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苏省|方明元:连云港——我的第二故乡
原创作者:方明元|江苏省连云港市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连云港——我的第二故乡》
故乡,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有人会守着她一辈子。有的人长大后为了工作而远走他乡,成为一名游子,我就属于后一类人。42年前的阳春三月,一张知青招工登记表,把我从故乡沭阳带到连云港工作。当初并没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打算,只想到“连云港一游”后再调回沭阳。然而,命运向我开了很大的玩笑。
1979年3月,我离开了只许自己怨恨不许他人咒骂的故乡,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踏上了连云港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成为一名国营企业的建筑工人。那天坐在大客车上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有的高唱《歌唱祖国》《祝酒歌》,有的哼唱现代京剧的选段,有的朗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的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时连云港市区面积并不大,只有40多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经济发展缓慢,东西只有民主路、解放路、海连路、南北只有通灌路、海昌路、南极路,又短又窄,多是断头路,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在市区转一圈。沿街多为破旧不堪的平房,两三层的楼房屈指可数。地处通灌路与海连路交叉口四层楼的陇海饭店,在低矮的平房中显得有点气势雄伟。当时的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相隔40多公里,中间有农田荒地,处于隔离状态,呈现出“一市双城”的“哑铃”状态。大中型工厂较少,没有一所象样的大学,一看就是贫穷落后的苏北沿海小城。再加上培训后分配我干的是瓦工,原来踌躇满志,干事创业的热情一下子凉透了,调回沭阳的想法油然而生。
调动之难,难于上青天。一是单身,没有夫妻团聚的理由。二是人地两生,没有亲戚朋友帮忙。在折腾了二个多月后,只能坦然面对,安心工作。在拜师学艺、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边以撰写通讯报道叩开成功之门,一边以参加高考改变命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瓦工到大学生,从单身汉到结婚生子,从科员到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主任科员,从初级职称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连云港这块风水宝地助我自强不息,事业有成,书写了人生的精彩。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千方百计走近连云港,了解连云港。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连云港,如大海般那么深沉,她在我心中已经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有“连云港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荡起了阵阵涟漪。
连云港是山海之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或许没有三亚、大连、青岛那么热门,却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她或许没有桂林、张家界、九寨沟那声名远播,但这里充满着灵气的山水,却是吴承恩撰写《西游记》的灵感之一;她或许没有南京、苏州、扬州古城的底蕴,但也不失文脉绵长,极富灵性的文化名城。连云港历史巨大的脚步走过了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史迹璀璨。羽山承载着大禹治水的神奇传说。孔子两次曾在此登山望海。秦始皇在此建秦东门的遗址还在。徐福东渡日本的石锚犹存。李白到此思念日本朋友,写下了“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的千古名句。苏轼在此撰有“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寰”的不朽佳作。吴承恩受花果山启迪,创作不朽名著《西游记》。李汝珍客居古镇板浦,写有名著《镜花缘》。吴敬梓随父在赣榆生活8年,为他写作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文学基础。连云港的文化沃土,孕育了现代文学大家朱自清。孙中山提出在此建设“东方大港”。一代伟人毛泽东多次强调“孙悟空的老家就在新海连市(今天的连云港)。”连云港境内的花果山,海上云台山、孔望山、连岛海滨浴场、渔湾、云龙涧等景区,景色秀丽,连云港令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连云港冬暖夏凉,资源禀斌,交通便捷,润泽宜居,是本地人热爱,外地人向往的全国幸福感“十强”城市。
在连云港生活是有福的。不仅能享受着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而且寻常日子也充满着山与海的味道。云台山的板粟,以肉实饱满,脆嫩香甜名闻遐迩;云台山的樱桃自古以“皮薄、肉嫩、汁多、开春第一果”驰名省内外,乾隆年间曾为贡品;花果山的云雾茶,素有“条萦紧园,形似眉状、锋苗挺秀、涧绿墨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匀整”的美名;云台山的葛藤粉,以“清热解毒,化痰生津”享誉九州。海鲜更是连云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生炝醉蟹、泥螺、八带鱼;糖醋对虾;清蒸鲈鱼;红烧黄鱼;红烧煲汤两相宜的沙光鱼;水煮彤蟹、香镙、生耗,爆炒海参、乌花、虾仁;麻辣花蚬;干炸鱼干、虾干等,令人垂涎欲滴。有“无辣不欢”的四川,就会有“无鲜不美”的连云港,这才是生活的津津有味。连云港的特产加吉鱼,则以肉质最美扬名天下。加吉鱼肉嫩似豆腐,鲜胜仔鸡,鱼头尤其鲜美,越嚼越香。连云港民间有“加吉头,马鲛尾,鳓鱼肚皮唇唇嘴”之说。加吉鱼又因身形优美,色彩吉庆,常被人们捧上喜宴的餐桌上。连云港人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珍海味不仅征服了港城人的胃蕾,而且是港城人舌尖上的享受。
