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9 如何做一个沉稳的人?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要想有一个沉稳的心态,就不能太过在意自己的感受,太过敏感,就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要柔弱,贱本,缓慢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的三宝。换句话说: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否则的话,别人一个眼神,就觉得是在针对自己,别人一不小心的触犯,可能一点就炸。动不动就炸的人,又还谈什么沉稳呢?

柔弱,谦和待人

《道德经》有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这便是“居下”,“处后”,居下则能抬人,处后则能让人。能承能让,也便具备了足够的厚实与宽广。

礼贤下士的人,无疑气度是沉稳的,因为他已经不再争强好胜地显摆自己,而是懂得把自己放在后面,放在下位。已经不会再为了颜面而与人争,为了名声而与人抢,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能成事之人。

从前,齐桓公不记追杀之仇,拜管仲为相,并尊其为“仲父”,于是国力强盛,称霸中原。又有燕昭王筑黄金台,尊郭槐为师招揽天下名士,于是“士争凑燕”,终于破齐复国,报了大耻。再有刘备屈尊降贵,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才得以天下三分,争霸天下。

贱本,务实求真

《道德经》说:“重为轻根”,又说“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这便是“居重”,“处厚”,居重则根脚稳,处厚则务实事。务实而又守本,表现出来就是沉稳。

“名为实之宾”,所以如果务名太过,就会失去其“实”。《道德经》说:“轻诺必寡信”,话特别多的人,水分就大;惜字如金的人,语言才会显得可靠。所以沉稳之人往往沉默安静,在只言片语间鼎定局势,而不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样就会显得太过轻浮。

老子尚“静”,认为“静为躁君”。只有把自己贱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方向面子,尊严,权威,地位等待,这个时候,没有经过“静”就妄动,就好像不带辎重就长途旅行一样,一路上自然免不了挨饿受冻。只有通过安静的思考,具备稳重的心态,才可以动之有道。没有“重”作基础的轻,是轻浮;没有“静”作基础的躁,是浮躁。

缓慢,动中求慢

《道德经》第十五章说到,水污浊怎么办?静下来就清了。老子强调是不断、缓慢地动,动中求静;

经常有人说“我现在太忙了,你等我哪年退下来,我就静下来。”其实,没有我们以为的“等我忙完这段就静下来”,等你真退下来,闲下来,你反而不适应了,会说“我去找点事情干吧”;

所以你要做到的是动中静,忙中闲,永葆安宁的方式就是徐徐地在动,不断有新的东西在生长。

白岩松在乌镇演讲中提到,《道德经》里你最要记住的一句话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什么意思呢?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大自然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

所以当我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知道这事儿正在往好的方向去发展,我越是糟糕的时刻越内心平静,越是当别人认为我很好的时候,我越是有不安定感,因为,好的事物会向另一个方向去转化。

(0)

相关推荐