉不是质量标准
题目就已经指出了本文的核心要义,意在更改长久以来对羊脂玉这一概念的误解。笔者曾以为羊脂玉是白玉的一个标准,就是说当白玉的油性细度白度达到相当程度后,可称为羊脂玉,也可以说是是白玉的最高标准,质量的任何方面顶到天花板,就可以称为羊脂玉。笔者还一度将这个观念普及给许多玉友,多次在不同场合聊到羊脂玉时,反复强调了羊脂玉是一个质量标准的话。但是,随着这几年对大量白玉玉器、原料的观察和总结分类。推翻了原来的观点,愈发认为羊脂玉是指白玉当中的一个玉种,而不是一个质量标准。
玉石在颜色分类之外,还能够更加具体地细分品种
这一观念的转变,是由于对玉石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而形成的,任何对某一领域的认知加深,结果都是能够更加细化地区分研究对象。长期吃牛肉的欧美人能给不同部位的牛肉,起这么多特别的名字,比如什么西冷牛排战斧牛排。资深美妆师,能把口红的红叫出几十上百种名字,当你看多了,能够发现这些红色确实各有不同,但日常语言已经不足以描述他们之间细微的差别,只借助行内特有的词汇,来给每一种红色起一个专门的名字,才便于交流。同样,在观察足够多白玉样本后,是能够察觉得出,和田玉即使在白玉范围内,也是可以继续细分出不同品种的。而所谓对和田玉颜色的划分,是对大众普及和田玉时为了方便,采用最直观的颜色标准做的分类。
羊脂玉,既是指在白玉这一大类仍然能继续细分品种的前提下,其中的一个玉种。之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倾向于认为羊脂玉是质量标准,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认识不到玉石在颜色分类之下能够继续细分。
细分品种
既然反复强调可以在颜色之外,用其他标准对玉石进行细分,那么其他依据是什么?依据的是玉石的内部结构,光泽质地以及特有的原石形态。这三者紧密相关,后两者均以内部结构为根本基础。
真正能够出羊脂玉的玉种,内部结构是羽毛状结构乃至无结构;作为籽料原石时,表皮毛孔极为细腻,甚至令人以为表面经过人为打磨,把毛孔打磨没了,在制作成器之后,玉质有着像果冻一样的凝脂感。作为籽料原石时,形状一定是扁长菱形或者近似于用了一段时间的香皂的形状,有方向性的梭形特征。以上算是框定了可出羊脂玉的细分玉种的标准。见笔者曾写过的一篇文章油膏料!——和田玉中一个少见的细分品种。所谓羊脂玉,即是油膏籽料里出现的白玉。
可见丝绢结构的油膏料,形态扁而长
有一个油膏料,形态扁长,表面光滑无毛孔
大块油膏籽料,表面光滑,抚之如绸缎
小块油膏料,颜色未脱青,但白度达不到羊脂玉
符合以上油膏料标准的料子并不常见,我们一条条地来分析,就可以发现在和田玉籽料家族里,有许多区别于羊脂玉种的其他玉种。先说结构,在教科书里看到,和田玉是纤维交织结构,也有的称之为毛毡状结构,在标本教学时,老师喜欢拿的典型标本,在45度测光灯下,看到的内部结构像稀饭一样,有着颗粒状的单位,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分明,由模模糊糊的阴影作为分界。这类有着明显颗粒状结构的料子,即使白度再好,也不会出羊脂玉。通常来说,有着这种典型颗粒状结构的白玉,作为籽料原石时,表面的毛孔一定是清晰可见的。
小块白色油膏料,近羊脂玉
黄白种油膏料,淡黄皮色和玉肉浸润一体,非常难得
较为浓厚的油膏料
再说表面的光泽质地,市面上有两种以表皮特征来代指具体料种的籽料名称,一个叫白皮料,一个叫油库料。能够根据表皮特征给这两种料起了名字并且能为大众所认知,就已经说明了本文的一个观点,即外色分类之外还能够对玉石进行更精细的划分。油库料,表皮有着像石油一样的黑色斑点,这层黑斑星星点点有大有小,均匀地敷在籽料原石的表面,仅薄薄一层,表面之下,是油性和细度很好的玉质,据说油库料的油性很好,但也比不了上文所指的羊脂玉种的那种油性,玉质方面油库料粉质感强,像凉粉,却没有羊脂玉种那种快要融化欲滴的感觉。白皮料,表皮有一层白浆,若这层白浆足够厚,就成为石包玉了。通常来说白皮料的白色浆皮厚度有限,甚至有的地方薄得透肉,可见斑驳之感。白皮料的皮下玉质也有共同特征,容易出荔枝肉,玉质通透度偏高,像荔枝的肉一样。还有一种黄沁料,绝大多数黄沁料,油性都不好,甚至有放久起碱的现象,黄沁料的白肉部分,乏善可陈,不是疏松就是幼嫩无泽。
白皮料
油库料
白皮料
最后说形状,除了羊脂玉特有的形态之外,籽料形状还有椭圆形,圆饼形,馒头形,近方形等。通常来说,这类形状的料子的结构均不是羊脂玉特有的结构,玉质当然也不会具备羊脂玉的特征。
普通和田玉籽料,这种料子再白,也不会是羊脂玉
庸脂俗粉,庸玉俗籽,再白也不是羊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