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杯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寇援:第十四届“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感言

真诚感谢广大票友戏迷朋友的热情关注

10月20日晚,第十四届“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落下了帷幕。这届赛事的七场决赛,通过网络直播,把国内28个各省市区以及港台地区、海外六个国家的优秀京剧票友的风采展现给世界,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京剧票友戏迷朋友观看,大大扩大了这项赛事的影响,也为日益红火的京剧票友活动搭建了一个传播的平台,这在京剧发展史上也是开拓性的一笔。

组织者始料未及的是,这届决赛通过网络直播,特别是第一场,港台及海外第一场演出,由于一两名选手现场演唱水平欠佳,竟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有赞扬的,有理解的,更有很多“吐槽”的,甚至有人怀疑某某选手是否用“钱”买来的决赛资格等。评选结果公布以后,虽然绝大多数参赛选手还是认可的,但在网上和一些票友群里,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我想,不管是何种意见,绝大多数票友都是出于对“和平杯”赛事的关注、爱护,都从不同的角度认可了“和平杯”是京剧票友最高的竞技舞台,都希望这项坚持了27年的赛事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不能降低水准。四川一位先生对进入决赛票友的年龄作出了详细统计,提出这届赛事,中老年票友多、年轻票友少;女性多,男性少等缺欠,有些同志提出,今后港台及海外选拔进入决赛也要设立较高的门槛,不能因为个别水平太低而影响整个赛事的声誉,等等。这都给和平杯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这里,我代表“和平杯”组委会办公室真诚感谢大家对“和平杯”的关注、支持、爱护!

“和平杯”赛事活动要坚持网络直播

“和平杯”作为一项覆盖全国、波及海外的赛事活动,能够进行网络直播,既是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国粹艺术、推动业余京剧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和平杯”充满自信的表现。得到广大京剧票友和戏迷朋友的欢迎。通过直播引起热议,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十分欢迎来自各个方面善意的建议以及批评意见,使得这项赛事不断完善、创新发展。

面对一些人的非议,几个别有用心的人编造谎言、污蔑组织者、辱骂评委的言论被转发,有人很担心,建议以后就不要花费这么大气力直播了。组委会办公室断然否决了这个意见。对于京剧的振兴,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对于“和平杯”,我们同样有充分的自信!我们郑重向海内外广大票友声明和承诺:“和平杯”从来没有,今后也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幕后交易”、“暗箱操作”。有人想当然认为,当今社会赛事乱像很多,“和平杯”又怎能独善其身昵?那你真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对于极少数人无中生有的污蔑诽谤谩骂的污言秽语,根本不值得多费口舌对其驳斥。连续14届的大票友赛,共有999名票友进入决赛,有哪位票友是送钱送物买来了决赛的入场券?!海内外共评出150名“十大名票”,又有哪位是花钱买来的桂冠?!从1991年“和平杯”创办至今,一直就有人传言不花钱就进不了决赛,不送钱送物就得不到好名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谣言不攻自破。更有甚者,有些地区的极个别人,扬言自己神通广大,可以帮助疏通组委会或评委会,借机敛财,也在铁一样的事实面前灰溜溜收不了场。坚持公平公正的评选,是“和平杯”的灵魂,是27年常办不衰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没有绝对标准的艺术类评选来说,面对见仁见智的又普遍“自我感觉良好”的广大票友,每届的评选结果,能够得到这么高的认同度,已经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这项赛事的组织者,对于一些谣言的传播,我们既不会望而生畏,更不会因此望而却步,还要继续对以后的赛事进行网上直播。直播后出现各种各样的议论,都很正常。很多新生事物都是在猜疑甚至谩骂声中中成长壮大的。经历风雨见彩虹,千锤百炼才成钢。

就像海内外很多票友朋友说的那样,“和平杯”,是我们“大家庭”、“欢乐的节日”,办好“和平杯”,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事业。作为这项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我们决不辜负广大京剧票友的重托。就像前和平区委王行安副书记说的那样:“今后,那一届和平区的领导,如果把和平杯丢掉不搞了,那他就是京剧史上的罪人”!作为全国性的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坚持27年常办不衰,越办越红火,已经从唱响全国,正走在唱响世界的路上,它绝对不会像那个别人说的要“走向毁灭”,而是要走向进一步的辉煌!