连云港人朴实、热情、勤劳、民风淳朴,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孝顺父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落落大方,崇尚礼仪,人们的言谈举止都体现着连云港人有礼文明的形象。连云港位于雄伟的泰山为代表的山东和灵秀的园林为代表的江南相连接的地方,这里的男女有着特殊的气质与才华。连云港男人兼有这两种交融的美,身材健壮,谈吐彬彬有礼,热情好客,善于饮酒。连云港的女人大都具有山东姑娘高挑的身材,又有江南女子纤巧的柔和美,秀外慧中,可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40多年来,我在为连云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的同时,也见证了连云港的发展进程。连云港搭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快车后,奋力拼搏,埋头苦干,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尤其是对连云港“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寄予希望后,连云港人倍受鼓舞,撸起袖子加油干,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成绩斐然。2019年,连云港市国民经济总产值突破3300多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40多亿元,在全国地级市中进入76强。新医药、新材料、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全国瞩目。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连云港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抗肿瘤、新型肝病药物研发生产基地、碳纤维产业化基地。两亿多吨一年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输一年达400多万。花果山国际机场的兴建和多条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连云港跻身国内重要的国际化的海港城市。
连云港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新海城区为中心向东西延伸,拉开了城市建设的框架。按照“一心三级,组团推进”的规划原则,加快了凤凰新城、东河新城、孔望新城、徐圩新区、高新区的建设步伐,中心城区由过去的40多平方公里达到了100多平方公里。一个个建筑风格各异的住宅小区,一座座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一片片欣欣向荣的工业园区,将海州区、开发区、连云区昔日三地分割的市区连成一体。BRT快速公交的开通运营,形成了一个多小时的城市生活圈。海滨新城的开发建设,将“一市双极”变成“一心三极”。南侧的新海城区、北侧的赣榆区、中间的开发区、高新区,东部的连云区,东南的徐圩区,连接成一座座气势雄伟的城市集群,城市道路超过了800多公里。市区的海连路、朝阳路、盐河路、建设路、海宁路、秦东门大街、港城大道、海滨大道等城市干道,宽阔平坦整洁,两旁树木葱荣,花团锦簇,形成了“一河清水、两岸绿色、三节花香、四季常青”的生态环境。城市休闲广场,万紫千红,雕塑小品精彩纷呈,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占地200多平方公里的云台山和大海内河将连云港变成“城中山,城中水”,青山碧水簇拥着一座座高楼大厦,一座座现代化宜居的海滨城市正在黄海之滨快速崛起。有位文友说得好“连云港就是一个山海大公园”,真是一语惊文坛。
故乡沭阳的那片热土,有我牵挂的情永恒的爱,那里的一草一木,悲欢离合,令我终生难忘,但已成为来去匆匆的“旅馆”。而连云港已经成为我的居住地,日久连云港成故乡。连云港让我刻骨铭心,难舍难离是因为这里有我深爱的人和一去不返的青春。连云港是一片云,无论我走到那里,它都会停留在心头;连云港是一汪清泉,那种清冽甘甜,会让我思念到永远;连云港是一个美丽的梦,我无法从中走出;连云港是一首歌,我会在心中默默歌唱……
2020年10月26日
作
者
简
介
方明元,笔名:日月,男,1959年6月出生,原籍江苏省沭阳县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连云港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海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其作品经常发表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青海湖》、《海外文摘》、《东方散文》等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大约80多万字,是东方散文的签约作家。有16篇散文作品获得二、三等奖,其中《锦屏山背水记》、《买房的烦恼》分别获得2010度和2011度中国散文一等奖。《乌兰布统草原寻梦》一文于2016年8月获全国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类一等奖。《东磊的白玉兰》一文获2019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届白玉兰散文奖。先后两次被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