通过这次对网上议论的讨论,我建议那些人云亦云的票友朋友们多学点法律常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

对国内选拔决赛选手的一些情况说明

入选第十四届“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决赛的国内的选手从往届60名—70名、五场决赛,扩大到入选84名、六场决赛。又有十多名优秀票友圆了进军决赛的梦。

和平杯既是京剧票友最高的竞技舞台,设立了相对较高的门槛,它本身也是一项群众文化活动。创办这项赛事的初心是弘扬国粹艺术,促进业余京剧活动的发展。因此既要考虑参加决赛票友的总体质量,也要考虑他的覆盖面。就国内来讲,各个地区差别不小,如果单纯考虑质量,一些地区因此没有或极少有选手入围决赛。因此,组委会规定了各地区进入决赛选手数量的上限。使更多地区、更多当地票友的佼佼者能够进入决赛,感受“和平杯”票友盛会的浓厚的气氛,以期带动本地区业余京剧活动的发展。从首届开始直到14届,都会存在进入决赛的部分选手演唱水平,低于其他地区落选的票友水平,每场决赛的节目参差不齐,也不会个个抢眼,这是由于群众文化规律特点决定的,对此,广大票友和观众都是理解的。一些朋友单纯从某些票友演唱一般而笼统说和平杯的总体水平不断下降,这是不了解“和平杯”赛事举办的初心和复赛评选的规则所致。

实事求是地说,和专业京剧相比,全国京剧票友活动这些年日渐红火,总体水平确实也在不断提高,反映在和平杯决赛舞台上也是如此。这届赛事七场决赛,28个省市区的82名选手逐一亮相,观众反映高手不少,其他都还不错,这已经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几名复赛评委会的评委观看决赛反映,多数选手的决赛现场表现要比复赛看光盘时有了很大进步,达到了促进票友提高的目的。这届评选出来的十大名票得到了普遍认可,认为还是代表了当今国内票友的水平。对于组织者来说,也是聊以欣慰的事情。个别人讽刺说,决赛水平这么低,干脆改为“票友大联欢”算了;

“和平杯”决赛选拔多少名票友,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虽然很多人赞成扩军,但也有人说维持60名左右为好,有人说还是少了能增加到100名才好。这是留待组委会下一步总结研讨的课题之一。四川某先生以嘲笑的口吻说,今年进来102名,再加上6名够水浒传了。我想,如果下一届真是票界“一百单八将”荟萃,那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一段可流传的佳话!

票友的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现在喜爱京剧能够唱上几句的都称为票友。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加入票友队伍,是十分可喜的。有人借此讥讽,真是大可不必甚至不应该。请问,这对振兴京剧十分有利的事情何必加以厚非呢?由于京剧艺术本身的特点,从一般热爱演唱到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名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曾接到过无数次的电话或信息,众多的票友向往进入和平杯的决赛,很多票友为此努力了几年、十几年没能如愿,现还在继续努力着,精神可嘉。尽管进入决赛名额扩大,在全国数以万计的票友群体中也只有区区八十多名,分到全国省市区,还是很少的。在此,请那些一直为参加和平杯决赛而努力的票友朋友多多谅解,期待你们有一天圆梦天津中国大戏院!

我在某个票友群里,看到南方一名票友连续发了许多帖子,她自己认为“和平杯”有黑幕就是不参加,还说,很多水平很高的票友也有同样想法。虽然我以前在她的邀请下加过微信,曾看过她以前发来的演唱视频,她也曾向我表示想参赛的愿望,以我这个还称不上京剧“门里人”的眼光看,她距离进入决赛还是有一定差距,也曾好意建议她找老师帮助提高一下。我奉劝这位朋友还是静下心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唱京剧就是享受京剧给人生带来的快乐,能不能进入和平杯决赛,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毕竟是票友,技不如人根本算不得什么,继续努力就是。但一味地感觉自我良好,是很难进步的,由此胡乱猜疑并散发不实事求是的言论更是不大应该,我想,别人也决不会因你自持清高而高看你一眼的。少数人不参加,绝对减弱不了广大票友参与的热情。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期望在以后报送的选手中看到她的名字,当然,首先要在所在省里脱颖而出才行。

向担任“和平杯”决赛评委的各位老师致敬

在第十四届“和平杯”决赛票友群里,先后转发了一个评论决赛评委的帖子,这篇短文,不仅是对各位评委老师的大不敬,甚至竭尽诽谤污蔑之能事,辱骂这些京剧前辈们不要脸等,看后真是即感到震惊又感到痛心。我们的票友里,甚至已经进入决赛圈的票友,竟然会有如此狂妄、没有良知的人,说起来真是让人不敢相信。这个帖子的始作俑者据说是山东的一名决赛落选票友,而转发这个帖子的本届参赛的山东、湖南各一位选手。

对这个胡说八道的帖子,山西张杰老师、江西熊素琴会长已经进行了有力地驳斥。我不想赘述。

“和平杯”连续27年成功举办,撒下了众多京剧名家辛勤劳动的汗水。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绝对不可能走到今天。下面,我怀着感恩之心,把这些京剧界前辈的名字恭录如下:

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袁世海、梅葆玖、尚长荣先生先后担任顾问并亲临比赛现场,或登台示范演唱,或作为颁奖贵宾,他们和广大票友亲切交谈,面对面进行辅导,给活动增添了极大光彩。

先后有87位京剧名家、专家担任过决赛评委。他们是(以时间为序,排名不分先后):马长礼、从鸿逵、王晶华、刘瑞森、刘秀荣、齐致祥、刘雪涛、汪正华、吴同宾、李荣威、杨荣环、张庭宣、龚和德、舒适、孙荣惠、李庆春、陈云超、贺永华、程之、程正泰、薛亚萍、李丽芳、莫宣、刘国富、王金璐、云燕铭、卢子明、刘增惕、李蔷华、高宝贤、王婉华、张春孝、杨乃彭、赵慧秋、钳润宏、蔺永钧、孙岳、刘连群、李鸣岩、吴钰章、姚玉成、王梦云、邓沐玮、张春秋、沈键瑾、高长德、萧润德、温如华、李莉、李崇善、孙毓敏、张艳玲、何永泉、郭跃进、杜鹏、李光、李炳淑、李佩红、康万生、李经文、王平、谭孝曾、宋长林、赵景浩、李文敏、安云武、续正泰、闫巍、任德川、尚明珠、陈琪、赵景勃、金喜全、龚苏萍、陈琪、许玉琢、王玉诊、张萍、倪茂才、朱宝光、李少波、孙丽英、奚中路、张克让、罗长德、刘连伦、于万增。

谭元寿、吴素秋、张春华、杜近芳、王吟秋、李砚秀、刘长瑜、赵松樵、张世麟、刘增复、宋长荣、谢虹雯、张学津等京剧艺术家都曾来津参加“和平杯”开闭幕式的演唱和颁奖活动。

和平杯已经走过了27年,担任过评委的一些老师已经仙逝,我们深深怀念他们。

为了彰显这些决赛评委老师德艺双馨的品德,下面举两个小事例。

李蔷华老师在担任决赛评委时,收到一名东北牡丹江参赛选手偷偷送来的小红包,里面有三千元现金,还附有某京剧名家写给她希望关照的信笺。她立即拿给我,说“这钱我是绝对不收的,但这名选手明晚要参加比赛,别影响她的情绪,赛后再替我转并谢谢她”。并嘱咐我“现在全国比赛这样的情况很多,别再点她的名或批评她了”。瞧,我们可爱可敬的评委老师,是多么廉洁又体贴票友啊!

在一次晚场决赛以后,九位评委回到了驻地,打开各自的房门,都收到了一名浙江温州参赛的女老生票友从门缝下塞进的红包,各有2000元。令这位送礼票友绝对没有想到的是,九位评委全部都将现金交到了组委会。

向以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决赛评委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很多评委为了怕不能完整看台上演员演出,进场前都不敢多喝水,演出时候全神贯注,极少起身去卫生间。每届最后一场决赛后会连夜进行评选工作,本届第七场决赛后,都已超过花甲之年的九位评委,认真评议到转天凌晨三点多,表现了对票友高度负责的敬业心!我们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因篇幅有限,不想多说了。我们稍有成绩的票友,扪心自问,你们的成长进步,离得开专业老师辛勤的辅导吗?奉劝那些很不懂事的票友朋友,不要再转发诋毁“和平杯”评委和京剧专家的言论了。

正确看待“港澳台及海外十大名票”的评选

本届“和平杯”,港台及海外票友演出专场,经过在领队会上抽签,恰好抽到网络直播的第一场,由于有一两名台湾地区的选手场上发挥欠佳,引起了一片哗然。甚至有一些朋友说了很多尖刻的话语。

首先说,今年是继第十三届“和平杯”首次评选“港澳台及海外十大名票”之后的第二届,由于报名人数较少,组委会又急于想加大“和平杯”走向港澳台和海外的步伐,因此入选决赛的门槛放得低了些,由此引发了这么多的争议。对于这一点,我们是有责任的,反映了我们在港澳台及海外宣传声势不大等不足。

要使得“和平杯”从唱响中国到唱响世界,的确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本届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届,能够坚持下来也属不易。本届“和平杯”,继续评选“港澳台及海外十大名票”,有台湾的四名票友、香港的三名票友、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6个国家票友参赛;评选命名了美国、加拿大、德国四家“和平杯金牌京剧票房”;在第三届“中国京剧票友社会活动家”中,有三位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这不仅对“和平杯”今后赛事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也为中华国粹艺术在全世界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海外华裔同胞们,在学戏难于找到老师、伴奏无法找到乐队、服装没有地方购买、道具没有办法解决的十分困难条件下,不忘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把中华国粹好声音唱响到世界各地,就这一点,就值得对他们大大点赞。如今,他们不远万里来津参加票友的盛会,同胞相聚格外亲,票友都是一家人。诚然,“和平杯”是票友最高的竞技舞台,进入决赛也应该有相当的水准,在决赛舞台上个别票友发挥失常,有水平欠佳,也决不应该成为某些人冷嘲热讽的理由。江西的杨宝玉、江苏的张柞云、河南的闫勇、山西的张丽锋、江苏的张秀林等很多朋友说了很多对这些票友热情鼓励的话,同时希望大家与人为善,尤其对那些已是古稀之年的票友更要有“包容”心。这本来是中华传统美德,是十分浅显的道理,但也被一些票界“精英”们劈头盖脸反驳。我有意浏览了一下,这些讽刺港台及海外票友的人群中,没有我所认识的一位名票,京剧老师专家们更不可能发此评论了。对此,我想大声疾呼,那些以演唱失准港台海外票友说事取笑的朋友们,请你不要再往我们热爱京剧同胞身上泼脏水了。还是寻求一下怎么学好戏,做好人,争取到中国大戏院一展你的风采吧。

本届港台及海外票友参赛18人,评多少十大名票为好,这是组委会和评委会很纠结的一个问题。决赛评委会认为,在这18人中,有三四位水平较高,甚至可以和国内十大名票相媲美,还有六七位水平也不错。如果从严评选,会造成很多海外票友“望而却步”,十分不利今后的发动工作。既然单独设奖,就应该标准有所不同。经过十分认真地研究,最后决定还是评选十名较为有利。今后,随着参赛国家、参赛人数的增加,水涨船高。

截至目前,港台及海外已经评选出20名中国京剧十大名票、五个“和平杯金牌京剧票房”、三名“中国京剧票友活动家”这是点亮在世界各地弘扬中华国粹艺术的一盏盏的灯、燃起的一个个火把。我想它的意义一定会在京剧振兴历史进程中逐渐显现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